“十二五”期间香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_十二五论文

“十二五”期间香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_十二五论文

“十二五”時期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二五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國家經濟發展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圖分類號]F1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874-1824(2012)02-0021-10

香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為國家做出了不同的貢獻。建國初期,在中央“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大政方針的前提下,香港成為新中國與西方世界交往的重要橋樑;朝鮮戰爭爆發後,西方對中國實行全面封鎖,香港成為國家對外往來、吸納戰略物资的重要窗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香港是我國外貿出口創匯的重要管道;改革開放初期,亞洲“四小龍”尤其是香港的發展經驗,成為內地改革開放決策、借助香港促進內地經濟發展的催化劑;30多年來,香港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國家站在了發展戰略調整和經濟結構轉型的新起點上,而香港則面臨著伴隨國家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和傳統優勢削弱、急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嚴峻挑戰。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香港能抓住新機遇、創造新優勢,必將在國家未來發展發揮更大的獨特作用。

一、“十二五”規劃中香港的經濟角色和地位

“十二五”規劃對香港有三個層面的重要意義。一是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十二五”規劃提出鞏固和發展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地位;增強產業創新能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粵港澳區域合作,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實際上這三大方面也正是香港未來的發展重點,並將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經濟利益。二是增強香港各界對國情的認識和瞭解:通過“十二五”規劃的宣傳和各界對“十二五”規劃的研究,有助於增強香港公眾對國家發展的認識和瞭解,同時也可引領社會嘗試把香港的發展放到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角度去思考,這是一個很好的國民教育機會。三是對香港特區政府提高自身經濟長遠規劃能力具有積極意義:為更好地抓住國家“十二五”規劃給香港帶來的機遇,落實國家有關支持政策,為香港長遠發展奠定條件,特區政府有必要制訂相關配套行動綱領。在相關過程中,特區政府需要對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中長期問题進行思考與綜合研究,對提升其社會經濟規劃與統籌能力,培育前瞻性思維與意識,都有積極作用。

與“十一五”規劃相比,“十二五”規劃對香港的經濟定位進一步提升,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重點領域更加具體和廣泛,粵港澳區域合作的戰略意義也進一步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其一,香港的定位得到鞏固和提升。針對近年來香港部分傳統產業競爭優勢出現弱化,其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三大中心地位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的現實,“十二五”規劃明確強調要支持香港充分發揮綜合優勢,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並提出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的系列政策,例如支持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和國際資產管理業務以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全球影響力;支持香港發展高增值貨物存貨管理及分銷業務,鞏固和提升貿易和航運中心地位等。

其二,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重點領域更加具體和廣泛。為幫助香港拓寬產業基礎、提升經濟競爭能力,“十二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持香港發展環保、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檢測和認證、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產業,拓展合作領域和服務範圍。

其三,粵港澳區域合作的戰略意義進一步提升。“十二五”規劃把粵港合作由區域規劃、專項規劃進一步上升至國家總體規劃,顯示國家對粵港區域合作戰略的高度重視。當今世界,區域合作已成為應對全球化競爭的主要方式。通過區域合作,打造功能不同、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世界級城市群,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任務,其中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區域承載著“探索科學發展模式實驗區”和“深化改革先行區”等戰略定位。另一方面只有加強粵港澳合作,才能鞏固香港的優勢地位,才能提升粤港澳區域的整體國際競爭力。為此“十二五”規劃在近兩年有關粵港澳合作區域規劃、專項規劃的基礎上,提出“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並進一步明確深化粵港澳區域經濟合作的政策方向,重點包括:支持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資源和服務為支撐的金融合作區域,打造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構建現代流通經濟圈,支持廣東在對港澳服務業開放中先行先試,並逐步將先行先試措施拓展到其他地區;加快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步伐;加強規劃協調,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強內地與港澳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二、香港在國家“十二五”時期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利用香港特殊的優勢為國家發展服務,既是“一國兩制”優勢的重要體現,也是保持香港持續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中,香港以其獨特的國際經濟中心地位、發達的服務業、與西方接軌的制度優勢、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以及國際化網絡、與市場經濟相關聯的經濟管理經驗等,在國家開放與發展過程中一直扮演著十分重要的戰略角色。在“十二五”時期,面對國家新的發展目標與戰略任務,香港仍可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也有學者認為,香港將扮演“更為積極、更為重要”的角色。①

