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有关科学的一些问题_科学论文

本文讨论了有关科学的一些问题_科学论文

讨论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四运动有两个主题:科学与民主。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关于科学的问题,最近几年又有一些新讨论,例如中国过去有没有科学?中国在十五世纪以前科技领先于欧洲,到了近代为什么落后了?这是所谓李约瑟难题。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体系?讨论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改变,视野的开阔,创新的启迪,都是有好处的。因此,对于这些尽管是作不出最后结论的问题,我还是有兴趣参预讨论的。

1 中国有没有科学

这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讨论起来还相当复杂,相当麻烦。因为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也还有争议。如果我们从古今中外的事实出发,来思考类似的问题,也许不是没有好处的。近代以来,中国的相对落后,在国民的心目中,事事不如人。在三十年代,就有一些学者说中国没有哲学,也没有科学。例如贾丰臻在《中国理学史》的序中说:“我敢大胆地说中国以前只有理学,没有什么叫做哲学。”“我又敢大胆地说中国以前只有理学,没有什么叫做科学。”关于中国有没有哲学,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了,因为很多人研究了中国哲学,不但中国学者研究,洋人也在研究。不但东洋学者研究,西洋学者也在研究,并且还有不少成果问世。《中国哲学史》的专著和教材也已经出版了一大批,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哲学专业的博士、硕士。所以现在不用讨论中国有没有哲学了。至于中国有没有科学,现在看来还有讨论的必要。最后的结果也许跟哲学问题差不多。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也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呢?这就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科学。

2 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这是很有争议的问题。许多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有的说能够被证明的理论,就是科学。有的又提出能够被证伪的,才是科学。有的人说,凡是被社会实践检验证明了的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有的人提出“科学”的概念:“一般说来,科学应该是由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和原理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钱兆华《对“李约瑟难题”的一种新解释》,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3 月第14卷第3期)很显然,中国没有西方的那些概念、定律、定理、 公式和原理,因此就可以说中国没有科学。那么,中国为什么曾经那么强盛过。据说那是因为技术发达,不是科学。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一些疑问:在公元二世纪的时候,西方有托勒密的地心说,中国有张衡的浑天说。两者差别不大,如果说地心说是科学,那么,浑天说自然也是科学。那么,就不能说中国没有科学。当然,就在同一期杂志上所发表的文章(薛风平《浅论伪科学》)说:“原来的‘科学’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被证明是非科学。如托勒密‘地心说’中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念统治人们长达几个世纪,直到16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地心说’才被证明是伪科学。”这里说“地心说”不是科学,而是伪科学。那么,“日心说”是不是科学呢?现代宇宙论认为:日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是不是伪科学呢?如果“日心说”也是伪科学,那么,西方也没有什么传统科学了,只是进入现代以后才有科学。但是,可以预见,现在的科学,过若干年,又有新的科学出来,现在的这些所谓的“科学”,也都将被一一否定。其结果,人类就都没有科学了,有的只是被人们暂时误认为“科学”的伪科学。这位作者还说:“原先的‘伪科学’随着实践的发展被证明是科学。如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由古代一种类人猿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类的祖先是猿。还违背了基督教的基石‘上帝创世学’,因而被牛津大学主教说成‘毫无根据的造谣’。后来‘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的。”这里也有一系列问题:有人否定或反对,能不能说它就是“伪科学”?一切科学结论都不是最后的,都需要发展,都会被否定。恩格斯曾说:现在被认为是错误的东西,过去被许多人认为是正确的,说明它包含一定的真理性。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现,都是与人们现有的观念不相一致的。如果都与传统观念相一致,那么,科学还怎么发展呢?

这位作者又说:“科学理论具有可检验性。这种检验在相同的条件下针对不同的人具有重复性。”这种所谓“科学理论”,一般指自然科学,不适合社会科学。因为社会发展都是一度性的,没有重复性。例如苏联的十月革命,不可能再重复一次。希特勒在德国也不会再出现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可能重演一次。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这种方式也不可能在他国再现。就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关于检验也是很复杂的问题。就用现成的例子来说,地心说“统治人们长达几个世纪”(应该是十四个世纪),说明它在至少一千多年中被实践所反复证实。为什么还不是科学呢?过一千多年才被否定,难道就因此被判为伪科学吗?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科学怎么能保证它们不会被一千年以后的实践所否定呢?所谓反复检验,都无法肯定时间的一致性。时间是重要条件,时间不同,就无法具备相同条件。在一天中有昼夜变化,在一个月中又有月相的盈亏。在一年中有寒暑的更替。由于岁差的问题,北极点每年都有微小的改变,一个周期需要25800多年。科学的发展, 今后还将会发现时间有更长的周期。当人们没有发现时,以为时间在重复,实际上是不断变化的,从来没有过完全的、绝对相同的重复。因为这些差别都是非常微小的,在现代的一般实验中都可以忽略不计。当人们科学水平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行更为精密的实验,那时就要考虑这些因素,否则就可能使实验不精确。现在不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说明现在的科学还相当落后。

