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神健康影响因素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基于灵性视角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灵性论文,视角论文,因素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 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1-0027-07
■引文格式:沈晖.大学生精神健康影响因素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基于灵性视角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27—33.
一、问题提出
青年大学生担负着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任,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然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网瘾、吸毒、犯罪等事件的发生率日趋上升。人们在震惊痛心之余,不得不承认大学生的精神与行为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一项来自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8.6%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念头,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1]此外,大学生对网瘾、吸毒乃至犯罪行为的态度也颇为费解。“药家鑫案”发生后,一位女生在网上公然维护其犯罪行为是其中最为极端的个案,反映出极少数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信仰。
早在2008年两会期间,就有广州代表一针见血地提出“高等教育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1],但目前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的改进。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滑坡和信仰危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价值和信仰遭到冲击,新的价值和信仰迟迟未能建立,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种种困惑、迷茫、焦虑的现实状况。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大学阶段作为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日益加剧的道德和信仰危机更加值得警觉。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发展与其精神健康方面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在高等教育中完善这一教育缺失,以促进大学生的精神和行为健康需要迫切关注,也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二、概念与文献回顾
国内有关精神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来自医学领域,其次为心理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社会学、法律、教育学、社会工作、人口学,以及药学、伦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领域。研究对象以年龄划分,涉及老年人群体、青少年群体、儿童群体;以城乡划分,涉及农村人口、城市人口;以特定群体划分,涉及职业群体、军人群体、学生群体、女性群体、毒品滥用者群体、残疾人群体、流动人口等。对精神健康影响因素的探讨涉及职业、疾病、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乃至睡眠、饮酒等分析维度;干预方法则强调教育、立法、社会服务、医疗服务等方面。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精神健康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当前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地或某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一部分文献涉及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影响因素的讨论,包括个人层面的性别、年龄、性格、行为等,家庭层面的家庭功能、父母养育方式等,学校层面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障碍等,社会层面的城乡差别、社会支持等。少数文献提出了干预建议,但仅限于议论式的泛泛而谈,缺乏制度性保障和系统的、可操作的内容安排。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大学生精神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有很大帮助,但是相比于日益严峻的大学生精神健康问题,我们的研究和干预策略还远不能满足。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影响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可能因素,以便能够提出切实有力的服务策略,以补充之前相关研究的缺失。
灵性(spirituality)是境外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西方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灵性视角有着较长的历史,但对于灵性概念的界定至今仍无定论。[2]总体来看,这一概念的起源与宗教不无联系。[3] Carlson等认为,灵性与人类追寻意义、目的和价值的体验有关,它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上帝或超越性力量的概念。[4]亦有学者从应对的角度,将“灵性应对”(Spiritual Coping)与“宗教应对”(Religious Coping)视为同义。[5]国内学者潘朝东等整合了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灵性既是一个人的超越性追求,即与自身以外的更大力量(上帝、自然等)的联系,又可以理解为信仰、价值体系以及相关的体验。[6]
国外有关灵性与精神健康关系的研究多见于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文献,虽然宗教对健康的影响曾一度被认为是负面的,但当前很多研究结果却表明,宗教与灵性对人类的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影响的积极作用明显多于消极作用,这也引发了学者们进一步探索其发生机制的兴趣。[7]国内研究中仅有少数文献涉及相关内容,得出的研究结论基本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灵性对于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正向或基本正向的,如李昊等以广州地区6所高校1745名研究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当前研究生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与自测健康、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精神信仰对其自测健康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8]宋兴川等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地区1 100名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关系做了研究,结论是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9]崔光成等研究了基督教信仰对信仰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年基督教信仰者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高于无宗教信仰的中年群体,但其心理健康状况仍低于国内成年人的平均水平。[10]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信仰对精神或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负面的,如王婷等探讨佛教对震后老年信徒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是佛教信仰对震后老年信徒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11]这些研究对本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由于这些研究相对局限,我们无法得知国内大学生精神信仰对精神健康影响的整体状况;更为关键的是,这些研究缺乏促进大学生精神与行为健康的具体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尤其缺乏从人文关怀、价值关怀、意义关怀等视角对当前高等教育进行探讨与反思。