“十二五”時期,國家將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作為主線,提出若干戰略重點:一是擴內需、穩外需,堅持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的新格局。二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其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三是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強發展活力與後勁。這既是後危機時代國家應對全球需求結構重大變化、增強經濟抵禦國際市場風險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國家克服自身經濟失衡與結構性矛盾、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動力的內在需要,另外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發展目標。國家“十二五”時期的上述發展重點,同時也是香港借助自身優勢,有效配合國家發展的切入點與共贏互利的合作空間。

香港在國家“十二五”期間可以發揮的獨特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家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的重要經貿平臺

作為聯繫國家與國際間的重要經貿交流平臺,一直是香港最為主要的戰略經濟角色,這也是香港最具優勢、並且長期以來得到較為充分發揮的一項綜合功能。所不同的是,在“十二五”時期,隨著內地擴大開放內涵以及經濟發展戰略重點的調整,香港經貿平臺功能的具體側重點也將有所變化,但相關空間依然非常巨大。

“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貿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深入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不斷完善,對香港國際窗口和平臺功能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大。未來5年,內地將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繼續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優化利用外資結構;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引導各類企業有序開展境外投資合作。與此相適應,香港在服務國家擴大對外開放戰略也將具有新的內涵,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以及內地最大外資來源地,“內聯外引”的重要作用將進一步凸顯。例如香港可配合國家新時期對外開放的需要,幫助國家提升服務業發展以及優化貿易結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強化自身國際金融中心新優勢,配合國家金融業發展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戰略需要;利用香港總部經濟相關功能,協助內地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

(二)推動內地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要輔助力量

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已成為決定各國各地區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目前中國內地的經濟總量雖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第二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仍達到50%以上,使得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就業問題、經濟增長問題都面臨巨大挑戰。有鑒於此,“調結構”繼續成為國家“十二五”時期十分重要又相當艱巨的任務。而“調結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將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從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向三次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其中尤其需要發揮香港服務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香港經濟結構已高度服務型化,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與內地之間形成較強的互補性。這一特點,使得香港能夠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香港業界提供了廣闊舞臺。

首先,香港可協助內地提升服務業水平、提高經濟結構中服務業比重。香港可以利用自身服務業產業優勢,例如服務業種類全,專業化、國際化水平高,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等,在國家加快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發揮助推作用。內地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空間巨大,香港可通過加強與內地服務業合作,例如引進香港的旅遊、商貿服務、娛樂、美容等產業,促進內地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與升級。

其次,推動內地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香港可依託CEPA及其補充協議中各項優惠措施,以及“十二五”末期基本實現內地和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生產性服務業的優勢,為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服務。“十二五”期間,內地將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這將為香港金融、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節能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高增加值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對接空間。

第三,推動內地轉變貿易增長方式。雖然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國,但是貿易增長方式相對粗放:貨物貿易比重過大,出口商品附加值低,主要依靠價格競爭和數量擴張;服務貿易起步晚,並且偏重傳統服務行業。我國貿易增長方式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急需轉型。而服務貿易一直是香港的優勢產業,服務貿易出口一直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香港可在推進內地貿易增長方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十二五”期間內地對香港服務業的市場准入條件將進一步放寬,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其在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優勢,通過深化與內地服務業的互補合作,推動內地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有效提升內地服務貿易的質與量。例如,香港可通過與內地在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深度合作,重點發展金融業、會展業、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外包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總部經濟和旅遊業,全面提升國家服務業發展水平;另外可通過加強CEPA項下內地與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的合作,完善有關配套政策,消除各種障礙,推動CEPA項下香港生產性服務供應商的進入;可充分利用香港在總部經濟、研發品牌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的優勢,與內地合作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向上游的研發、設計、核心零部件生產和下游的物流、營銷延伸;此外,由於香港在全球價值鏈中處於品牌創造、產品推廣、市場拓展的相對高端環節,因此可利用其在品牌、銷售管道以及“無形資產”的優勢,全面提升內地製造業的價值鏈,提升內地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及核心競爭力。

