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营销业务也逐渐兴旺起来,而信息化管理模式因其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结构,并分别从切实做好数据迁移工作、提供优质标准的服务、明确历史数据查询方式、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方面论述了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数据迁移
前言
电力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重要保障。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力营销业务更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才能有效体现出它的实践价值,从而促使电力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在应用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时需要严格把握它的发展方向,并且根据实际需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业务服务。
一、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主要结构
(一)自动抄表
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主要包括自动抄表系统、用户缴费系统、电力负荷信息化系统等,其中自动抄表系统是最为基本的系统,它能对电能数据及时进行记录与收集,而不再需要人工操作就能获取电能信息。在该系统中具体包含采集模块、解调器、电能数据集中器、抄表信道等部分。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只要系统接收到抄表指令后,就会立即启动系统经由解调器传至集中器,之后再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统一传送到指定部门,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准确获得电能数据,这对于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而言带来了较大的帮助,既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极大程度上提高业务服务的精准性,故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1]。
(二)用户缴费
在传统用户缴费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户亲自到缴费机构办理缴费项目,这对于时间较为紧凑的用户而言会造成较大的负担,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而在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用户缴费信息化系统中,它最大限度提高了用户缴费的便捷性,从而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在用户缴费信息化系统中用户可以利用网上缴费的方式完成电费缴纳,一般它可分为外部缴费系统与内部供电系统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运行时首先需要内部供电系统先行统计用户用电量,之后再上传至外部缴费系统计算出固定的缴费金额,与此同时,用户可选择多种银行进行交付,以此完成缴费业务[2]。
(三)电力负荷
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电力负荷信息化系统是由负荷管道中心、短信通道、双向负荷监控终端、无线通信等部分组成,具体工作流程如(图一)所示。该系统最为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电能表与负荷开关间的有效连接。同时,它还能实现自行断电及窃电监控等效果,这样可最大化保证用户用电质量。另外,由于电力负荷信息化系统具有网络功能,所以也能满足用户查询电费需求,并对电能数据实际情况加以检测,以便发现不稳定数据信号时可及时解决故障,防止事态扩散[3]。
图一 电力负荷信息化管理流程
二、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切实做好数据迁移工作
1.生产库迁移
以南南方电网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例,它自2016年启动以来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空间,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数据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超负荷现象,甚至其使用空间已占据整体空间的75.2%,这对于系统运行而来造成了较大影响。故而需要进行数据迁移工作,以便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继续发挥出它真正的效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库迁移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在迁移期间需将2017年12月之前的所有数据全部迁移到历史库中,为新数据的积累提供充足的预留空间,以便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如(表一)所示。
2.管理库迁移
管理库迁移工作实际需要迁移的数据内容同生产库迁移内容大体相似。
表二 管理库及生产库具体迁移内容
基于此,在电子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如若系统出现运行不畅或其它不良现象,需将以往时间较为久远的数据迁移至历史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用价值,保证电力营销业务能为用户电能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提供优质标准的服务
1.基本服务
在电子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它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服务:(1)初步规划服务,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服务,在系统设计期间需要符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其提供规划方案,保证它的应用能为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并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具体在初步规划服务中需要结合市场调查结果,对电能分布状况及电力业务办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模块,保证每个模块的功能都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此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流程,以此提高系统的可行性。
(2)分析服务,系统在运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调查结果设置相应的处理方案及服务流程,以便满足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日常电力业务办理习惯为其提供合理的业务组合模式,从而保证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3)设计实施服务,系统在运行设计阶段需要按照不同的软件要求进行性能测试,以此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能为电力企业带来更为先进的管理职能。
(4)评价服务,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系统各模块功能执行效果对其进行评价,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在电力业务办理方面体现出较为突出的重要价值。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管理可极大程度上提高现今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故而需要高度重视它的合理应用。
2.技术服务
在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所提供的技术服务需要遵循一定原则:(1)规范性,在电力企业运用全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时需要保证它与当下应用的技术互相协调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标准,从而保证它能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2)统一性,在上述数据迁移工作中,它主要是依靠系统得以完成,所以需在此基础上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按照规范的接入方式合理引进到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统一性原则,确保两者始终处于相辅相成的状态;(3)可靠性,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需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体现各种功能,所以它需在应用系统时保证所引进的技术不会对电力企业造成破坏,以此突显系统的实用性;(4)安全性,系统在运行时包括在进行数据迁移步骤时都要确保数据及系统处于安全的操作环境下,避免对电力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加密技术,保证迁移数据的安全性。
(三)明确历史数据查询方式
1.收款账单
在电力营销业务中主要包括电能缴费及其它电力业务的办理。所以需要在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设置可以自行查询以往缴费信息的功能。如收款账单,它具体包括:以往实际收取的资金数据、跨地区收取的资金数据、以往发票开取数据、电费收取电子打印数据、历史明细数据等。电力企业在应用该系统时可准确掌握收款账单等信息,这样可为后期核对全部电力数据或是用于分析本年度电能收费项目工作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有据可查,从而避免不良事故的发生。
2.抄表核算账单
传统意义上需要人工到达用户家中根据电表记录用电数据,在抄表员将用电量记录下来之后需要进行核算,以此完成电费收取工作,这种运作模式既浪费时间,又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影响发生失误,以此降低用户对电力企业的好感度。所以,在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它能够及时提供抄表核算账单,并进行远程操作来完成抄表工作。另外,当工作人员发现抄表核算账单中出现问题时可以从中分析某地区是否存在过度用电现象,从而对电能进行合理的供应,以此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客户综合档案
客户的综合档案也是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保留的重要资料。在客户综合档案中它包含人工客服服务信息、电费台账信息、短信发送信息、电费缴纳信息等。相关人员利用这些资料可分析出用户具体消耗电能的数量,以此为其设置专门的电力业务,这样可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又能帮助电力企业更为明确的把握业务服务方向,以此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
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信息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它能为电力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先进的服务器,在该模式中需要利用大量的服务器来妥善处理各种事项,以此拓宽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用性。它需要借助数据库服务器对海量电能数据加以存储,并在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端建立一个较为紧密的联系平台,以便电力业务开展的更加准确迅速。另外,它还应用了中间件技术,中间件作为一种服务程序,它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并在业务中发挥调节作用,以此借助中间件保证用户与系统间能进行信息沟通,以此全面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工作效率。同时,为了保证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产生最佳的管理效果,它还包含了工作流技术,具体操作流程如(图二)。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一旦电力营销业务流程发生错误,可借助工作流技术进行修改,以此增强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便利性。
图二 工作流技术的操作流程
结论
综上所述,时代的进步导致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大,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电力营销业务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满足当代人对于业务的需求。另外,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管理系统及实施方式,以便提高电力营销业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覃玉华,郭蓉.浅谈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通讯世界,2019,26(08):282-283.
[2]吴疆,史琳,吴霞虹.基于业务数据分析的电力营销在线信息化稽查探讨[J].电子世界,2018(24):93+95.
[3]朱轶亚. 县级市配电网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工作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论文作者:肖颖婷1,陈晨2,张逸彬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电力论文; 业务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用户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