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论文_陈莉

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论文_陈莉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加强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管理,持续加大专项计划投资建设规模和管理力度,对专项计划和预算管理规范性、执行准确性和投入成效提出更高要求。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紧密融合“三集五大”新体系建设要求,以专项计划为源头,以项目预算为抓手,以投资完成、预算实施“双链条”进度计划为主线,“三维度”、“四个链条”开展执行分析,实行项目进度“双比双控”,推行“4+N”协同管理,建立完善工作例会、分析管控、协同监督机制和权责分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综合与业务部门横向协同到边、市县专业管理纵向贯穿到底的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体系,实现项目、资金一体化管控,提升发展投入成效。

关键词: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

一、专业管理理念

综合计划是在对企业核心资源和发展需求进行综合平衡、统筹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统领企业全局的年度经营发展目标,是全面落实企业战略规划的系统实施方案。专项计划主要是指综合计划所涵盖的各类专业计划中的发展投入类计划,是实行工程项目管理或者具有项目管理特性的计划,是综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专项预算实施则是落实专项计划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手段。

二、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公司系统和电网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各类项目投入范围不断扩大、规模逐年增加、比重日益提高,资本性支出全部实行项目化,可控费用支出项目化比例接近一半,各类项目支出已成为企业经营发展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效益水平、资金状况和发展能力起到重要影响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对供电企业管理要求和企业自身健康持续发展需求的不断提高,专项计划传统执行管控模式已越来越显现出在计划约束性、执行规范性、计划准确性和投入成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计划、预算管理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在项目具体实施管控过程中的管理界面职责不明确,对县公司的专业垂直管理和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机制不能落实到位,需要协同推进的业务工作不同程度上存在交叉管理或管理缺失现象,工作协调难度大。

2、项目执行周期长、涉及部门多,各部门的管理各有侧重,计划管理部门“重项目储备立项、轻执行过程管控”,预算管理部门“重项目决算转资、轻业务流程控制”,项目主管部门“重现场工程实施、轻竣工结算关闭”,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与业务流程衔接不够、与项目里程碑计划实施融合不够。

3、专项计划项目类型多、数量多、特性各异,工程形象进度统计分析缺乏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相对科学合理和统一的标准,业务部门对专项投资计划、预算执行偏差分析管控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内涵理解不清,管理颗粒度没有明细到每个单项工程,项目计划执行缺乏有效的跟踪分析手段,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事前控制手段。

三、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措施

(一)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实化分析例会制度

市公司分管领导按月主持召开全市综合计划分析会,重点协调解决专项计划和预算执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会后编发会议纪要,督促落实,跟踪检查,强化闭环管理。县公司按月组织召开本单位分析会,形成月度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上报市公司。发展部、财务部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督促当期存在问题较多的部门及时改进。

(二)建立明确权责体系,强化专业垂直管理

对所有专项计划进行细化分类,分解落实到各项目主管部门,各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市公司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对县公司的工作督导考核,保证市县公司各项指标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展部、财务部作为专项计划、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和公司总体考核指标的分析管控,按月进行全口径、分单元双重通报考核。

(三)建立全口径、全方位、全过程差异化分析管控机制

1、“双链条”编制形象进度、预算进度分月实施计划

发展部、财务部牵头,各项目主管部门根据不同专项计划的项目特性和客观规律,分析把握工程项目现场实施与财务资金入账进度内在联系,以项目投资计划完成、财务资金入账两个链条为主线,分别编制形象进度、预算进度全年分月实施计划,推进业务链和价值链的深度融合。

2、差异化开展月度执行情况统计分析

发展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分别制定综合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县公司三个层面的综合计划执行情况月度分析模板,突出不同管理职责定位和专业管理的主导作用。根据项目执行和预算实施的时序规律,确定不同时期统计分析重点,同时全过程动态监控分析异动数据。根据项目特性和“双链条”月度进度计划,结合项目实物工程量进展情况,开展项目预算与投资计划偏离程度专题分析。

3、实行形象进度、预算进度双链条“双比双控”

对照年初制定的全年分月实施进度计划,对当月未能按期完成计划进度的、预算进度与形象进度偏差大于15%的项目类别,逐个单项工程分析说明原因。对项目实际进度滞后计划进度10%以上的或者预算进度与形象进度偏差大于25%的项目,由发展部、财务部牵头召开专题分析会,对各阶段时序进度明显滞后的项目进行综合数据穿透分析,定位前端业务、并行流程的执行薄弱环节,推动相关部门协同推进限期解决。

4、充分应用专业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

以电网基建项目为研究基础,依托数据共享,从里程碑、资金、投资和物流四个链条推行覆盖全面、节点合理、规则明确的项目执行全过程统计分析。相关部门充分利用ERP、规划计划、财务辅助决策、电子商务平台等专业系统数据,及时获取各类项目执行过程各节点的实时动态数据,对关联性数据进行对比核查,对存在问题的预警纠偏。

(四)建立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制定综合计划实施管理细则、预算进度管控办法和市县公司月度重点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专项计划与预算执行情况纳入部门、县公司月度工作评价,与部门、单位组织绩效挂钩,实行指标完成情况和进度排名双重评价机制,按月考核兑现。对市公司项目主管部门实行市县公司全口径指标考核。

(五)建立协同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发展部、财务部、物资中心、运监中心4个项目综合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监督配合作用,与公司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县公司紧密配合有效沟通,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管控效率。

四、结论

建立完善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体系,较好地发挥了综合统筹协调和专业协同配合的合力作用,在促进专项计划、预算执行高度融合和通畅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执行管控工作基本实现业务领域全覆盖、管理层级全贯穿、管理环节全控制,业务链与价值链高度融合,执行控制能力得到加强,实现了项目、资金一体化管控。改变了过去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条块分割、部门之间无法形成工作合力的状况,畅通了交流沟通渠道,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和解决,保证了项目的尽早开工建设、顺利实施和按期投运,当年投资计划利用更加充分,发展投入成效及时得到体现。通过协同监督管控,加强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严格预算流程管控,大大提高了项目实施的规范性,有效降低了经营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娟,赵蓓,肖庆,曾红霞.计划预算考核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4

[2]张伟立,胡艳玲.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04.

论文作者:陈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专项计划、预算执行一体化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论文_陈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