第四,提升內地金融業發展。“十二五”開始,國家的發展目標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為此加快提升金融業發展、建立與現代化經濟強國相匹配的金融體系,是國家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任務。一是為經濟快速發展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二是要配合企業“走出去”需求,培養和提高國家全球化綜合運作能力;三是搶佔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制高點,改變在國際競爭中的不利地位;四是通過主動推進國際金融合作,增強國家在戰略物资上的定價權和國際金融事務上的話語權。金融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服務業之一,也是香港最具相對優勢的高端服務行業,更是人民幣逐步國際化的關鍵領域。香港可借助其金融優勢,在推動國家深化金融業發展,完善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體系、金融人才以及擴大金融開放等方面,起到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國家“擴內需”的外部依靠力量

“十二五”期間國家“擴內需”戰略,其實質就是要通過擴大內需戰略,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從而使內地經濟增長的動力更為均衡。香港作為內地最重要的外商投资基地和對外經貿平臺,加上擁有較為成熟規範的市場監管經驗,可以通過改善港资對內地投资結構、推動港企擴大內銷、擴大內地從港直接進口或經港進口、完善市場監管、提升消費者信心等,協助內地完成這一歷史性轉變,以拉動內地消費需求。②

一是改善港資對內地的投資結構,從加工出口為主逐漸向擴大內需轉變。具體包括投资方向從“以出口為導向”向“以內銷為導向”轉變,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增值產品轉變;投資方式從以獨资為主向合資為主轉變,儘快建立內地市場網絡;投資區域從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積極拓展和拉動內陸消費市場。

二是推動港企擴大內銷,減少國家貿易順差,改善內外部需求結構。香港在內地尤其是珠三角有6萬家製造企業,包括超過4萬家三資企業和逾1萬家“三來一補”企業。有研究估算,未來只要有一半的港資企業拓展內銷業務,並且內銷比例平均達到50%,那麼廣東的外貿順差就有機會減少一半,全國外貿順差就可以減少1/3。③但是大多數港企在拓展內銷市場的過程中也普遍遇到一些困難,如缺乏分銷管道、不瞭解內地市場、品牌知名度不夠等。

三是挖掘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功能,擴大內地從港直接進口或經港進口。實際上,通過香港把商品銷往內地的市場空間極大。首先可把海外商品通過香港轉口到內地,作為非加工貿易用途。其次可適時建立品牌戰略,把香港生產的產品直接銷往內地,為內地消費者提供富有特色與質量的系列香港產品。第三可把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通過香港轉口到內地,作為加工貿易之用,這部分數額較大,2010年達到了1,888億美元。

四是協助內地完善市場監管、提升消費者信心。目前內地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消費者保護機制不完善、消費者信心不足。為此,香港可以利用其完善的生產技術、質量管制和檢測認證服務,協助內地制定消費者安全標準,強化質量管制和檢測認證,從而提升消費者信心。CEPA首次把內地強制性產品認證向香港開放,也為香港檢測認證進入內地提供便利。此外,香港遗可利用其完善的消費者保護機制和法規,尤其是消費者保護立法,協助內地完善消費者保護機制、法規和操作程式,為擴大內需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④

(四)推進內地企業加快“走出去”的重要橋樑

隨著中國內地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國家新時期對外開放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從引進資金、引進管理,轉為鼓勵企業“走出去”。“走出去”戰略重點已經從傳統的商品出口到海外投資、海外上市,再到大規模的海外並購,進入到主動積極地進行全球戰略布局、全方位開展國際合作的新階段。到“十二五”時期,國家“走出去”戰略,不僅承載著彌補經濟持續發展中的技術缺口、需求缺口和資源缺口,同時也是實行經濟內外再平衡的需要,在外匯儲備金額龐大的背景下,用資本項目逆差緩和外貿順差,減少涉外經濟摩擦。在推進內地加快“走出去”的過程中,香港可以憑藉其全球營運中心功能,發揮其特有的橋樑作用:

