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 在肝癌组织切片检查中,使用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同时,搭配使用免疫组化DcR3染色方式,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本院以手术方式切除的12例肝癌组织分别切片4张,1号切片单纯进行TUNEL,2号切片单独进行免疫组化诱捕受体3(DcR3)染色,3号切片先免疫组化DcR3染色随后进行TUNEL,4号切片先TUNEL后行合免疫组化DcR3染色,研究DcR3在病变组织中表达形式和细胞凋亡最适合联系方法。结果 14例肝癌组织切片样本中,1号切片中可判定11例细胞凋亡状况,2号切片当中有10例阳性,3号切片或者4号切片均能观察到11例细胞凋亡情况、10例免疫组化DcR3染色阳性。结论 在同1张肝癌组织切片上使用TUNEL的同时,搭配使用免疫组化DcR3染色的方法,可实现同时判定细胞凋亡与DcR3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TUNEL;免疫组化DcR3染色;肝癌组织切片
TUNEL技术主要用在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状况之中,属于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形态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处于无残缺状态的单个凋亡细胞核实施原位染色,可正确判定凋亡特点。DcR3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可以阻断细胞凋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的12例肝癌组织样本,均通过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处理。切片厚度均为4um,共4张。
1.2方法
将4张切片进行分号,便于研究。1号切片单纯进行TUNEL,2号切片单独进行免疫组化诱捕受体3(DcR3)染色,3号切片先免疫组化DcR3染色随后进行TUNEL,4号切片先TUNEL后行合免疫组化DcR3染色。在进行TUNEL联合免疫组化DcR3染色操作时,流程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1.3判定标准
1.3.1免疫组化DcR3染色
只要细胞当中发现显著棕红色颗粒,该细胞为阳性,如其在25%分数以下为0,、25%到50%分数为1、51%到75%分数为2、在75%以上分数为3;根据样本中细胞是否存在染色、染色深浅判定分数,无染色分数为0、浅棕红色分数为1、棕红色分数为2、鲜红色分数为3。最后将以上两种评分方式的得分进行相加,分数在2以下的标记为(-)、2到3分标记为(+),4到5分及不少于6分分别标记为(++)和(+++),2分以上的均可判定为阳性。
1.3.2TUNEL判定依据
此方式处理的凋亡细胞颜色定位为蓝黑色,依据其各种特性进行判定,每例视野倍数定位在大于10倍的限度内,DMR+Q550病理分析设备统计的细胞数量在1000以上,统计范围内包含凋亡细胞,判定凋亡指数(AI),可以按照凋亡细胞数量比上1000的方式进行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使用t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使用TUNEL之后,凋亡细胞被标记成蓝黑色,位置被确定在细胞核,分布形式为散在;对于免疫组化DcR3阳性细胞而言,其细胞质内出现鲜红色颗粒,分布形式为弥散性、小型巢状,也可能散在分布。14例肝癌组织切片样本中,1号切片中可判定11例细胞凋亡状况,2号切片当中有10例阳性,3号切片或者4号切片均能观察到11例细胞凋亡情况、10例免疫组化DcR3染色阳性。在1个切片中使用不同的检测方式,会得到不同结果,在同1细胞之上,没发现凋亡细胞与表达DcR3共存的现象;4号切片中可同时观察到2中阳性物,其凋亡细胞黑蓝信号比3号切片强,而且3号切片的免疫组化阳性信号也被削弱。
3.讨论
真核细胞死亡方式中,细胞凋亡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细胞凋亡之后,细胞核和细胞质会在组成方面出现较强的变化。检测凋亡细胞的方式很多,比如透射电镜检测法、TUNEL等。TUNEL检测速度较快,使用方便,其检查方式让原本的细胞凋亡分析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可在很多类DcR3表达在癌症组织和细胞凋亡试验之中。
此次研究中,同时把TUNEL和免疫组化DcR3然后作为首选染色,研究表明,将TUNEL染色放在开始进行较佳,2种阳性物能够被明显发现,显示此种检测方式对免疫组化没有较大影响。如果将免疫组化放在开始进行,那么TUNEL检测到的凋亡信号就会因受干扰而变小,同时免疫组化阳性信号也同时变小。通过分析,出现此种状况可能是因为:在使用TUNEL方法之前,使用的高浓度蛋白K消化让免疫组化过程中很多生成物受到损坏;在使用双重染色的时候,应用增强剂加强染色效果,增强剂大部分是由酸性溶液组成的。免疫组化过程中会产生抗原抗体复合物,增强剂可以将这些物质洗脱,也会在一定程度破坏这些物质的颜色。
TUNEL药盒说明书当中写明了样本预处理的很多方式,此次研究中应用了蛋白酶K,也应用了柠檬酸盐溶液,然后使用高压锅对其进行蒸煮,两种方式都在检测均有较好表现。但是,蛋白酶K可能会对阳性判定造成阻碍。因此,在使用蛋白酶K时,应严格管控其浓度和应用时间,如果消化所消耗的时间延长,那么细胞膜就可能出现通道过多的现象,能够顺利让TdT酶顺利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超过限度的蛋白酶K能损毁组织构成,导致假阳性现象出现。此次使用20ug/ml的蛋白酶K,融于PH为7.4到8.0的0.01mol/L Tris-HCL之中,在室温中放置半小时,最终效果较为理想。在高压条件下煮沸可以对氨基酸产生作用,让其肽键断裂,让细胞膜本身的构成得以复原,穿透效果也随之得到加强,提升染色速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煮沸时长。研究中的Tris-HCL溶液煮沸2min之后为发现掉片,染色状态较好。使用TUNEL时,室温变化会对显色时长产生影响,采取符合条件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卢先州,刘龙飞,周筱筠等.肝细胞癌中GPR124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14(10):115-116.
[2]曲文书,华海清. 肝细胞癌伴鼻窦转移2例报道[J].肿瘤防治研究.2014(10):21-25.
[3]张继宗,孟九大,丁海等.血清天冬氨酸-天冬酰胺β羟化酶(ASPH)分子联合AFP和GP73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6):108-109.
论文作者:黄庆文,陈伊,阙丽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9
标签:切片论文; 细胞论文; 免疫论文; 凋亡论文; 阳性论文; 肝癌论文; 方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