在本研究中,我们把灵性视为个体的精神信仰与人生意义及其相关体验,并从大学生的人生意义、道德信念、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四个维度进行测量。研究关注大学生的灵性状态与其精神健康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研究提出四个假设:(1)大学生的人生意义感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2)大学生道德信念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调查方法与样本结构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结构
课题组于2011年6月对中国东部(南京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西部(兰州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南部(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部(华中科技大学、江汉大学)五个不同地区的10所高校实施调研。每所高校样本容量为200个,共发放2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925份(回收率96.25%)。抽样方法是在每个地区各选1所“211工程”大学与非“211工程”大学。抽样尽可能兼顾到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例、专业分布和年级分布。样本的结构如下:“211”工程大学48.2%,非“211”工程大学51.8%;性别分布为男生44.8%,女生55.2%;学科分布为文科69.1%,理科21.4%,工科9.5%;年级分布为大一34.5%,大二24.8%,大三34.2%,大四6.5%。
(二)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和心理学量表收集资料。
1.自制问卷。自制问卷包括四方面内容:(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人口学特征;(2)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考察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和行为;(3)大学生道德信念状况,考察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4)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考察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以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2.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人生意义问卷(MLQ)最初由美国学者Steger等于2006年编制,用于测量人生意义的2个因子: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前者指个体目前所体验和知觉自己人生有意义的程度,后者指个体积极寻求人生意义或人生目标的程度,各含5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7记分形式,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到“7”。MLQ经王孟成等修订,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表现出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2]307-309
3.90项症状清单(SCL-90)。该量表由 Derogatis编制于1973年,金华等于1986年在国内13个地区采样并制定常模,成为国内用于成人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使用得最多的工具。该问卷共90个项目,涉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问卷采取5级评分制,从“没有”到“严重”,分别赋值“1”到“5”。[12]13-19
4.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吴文源、刘贤成等对国内被试测试结果显示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较好。问卷采取4级评分制,从“没有或很少时间”到“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分别赋值“1”到“4”。[12]153-155
5.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由Zung编制于1965年,王春芳等修订,是国内外广泛用于心理咨询、抑郁症状筛查及严重程度评定和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问卷采取4级评分制,从“没有”到“几乎全部时间”,分别赋值“1”到“4”。[12]133-137
6.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该量表由齐晓栋等于2005年编制,信效度较好,可用于测量我国大学生的强迫症状。问卷采取5级评分制,从“没有”到“很大”,分别赋值“1”到“5”。[12]160-162
(三)数据分析
研究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精神健康现状
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全国10所高校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13]除了躯体化因子之外,其他因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全国10所高校大学生的 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青年组的水平,[14]且除了人际敏感因子外,其他因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前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国内正常人群而言,精神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精神信仰现状
1.大学生人生意义现状
采用C-MLQ量表测量大学生的人生意义,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人生意义体验因子的分值是24.34,人生意义寻求因子的分值是25.92,均高于项目组数据,而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道德信念、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如表3所示:(1)道德信念方面,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所能够坚守的道德信念依次排序为:真诚、孝道、理想与追求、正义、信任、信誉、助人为乐、节俭、对祖先的尊重。(2)政治信仰方面,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政治信仰,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共青团员。(3)宗教信仰方面,少数大学生(10.6%)有宗教信仰,其中信仰佛教的大学生比例较高。
(三)大学生精神信仰与精神健康的相关分析
当前大学生精神信仰与精神健康的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人生意义与精神健康为正相关,除大学生强迫问卷外,其他测量数据均为显著;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与精神健康为正相关,除SCL-90以外,其他测量数据均为显著;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与精神健康为正相关,除大学生强迫问卷外,其他测量数据均为显著;大学生宗教信仰与精神健康为负相关,全部测量数据均为显著。
统计结果验证了第1、第2和第3条假设,即大学生的人生意义、道德信念、政治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均为显著(除个别项目外)。第4条假设未通过验证,其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均为显著。