一是有針對性地提供各種專業服務。內地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得到基於完善的制度規則、相對成熟及與國際接軌的各種專業服務的支持,包括便捷規範的融資服務、充分準備的投資信息、高增值的商業和專業服務以及具有國際經驗的專業人才等等。而這一領域,正是香港獨特優勢,香港可以在金融服務、信息和人才服務、專業中介服務等方面提供幫助,以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或在香港建立全球營運中心。

二是通過香港“借船出海”,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在海外並購的過程中政治敏感性較強,容易引發東道國的政治幹擾,為此內地企業可與香港採取聯合投资、聯合招標、聯合承攬項目等方式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也可在香港企業成功收購海外企業後再參股合资;甚至可由香港企業作為海外並購的開路先鋒,由內地大企業作為後盾,從而淡化內地國有企業海外並購時可能遇到的政治風險。⑤

(五)擔當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試驗場,協助人民幣走向國際

“十二五”時期國家將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是國家對沖國際貨幣體系風險、提升在亞洲區域合作中的地位、進一步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的必然選擇。香港作為“國內境外”的特殊地區,可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扮演十分獨特的角色,一方面通過逐步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功能,擴大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範圍,不斷豐富人民幣產品,在協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另一方面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試驗場,幫助人民幣發現其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包括利率與匯率水平;幫助人民幣建立其在國際市場的計價、交易以及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功能;為國家判斷人民幣國際化所涉及的金融風險,制定相關發展戰略提供實戰依據。⑥香港可憑藉自身在法律體系、監管體系、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強大軟實力,扮演好國家經濟金融開放實驗室的角色,協助內地瞭解金融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機遇和風險,承擔好風險隔離區的重任。

(六)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角色

“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粵港澳區域經濟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的地位,並明確香港在粵港澳金融合作區域中的龍頭地位。要實現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推動粵港澳區域成為國家“走出去”的戰略平臺,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化平臺。而香港作為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可依託其國際金融中心等功能,在建設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目標中,發揮其特有的引領功能。

其次,珠三角地區要打造成為國家未來新的經濟增長區域。為此珠三角要依託香港在業已形成的外向型加工製造業基地的基礎上,向高端化轉型,向新興戰略產業和高端產業合作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借助香港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共同打造並形成新的產業鏈關係。其中,通過先行先試及制度創新,深化粵港澳合作與一體化發展,成為有效提升粵港澳城市群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路徑。目前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已成為“十二五”時期粵港澳合作新的平臺,正在著力打造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南沙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範區。上述合作平臺也將成為帶動珠三角地區發展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三大新亮點。廣東省省長朱小丹提出:“粵港澳合作要與時俱進,向新的層次與高度邁進”。粵港澳合作的首要任務是按照CEPA以及國家賦予廣東服務業對港澳開放先行先試的政策,探索並促進粵港澳在金融、現代物流、信息、科研、設計創意、高端商務會展、服務外包和中介服務等領域的合作。⑦

第三,打造國家現代化和城市化的試驗區,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其中,環境的治理、社會管理的進步和法治的完善,都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內涵。香港可以利用其國際化及城市化的經驗和管理辦法,為內地提供很好的借鑒。粵港澳共建優質生活圈將是新一輪粵港澳合作的重點之一。粤港澳三地政府將制定包括《粵港澳共建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等,並在這些規劃的指引之下,得以整體提高粵港澳生活圈的環保、生態和宜居水平。

(七)為推進國家城鎮化建設與社會管理創新提供重要借鑒

香港是高密度城市,700萬人生活在1,100多平方公里的空間,人口和商業活動都非常集中。在城市發展與管理方面,香港積累了不少經驗,可為內地城鎮化建設與社會管理提供經驗和幫助。例如,如何通過高密度城市的現代化經營和管理運作,有效減低基礎設施的投放、便利商業交往、增加商業活動的效率等;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公共交通管理,在保持較低交通成本的情況下(香港交通成本只佔GDP的5%),提升交通運行效率與便利程度;如何通過嚴謹的城市規劃和法例,致力于保護境內的綠色地帶和海岸資源等。此外香港也可通過投資和貿易,帶動內地城鎮發展。⑧