有的人认为,自然科学没有民族性,文化则有民族性,文化只有特色,没有优劣。实际上,这里仍然有一些误解。从世界历史这样宏观的角度去考察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说法还有问题。最简单的事实是,一千多年以前,中国在天文学方面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西方有地心说。在医学方面,西方有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医学,中国有以活体功能为基础的医学,至今还称西医、中医。有的人说中医不是科学,为什么?没有概念吗?不是的。中医有经络、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等一大套理论。过去说中国的汉字这种方块字不科学,甚至说是中国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现在许多人发现汉字在电脑中使用比英文有更多的优越性。现在一些国际学者认为汉字有利于开发右脑,有利于提高人的智力、发展创新思维。汉字没有什么变化,所谓科学不科学,只是人的认识的变化。现在世界上有统一的科学模式,我以为主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西方在近代科学发展比较快,居于领先地位。二是交通发展,使各国之间交流增加。在全世界联成一体以后,先进者自然占优势,居于主导地位。非主导的,就被淹没。

3 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有什么联系与差别呢?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以理论的形态出现的,比较抽象,因此,科学是无价的,没有专利。科学、技术、经验,是有一些区别的,但是,由于三者之间联系十分紧密,有时很难分清,经常需要展开讨论,才能逐渐弄清。

例如,许多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都认为中国古代典籍如《墨经》、《徐霞客游记》、《九章算术》、《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天工开物》、《梦溪笔谈》都是自然科学的重要著作。李约瑟博士说:“沈括的《梦溪笔谈》是这类文献(指科学观察的文献)中的代表作。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在《梦溪笔谈》中,有很丰富的内容,“科学内容占全书篇幅一半以上。”李约瑟博士还作了详细的统计,他说,《梦溪笔谈》全书26篇,附录4篇,共584节,人文资料270节,人文科学107节,自然科学207 节。“广义地说,科学几占全书的五分之三。”这是李约瑟博士研究的结论。

一个谈《李约瑟难题》的哲学硕士钱兆华副教授认为李约瑟博士在这里有“误解”,“把经验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当作科学。”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墨经》、《徐霞客游记》等著作只是对自然现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九章算术》、《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天工开物》等著作也只是对解决有关计算问题,如何长好农作物,如何医治疾病和如何进行各种手工业等问题所做的较为系统的经验总结,而《梦溪笔谈》则兼有以上两者,它们都不能算作自然科学著作。事实上,在这些著作中不仅没有任何科学的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也没有提出任何定型的学说,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很显然,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既不能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同日而语,甚至也不能与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理论相提并论。”因此,这位钱硕士认为,李约瑟所说的“在十六世纪前中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就完全站不住脚,因为事实上,在十六世纪前中国只是在技术和在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头,而在自然科学方面从来就没有走在过世界的前头,甚至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西方意义上的独立的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年3月第14卷第3期第55~56页)

这里有两点奇怪的事:一是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国的钱硕士认为它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著作,不能与西方的科学著作同日而语、相持并论;而西方的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却认为它是科学著作,因此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评价如此悬殊,而且是东西方的学者身上,岂非大怪事?二是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此书的核心内容是他的地心说体系。钱硕士认为,“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它既有“科学的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也提出了“定型的学说”,“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沈括的《梦溪笔谈》所不能“同日而语”的。可是,就在钱硕士发表此文的同一期杂志上,后面十多页,有一位更年轻的哲学硕士认为,“地心说”已经被证明是“伪科学”。同一本书,同样是中国培养出来的两位哲学硕士,也一样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却得出相差甚远的结论,怪不怪?

4 科学在发展

科学的产生需要许多步骤。大体上说,第一步是观察,没有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就没有自然科学,没有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也就没有社会科学。汉代论天三家,就是在长期观察天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歧,是以不同的假说来说明观察的结果。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北极点的位置,由于前后观察的结果不一致,在几百年的连续观察中,发现有不同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差异?有四种可能:一是过去观察有误,后来观测是准确的;二是过去观测是正确的,由于方法失传,后来观察不准确;三是前后观测都不准确,四是前后观测都是准确的,只是客观现象有了变化。晋代的天文学家虞喜进行研究,认为北极点是缓慢移动的,岁岁有差,故称“岁差”。关于日食,关于哈雷彗星,关于太阳黑子,中国历史上的认真观察和详细记录,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我国1054年观测到的天关附近的客星,并作详细记录,为现代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为宇宙天体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董光璧先生提出“历史记录的科学价值”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见同一杂志第52页)观察、记录,形成经验。经验总结,加以理论化,就产生科学。在科学的指导下,才产生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

