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卢燕华论文_卢燕华,

卢燕华

(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昆明650118)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9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较参照组患者的77.08%更高(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应用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改善,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人文关怀;恶性肿瘤;应用效果

恶性肿瘤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患者一旦确诊对其心理的影响甚至大过身体,且化疗、放疗等治疗过程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使患者身心俱疲,容易产生各类负面情绪。人文关怀是一种立足于患者需求的护理理念,将其应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缺陷,促进患者恢复[1-2]。本文就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选取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以论文形式进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9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且无精神障碍,并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的72岁,年龄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为(45.23±5.87)岁,其中肺癌10例,胃癌8例,乳腺癌12例,结直肠癌13例,其他癌症5例;干预组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的73岁,年龄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为(46.06±5.45)岁,其中肺癌11例,胃癌7例,乳腺癌11例,结直肠癌13例,其他癌症5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提示可以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等,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内容如下:①舒适护理 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护理环境,对病房内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并且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打扫,在进出病房时尽量轻柔,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②健康宣教 患者进入病房后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治疗方法、流程及结果,并且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面对疾病治疗结果。③情感支持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应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从患者精神、生活与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给予爱护,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多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面对治疗。④心理干预 由于恶性肿瘤的性质,多数患者在确诊后悔出现绝望、沮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干预,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更贴近患者的进行干预护理,充分聆听患者的发泄,选择合适的实际进行诱导,引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积极地面对病情,提醒家属在患者面前避免显露悲伤情感。⑤家庭与社会关怀 可让患者的家属、朋友和单位参与到心理支持中来,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将对患者积极情绪起到支持作用,对患者给予的关心、支持和鼓励将提高患者的自信,缓解各种压力,积极地配合治疗。

1.3观察指标

(1)于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评分对比。(2)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满分总计100分,得分高于90分为满意,得分介于80-8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得分不足8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系统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若见组间差异存在P<0.05,即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心理评分对比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罹患各类恶性肿瘤的患者人数不断上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危害[3]。由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相对复杂且漫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痛苦,从而造成焦虑、恐惧及绝望等负面情绪,而研究证明负面情绪会抑制人体肾上腺激素等分泌,造成患者病情恶化。人文关怀是一种立足于患者需求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心理干预及情感支持等。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发现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较参照组患者的77.08%更高(P<0.05)。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应用能够起到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改善,且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范晓兰.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25(8):94-96.

[2] 刘胜梅.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31):115-115.

[3] 董红立.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22):234-236.

[4] 赵红真.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2):349-349.

论文作者:卢燕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卢燕华论文_卢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