“十:二五”期間,內地將不斷加強社會建設,各項社會事業都將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為擴大香港的教育、醫療等產業與內地交流合作創造有利條件。CEPA自簽署以來,已經7次擴充合作範圍,除了金融、運輸、專業服務,還包括社會服務、公用事業服務等。香港可以配合內地城鎮化建設與創新社會管理的需要,使香港城市管理、社會服務的經驗與運作模式引入內地,進一步提升內地生活性服務業的發展基礎,提升國民的生活水平。而未來,內地城市密度及城市化程度,都有大幅提升的空間。

(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配合力量

香港在教育、科技等方面擁有多方面的優勢,例如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擁有亞洲一流的大學和若干領域有特色的科研機構,可在協助內地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發展知識產權交易與服務中心。香港具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也有市場網絡、融資機制、信息基礎設施的優勢,多年來香港在知識產權交易領域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香港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建立知識產權交易平臺。

二是在港設立研發和創意設計中心。內地某些行業(如生物科技、中醫藥、電子、物流、服裝等)的企業可以在香港科技園建立海外研發和創新中心,增強其科研能力和全球影響力。目前已有一些企業在香港建立研發中心,如2006年同仁堂在香港科技園建立生產研發中心,2009年聯想集團成立創新設計中心香港分中心。

三是兩地通過共建國家實驗室、聯合申請重大科研項目、聯合引進國際高端基礎科研人才等方式,使香港的科研資源進一步納入國家創新體系,從總體上增強國家的科研創新能力。

四是協助國家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國際化建設。香港可以進一步增加內地學生的名額,目前香港已經成為內地學生留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同時還可以成為內地引進海外人才的基地和橋樑,以其特殊的社會體制和文化環境,為海外人才或歸國留學人員提供“中轉站”。

五是港深緊密合作共建深港創新圈,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鏈條中的地位。港深兩地根據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區域經濟融合的大趨勢,通過兩個城市經濟優勢互補與產業支持,來突破各自發展瓶頸,打造一個世界級的科技產業,為世界級大都會的建設奠定基礎。⑨

(九)協助國家打造國家軟實力與提升國際話語權

在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協助國家提高文化軟實力及其影響力中,香港也可以發揮其獨特優勢,推動國家軟實力走向海外。在經貿領域,香港可以在深化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促進兩岸經濟關係發展中發揮重要的橋樑作用。在文化領域,香港可以配合國家加強文化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求,在文化興國、文化強國中扮演特殊的紐帶作用。例如協助國家提升文化軟實力,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將香港文化創意產業和中國文化相結合,協助中國文化產業走出去,擴大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拓展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話語權。

三、有效落實“十二五”規劃的若干思考

如上所述,香港在國家“十二五”發展時期有其獨特的戰略功能和經濟角色。與此同時,國家對香港的發展定位與政策支持方向,也為香港的發展奠定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基礎。

(一)國家“十二五”規劃關於香港發展定位及相關支持政策,是香港突破自身經濟發展瓶頸、成功實行經濟轉型的良機。

實際上,香港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密不可分,香港配合國家發展的過程也是自身發展的過程。香港通過配合國家的發展,有助於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有助於增強香港的教育樞紐地位,有助於增強香港的產業創新能力,有助於增強香港對珠三角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從整體來講,香港各界對“十二五”規劃的認同程度明顯好過“十一五”時期,“被規劃”的聲音並不佔主流,這為“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奠定了社會基礎。

(二)國家“十二五”規劃只是提出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原則與方向,其具體功能與作用能否有效發揮,則取決於香港相關配套跟進措施與落實能力。