经验的总结,并将其系统化,提出一种假说来概括这些经验,就是科学。只要当时能够受到一些实践的检验,并为同行专家所接受,那么,它就有合理性,它就是科学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它必将被后来更新的科学所取代。例如,汉代的盖天说,提出天是一个整体,象拱形的车盖(伞形),并提出七衡六间的假说,来说明日月运行,昼夜更替,寒暑变化以及夏季昼长夜短和冬季夜长昼短的现象,还能解释北极六月见日、六月不见日的现象,以及中衡(赤道)左右冬天长着夏季的植物,一年不落叶。而在北极附近,夏季有不化的冰。这里有概念、公式、原理等,也有“系统的科学理论”,算不算科学呢?如果算,那么就不能说中国没有科学。汉代另一派天文学家认为天地结构象一个鸡蛋,天象蛋壳,地如蛋黄,天大而地小,天包地,在外旋转,地在内不动。浑天家还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从汉代以后的一千多年中,中国古代天文学一直是浑天说占统治地位。因为它能指导制订日益精确的历法。根据它可以解释并预告日月之食。历代天文学家反复检验,都一再证实它的正确性。浑天说算不算科学呢?如果托勒密《天文学大全》中的“地心说”是科学,那么与它相类似的张衡《浑天仪注》中的浑天说为什么就不是科学呢?天文学的发展,先有地心说(浑天说),后有日心说,再有现代天文学,以后还有更新的天文学。这些理论连接起来,就是科学发展的过程。地球自转,地心说和浑天说用天球旋转来解释,曲折地反映了客观实际。这里包含合理性是无疑的。简单地否定过去,是缺乏科学史的辩证法观点;轻信现实,也是缺乏辩证历史观的素养。学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知识贫乏和缺乏辩证法素养的人也就不那么明智,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缺乏的就是认真分析。现在有些人用简单化的眼光看待科学发展史,好象以前都是错误的,只有现在的才是正确的。殊不知再过几十年,现在所谓正确的东西,到那时又会有一批变成错误的了。如果过一千年,后来人会将我们现在认为是金科玉律的东西当作笑柄,会认为我们是多么幼稚无知,还处于启蒙前的那个阶段。

5 中医是科学

前面提到的钱硕士认为,《伤寒杂病论》只是讲了“如何医治疾病”,是“经验总结”,不是科学著作。奇怪的是,作者不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以前,班固将其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在班固之后。《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内容建立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以化学药品为治病药物。中医以活体功能为基础,以草木矿石等自然物为治病药物。《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以后的医家逐渐补充、完善这个医学体系,发展医学。中医有五脏六腑、阴阳五行、四诊八纲、经络体系等一些概念、原则。在药物方面,《神农本草经》,共载365味药,分上中下三品。中经孙思邈等药学家, 到明代李时珍撰成《本草纲目》,收有1892味药,配成11096种药方。 每一味药都有性、味、入经、主治、发明、附方等项内容,形成中国特色的药物本草学的体系。中医与中药形成完整的中医药体系。与西医比较各有优劣,但都是科学的理论。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人体的健康是由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决定的。人体与环境又构成一种复杂的联系。中医认为,人产生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内因与外因。外因指环境的变化,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侵入体内所导致的疾病。所谓伤寒、伤湿、伤风都会引起疾病。内因,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所导致的疾病,所谓喜则伤心,怒则伤肝,忧则伤脾,思则伤肺,恐则伤肾。在中医看来,人的情绪对于健康影响极大,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情绪过度强烈而导致的。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有特色的是“切”。切脉是表明中医是以功能为基础的医学。如何治病,原则是八纲辩证施治。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最根本的是阴阳,其他六纲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也就是说,各种疾病的产生,都可以说是由于阴阳失衡,治病就是要调理阴阳,使之平衡。草药配伍成方剂,有君臣佐使,即有主治的药,配上次要的药,配成一种既能治病,又没有或很少副作用的良方。董光璧先生称中医学范式本质上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模式包含系统论、全息论的思想萌芽,也包含生态原理、自组织原理和意念反射原理。中医中的扶正祛邪的原理可能给治疗免疫力丧失的艾滋病提供一种可能与希望。中西医结合,将成为医学今后发展的方向。

说中国没有科学的人认为中医只有“如何医治疾病”,不承认中医是科学。如果从汉代开始,中医治病已达两千多年之久,而且现在还在几十亿人口中进行治病、养身、食疗。在如此广大的地区、这么长的时间中治疗了许多疾病,凭什么说它不科学?我们应该树立社会实践的权威,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这种所谓的“科学标准”本身就不科学!