为什么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其精神健康水平反而更低呢?访谈中笔者发现,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信教,其本身就是因为在心理或精神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才寄希望于宗教来解脱。由此笔者推测,如果将宗教信仰动机进一步细分,并分别与精神健康做相关分析,应该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宗教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表5中,笔者对信教动机与信教行为进行了区分,在信教动机中,如果把“精神的追求”属于“动机纯正的”信仰,与其他四项区分开,就可以证实之前的推测,即“动机纯正的”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动机不纯正的”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排除掉信教大学生中“动机不纯正者”因素,可以认为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与精神健康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样,第4条假设也基本通过了验证。
五、讨论与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其精神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灵性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去思考并建构自己的人生意义,选择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反观当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我们对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或者说灵性发展的关注非常少。课程安排上,除了一些政治思想教育类课程之外,几乎没有涉及学生灵性成长的教育内容。而且,即便是那些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部分学生也是兴趣不大,常常是为了满足修读学分的需要才去学习,实际上并没有对学生的精神信仰产生多少帮助。为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精神信仰或其灵性发展,提高大学生精神健康水平,笔者认为,当前大学教育中应该融入生命教育、服务学习、心灵成长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借助于学校社会工作这一机制,综合课堂教育、社会服务、小组培训、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整合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多种资源,为大学生的灵性健康发展建构一个科学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第一,开展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的人生意义建构。生命教育指的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在学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其中,日本针对自杀率居高这一社会现实,在1989年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这一理念的教育目标。我国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也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设立了四个生命教育的目标: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自己,关怀别人;让学生阐扬生命的光辉,乐于助人,良好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恩惜福,爱护大自然;让学生珍惜生命的价值,乐观进取,正确的人生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但是,更加具体而明确的生命教育目标和内容还远未达成。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无助、茫然等种种现象与问题,说明了大学教育需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与实践生命教育活动。建议结合大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需求,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等方面加以体验式教学与引导,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讨。
第二,开展服务学习,促进大学生的灵性发展。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社会服务与课程学习的结合,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及能力的提高,并使其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Parks将灵性发展定义为“个人对人生目的与价值的追求”,并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大学生灵性发展模式(model of spiritual development)。②他认为灵性发展在学生发展中很重要,服务学习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确立人生的信仰与价值。[15]换言之,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加上结构化的反思,可以提升他们的灵性发展。因为大学生群体的可塑性很强,他们需要通过社区经验来印证和挑战获得的启示与服务价值。这种将服务与学习连结起来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确立人生的信仰与价值。从服务学习在美国的实践来看,已经获得诸多成果。普遍认为,服务学习如果真正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并且有较为完善的计划实施和反馈,学生将会在服务学习中获得积极的影响。我国台湾高校较早开设了服务学习课程,如台湾大学以“零学分必修课”的方式,对全体大学生开设服务学习课程。近年来国内高校也在积极推荐服务学习课程建设,这一实践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灵性发展。
第三,开展心灵成长辅导,促进大学的灵性发展与精神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在内地的兴起,学校社会工作也在以各种形式得到广泛开展。其中,以大学生发展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是深受大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之一。这些成长小组,有的专注于解决大学生的校园适应问题,有的专注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的专注于分享大学生英语学习或专业学习经验等。由于能够针对大学生校园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对学生的成长和适应帮助很大。然而,当前这些成长小组的活动,基本上是针对大学新生为适应校园新环境而设计的。下一步,我们可以考虑开展一些以心理健康或灵性发展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各个年级的学生。针对大学生中因为失恋、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良、求职失败、经济困难等各种问题而造成的焦虑、抑郁、沮丧、强迫等心理和情绪问题,可以进行各种团体咨询或成长小组活动。在成长小组中,可以请一些大学生信赖的、德才双馨的社会名流与学生对话,以他们成功的奋斗经历和心路历程来对那些有精神追求,却不得其要,整日陷于思想困惑的大学生们以精神关怀和指导,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平常的心态对待得失,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以冷静和成熟的心智对待挫折和诱惑。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的心灵成长小组活动,让大学生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健康发展,具备一个成熟的人所应具备的理性和心智,以及各种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信念。
注释:
①有关信教动机的赋值:1=是;2=否。
②Parks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大学生灵性发展模式:(1)青少年阶段:个人世界观是二元的,以来自权威的资讯为依据,个人自我感依赖于他人,并与团体共享规范与信仰。(2)年轻成人阶段:开始发展独立感,此阶段需要有社会中的导师(mentor)引导其探索。(3)实验成人阶段:较能寻求内在独立的信心与承诺,此阶段会在社区外寻求与自己信念一致的系统。(4)成熟成人阶段:此阶段牵涉与一个更广世界的连结、互动与归属,一般较少在中年以前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