為此,香港社會各界要轉變觀念,在“十二五”時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深入研究落實規劃的配套措施或行動綱領,從產業政策、交通基建、區域經濟等方面全方位參與,爭取在國家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角色,同時也為香港積聚新的競爭優勢。

從香港特區政府層面,重點是要深入研究相關配套政策及落實措施。香港如何順應國際經濟格局及競爭態勢的變化,審視自身在國家乃至全球經濟格局中的角色與地位。研究經濟環境變化對政府現行經濟理念,以及財政、貨幣政策等經濟制度的影響,因時而變,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取得新的突破,不斷尋求香港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銜接點;大力宣傳“十二五”規劃與香港的關係,不僅在政府和商界層面,更重要的是讓香港市民清楚,香港配合國家發展有助於提升香港自身的競爭力,也是保持香港持續繁榮穩定的基礎;做好跨部門的統籌協調,做好本屆政府與下屆政府就“十二五”落實情況的銜接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落實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提出的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36條措施。⑩

(三)在具體措施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配合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國家服務業發展方面。與內地政府共同努力,為在內地的港资企業在內銷管道、品牌建設、企業收購兼併等方面提供幫助;推動CEPA在廣東的先行先試,與內地進一步加強合作,開拓和服務內地市場;加強兩地服務行業協會層面的合作,共同制定適合兩地業者自律和共用的行業行為規範、服務標準、職業操守、資質認證、信譽評估等行業管理規則。

第二,配合內地企業“走出去”方面。香港要強化服務平臺功能,鞏固香港地區總部的功能,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貼身的服務。一是充分發揮香港各大商會、投資促進局、貿易發展局等機構組織在推動外界對香港投资的作用,探索如何更快地推動內地企業“走出去”。二是完善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服務保障體系,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一個適應國際競爭規則的“試驗場”,培養鍛煉人才隊伍;充分利用香港在國際事務中的豐富經驗和影響力,通過各種管道把內地企業推上國際市場,參與相關國際組織、商協會的活動,參與國際市場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經貿規則的制訂,開展國際化的經營;密切關注國際經貿形勢變化,通過聯繫溝通、法律援助、調解仲裁等多種手段,向外國政府和有關國際組織反映我國企業的訴求,提出意見和建議,切實維護內地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合法權益和工商界的整體形象。三是創造內地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更多機會;與內地合作打造全球和區域生產網絡和供應鏈管理的基地,促進內地與香港、國際營商環境之間的體制對接;利用香港信息發達的優勢,幫助內地企業進行創新及研製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創建品牌,縮短其知識產權轉化為商品的路徑。

第三,完善人民幣離岸中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一是繼續推進香港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進一步擴大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香港正在開發越來越多的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包括固定利息產品、房地產投資信託產品、保險與再保險產品、ETF基金產品以及股票相關產品。足夠規模的人民幣資金池,是保障投資產品的定價有效性和交易流通性的關鍵。二是積極鼓勵跨國企業、國際金融機構、國外政府機構在香港籌集人民幣資金。三是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與風險管理。香港應與內地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合作,設計出既符合內地監管要求和國情,又可以充分利用香港靈活的市場機制,並且能夠有效控制風險的產品或交易結構,從而加快人民幣境外市場的建設。四是配合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加強和完善制度和硬件建設:其一是制度建設,香港需要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準備,人民幣離岸中心涉及兩地或多地的制度、監管、政策、稅務,相關制度應有效地銜接起來;其二是平臺建設,香港作為人民幣投資和清算平臺,須獲得國際認可;其三是防火牆建設,要處理好在岸和離岸的通道和監管。

第四,配合建設創新型國家方面。世界城市應該是全球技術創新的中心和知識經濟的制高點,香港特區政府可研究制定“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戰略,在资金投入、制度設計、文化行銷上採取配套支持策略,支持香港基礎科研和應用研究,使自主創新成為推動香港經濟成功轉型和知識經濟的重要動力。一是要以建設區域教育樞紐為目標,適當提高大學學位數量和國際學生的比例。二是要強化香港在國家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中的地位,爭取把香港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納入國家知識產權交易市場體系。三是創新兩地科研體制,推動香港與內地之間研究經費的雙向流動,促進兩地進行跨境研究,目前國家科技部已經批准12家香港實驗室成為內地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夥伴實驗室,兩地需要從有助於產生兩地科研協同效應的角度來推動兩地科研體制的創新。四是鼓勵香港科研人員配合國家發展,參與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吸引內地更多的科技企業在香港科技園建立亞洲研發中心;五是完善人才流動和管理體制,共同吸引國際高端和專業人才。