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医学就是关于人体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而有很不相同的表述,也有各不相同的内容。例如体育,美国人爱打篮球,日本人喜欢相扑,中国人重视武术,蒙古人爱骑马,各有所好,但不能说打篮球才是体育,相扑、武术、骑马都不是体育。这种狭隘的观念在发达国家很流行,以欧洲中心主义者最为典型,他们“认为任何一种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绝对不可能在欧洲以外的任何地方诞生”(李约瑟语),他们在科学史上,将欧洲科学史当作世界科学史,以为欧洲第一的,就是世界第一的,无视世界其他各国的任何科学贡献。这是很不公平的。遗憾的是,“中国科学工作者本身,也往往忽视了他们自己祖先的贡献”。(李约瑟语)

6 一种现象的解释

有人提出,在中小课本中能见到几个中国人?数理化各学科中,发明创造者几乎都是欧洲人。这种现象应该得出什么结论呢?能得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吗?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欧洲在近代以来,科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特别是近三个世纪以来,发明创造很多。

其次,应该说这些教材,包括课堂制教学,都是欧洲人创建的,因此,教材充分反映了欧洲人的科学成果,对欧洲以外的各国科学研究成果了解很少,这是情有可原的。谁也不能在全面掌握全世界科研成果以后才来编写中学教材。如果这样苛求,恐怕至今也编不出教材来,但是,几亿学生正等着用书哩!另一种情况是,某种发明创造产生于欧洲以外的地方,编者虽然也知道,却觉得不那么重要,不予采纳。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某种偏见。例如,测雨器是朝鲜李朝英宗四十六年庚寅(中国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最先制造的。下雨时,从内壁刻度上就能读出降水量。欧洲人认为不重要,没有在教材中提到。由于上有“乾隆庚寅五月造”字样,致使有些人误认为这是中国人所创造的。实际上这只是当时朝鲜使用中国的历法,只能说明中国当时的历法水平还比较高。

第三,还有另一种情况,中国与欧洲有同样的发明创造,中国人虽然发明在前,编者却选了后者的欧洲人。这当然是欧洲中心主义者的偏见。例如,关于航海的问题,哥伦布于公元1492年率船三艘,船员87人(一说90人),从巴罗斯港启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后来又有三次航海到美洲。在哥伦布航海之前87年,于公元1405年,中国明代郑和奉命率庞大的航海船队从福建太平港(闽江口)启航,下西洋。船队有二百余艘船,大船62艘,长44丈(合140多米),宽18丈(合60米), 可乘一千多人。全体人员共有27800多人。经过30多个国家, 沿途与各国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经济贸易。后来又六次下西洋。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相比,时间早了87年,船队规模大一百倍以上,人员多了三百多倍,航海次数为七次,所经过的国家和航程也都比哥伦布多。郑和航海表明中国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都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但是,欧洲人写的航海史和一些非欧洲人写的航海史,几乎都没有提到郑和航海,而对哥伦布航海却给予了特别重视并大加宣扬。甚至一些中国人写的航海史,也是详细介绍哥伦布的情况。对于郑和航海,介绍很简略,甚至不提。总之,我们对本国的历史研究还是很不够的。郑和航海的船队航海几万海里,没有发生任何海难事故。那么大的船队,那么大的海船,却没有科学而只有技术,哥伦布那三艘小船不但有技术,而且还有科学。这不也是很奇怪的事吗?

关于风的等级,现在世界上流行的是“蒲福风级”。 蒲福(公元1774~1857年)是英国人,于公元1805年拟定风级。蒲福分为十二级。中国清代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中收有署名“李淳风”的著作《观象玩占》中也有风的等级,风分十级,几乎可以与蒲福风级一一对应。李淳风是唐代初年的天文学家,生于隋代,比蒲福早十一个世纪。清朝花几十年时间,于雍正三年(公元1726年)编成《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也比蒲福早诞生几十年。因此中国李淳风的风级比蒲福风级至少早一百年以上。世界科学史上却没有“李淳风风级”,只有“蒲福风级”。由此可见,中国许多发明没有署名,与西方重视个人专利不同。欧洲人写科技史时经常没有提到中国,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应该心里有底,这是有多种原因的,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而只有技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古代不是没有科学只有技术。主要的原因:一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人们研究不够,却用西方的科学模式来衡量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一是欧洲中心主义者故意不提中国的发明创造,另一原因是中国古人没有专利的观念,所有发明创造都没有署名。我们如果抛弃某种错误的、狭隘的观念,重新认真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那么,将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标签:;  ;  ;  

本文讨论了有关科学的一些问题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