第五,配合及引領國家建設珠三角城市群方面。一是加強三地基礎設施的銜接,構建大珠三角發達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與便利的通關條件,這是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網絡基礎。二是要重視民間與官方兩個層面的交流及合作,粵港兩地在經濟領域、公司治理、社會民生、市場中介管理、環保及防疫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合作空間,從而促進粵港經濟社會的進一步融合。三是利用廣東“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全面推進粵港澳現代服務業合作,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作配套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四是創新合作機制,加快推進前海、南沙和橫琴三個重點合作區的合作開發。五是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加強社會管理合作,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積極引入香港專業化社會服務模式,完善突發性事件應急協調機制,實施環珠江口宜居灣區重點行動計劃。

(四)從中央政府及內地相關部門層面,要做好統籌與協調工作,細化並具體落實涉港政策與支持措施。

中央歷來高度重視香港的發展,“十二五”規劃更是凸顯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與支持。2011年8月,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從六大方面推出的支持香港發展的36條措施,這是自回歸以來力度最大、範圍最廣的惠港措施,未來的重點是如何落實。第一,中央政府和有關部委在落實“十二五”規劃中應注意利用和發揮港澳特區的獨特功能,在制定具體政策時要考慮並兼顧國家有關港澳發展的總體戰略。第二,有序推進“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有關港澳內容的落實。國家發改委將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把《綱要》中涉及支持香港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地方,並在編制專項規劃過程中進一步細化,強化支持措施。(11)第三,可研究考慮由中央政府有關部門與兩個特區政府聯合組成“‘十二五’規劃落實工作委員會”,下設若干小組,具體負責不同領域中落實“十二五”規劃的統籌、協調和跟進工作。第四,進一步強化兩地金融管理部門之間的長期交流合作機制,建立長效的人員交流、信息共用、定期磋商等合作機制。第五,進一步明確上海和香港兩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與分工,“十二五”期間,香港重點發展離岸業務,以及其他內地短期內難以發育的金融市場類型,上海則致力於發展成為在岸國際金融中心,繼續做大做強現有金融市場。第六,中央政府將從項目對接、投資拓展、信息交流、人才培訓等方面,加大對內地企業與香港企業聯合“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引導內地和香港企業合作開拓國際市場,建立商品營銷網絡;鼓勵內地和香港企業以聯合投资、聯合投標、聯合承攬項目等方式,共同開拓國際投资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12)

註釋:

①賈康等:《香港在國家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戰略與管理》,2010年9月27日。

②③④王春新:《香港如何協助內地擴大內需》,香港:《中銀香港經濟月刊》,2011年7月。

⑤謝國梁:《中國企業走出去及香港的角色探討》,廣州:《經濟前沿》,2007年第4期。

⑥李小加:《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六個問題》,北京:財新網,2010年9月21日。

⑦莫非等:《朱小丹:擴大對外開放廣東最看重粤港澳合作》,北京:中國新聞網,2012年1月18日。

⑧曾蔭權:《香港在國家未來現代化的角色:從人民幣國際化和國家城鎮化談起》(演講),北京大學,2011年3月7日。

⑨馮邦彥等:《“深港創新圈”:理論基礎、運行機制與合作優勢》,深圳:《特區經濟》,2008年5月。

⑩(12)李克強:《協力求發展 合作促繁榮》(在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上的演講),香港,2011年8月17日。

(11)張平:《全面深化合作 共創美好明天》(在國家“十二五”規劃與兩地經貿金融合作發展論壇上的演講),香港,2011年8月17日。

标签:;  ;  ;  

“十二五”期间香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_十二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