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变_美军论文

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变_美军论文

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色论文,历史论文,韩美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历史角度来看,驻韩美军是朝鲜战争的直接产物,并由此构成了美韩政治安全关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冷战时期,作为一个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亚太地区前沿军事部署的一部分,美国一直将驻韩美军视为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器”和美国对这一地区安全义务的象征。但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美国在历史上也曾对驻韩美军进行过多次调整,其历史角色也相应转换。

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签署之后,美国认为已没有必要继续维持战时状态下进驻的大量美军,因此陆续从韩国撤走了一些军队。到50年代末,驻韩美军基本保持在大约六万人的水平。60年代中期,陷入越南战争泥沼的美国再次萌生了从韩国撤军的打算,为了打消美国的撤军念头,当时的韩国朴正熙政府对美国慷慨解囊,并主动请缨派韩国军队赴越作战。美国也报之以桃,1966年约翰逊总统访韩时,向韩国保证美国没有减少驻韩美军水平的计划。

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上,苏联、中国、日本、西欧这些新的力量中心渐次崛起,苏联利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机,加紧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美苏实力差距大为缩小。从国内看,60年代进行的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削弱了美国经济,巨额的军费开支使美国的财政赤字扶摇直上,进入70年代,随着美苏缓和进程加速,国内公众对政府在国外继续维持庞大驻军越来越感到强烈不满。为了重振美国国威,尼克松政府开始实施“缓和战略”,提出了带有明显收缩色彩的“尼克松主义”。在关岛讲话中,尼克松指出:“在国内安全问题上,特别是在军事防卫问题上,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注:Joo-HongNam,Ameriea’s Commitment to South

Korea: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ixon Doctrin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98.)1970年美国开始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美国陆续从韩国撤走了驻韩美军第7师,约20000人。尼克松政府从韩国撤军后,驻韩美军仍有39000人,包括常规兵力、地面核兵力、防空部队和空军(注:“Special Message to the

Congress Proposing Supplement Foreign Assistance Appropriations November 18,1970”,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Nixon 1970,pp.1074-1075.)。

“新”的全球战略思想在福特与卡特政府时期得以延续。1978年至1980年期间,卡特又先后从韩国撤出了6000名美军,并计划在1982年年底前将美军地面部队全部撤出,在韩国只驻扎1.4万人的空军和后勤人员。卡特政府全部撤军的基本动因是继续与苏联的缓和进程,但当70年代末美苏缓和结束、争夺加剧时,韩国的反共战略地位又凸显出来。卡特政府的“即使没有地面部队,美国的海空力量仍将发挥有效的威慑作用”(注:

ibid,p.1070.)的观点在美国国内和韩日盟国均遭到激烈反对。1977年6月16日,美参议院以79票对15票拒绝批准撤军计划(注:Emest W.Lefever,“Withdrawal from Korea:A Perplexing Decision”,Strategic Review,Vol,6,Summer 1978,p.30.)。1977年4月,7位日本内阁大臣和235名议员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美国从半岛撤军。在韩国,国会通过了关于国家安全的紧急决议,“……我们希望作为30年血盟而共同捍卫自由战线的美国用行动来表明坚定信心,不让韩半岛重演印支半岛那样的失败。如果不这样用行动表明决心,美国所有的对外诺言都会失掉信用,世界的和平秩序也将崩溃”(注:Herbert P.Bix,The America-Korean Relationship since 1945,(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4),p.256.)。为了迫使美国政府重新考虑撤军决定,甚至引发了“韩国门丑闻”事件(注:美国对这一事件的主角韩国商人朴东宣的起诉书中说,他向美国众议员行贿的目标之一是“诱导众议员投票赞成向韩国提供更多的美国军援,反对减少驻韩美军”。引自孙茹:《七十年代美韩安全关系中的撤军问题》,《太平洋学报》1998年第4期。)。在重重阻力之下,卡特政府被迫中止了撤军计划。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国力恢复并强盛起来,为了与苏联抗衡,驻韩美军在数量上虽然没有再增长,但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

1991年的海湾战争使美国军方开始认识到,灵活的军事力量、先进的军事技术及高效的战略战术,而不是冷战时代那种装备笨重、行动迟缓的部队,才是防止和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有鉴于此,90年代初,老布什政府第一次提出了将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附近的美军南移的计划,但1993年半岛安全局势因为朝鲜核问题而恶化,对朝鲜执行“接触—扩展”战略的克林顿政府遂将该计划搁置起来。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彻底暴露了作为冷战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面对非对称性军事攻击时国家安全上的脆弱性,同时美国国内对美国仍然坚持冷战时期老一套的军事部署做法能否确保国家安全也深感置疑。阿富汗战争刚刚结束,伊拉克战事蓄势待发,2002年10月朝鲜核危机再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置作为朝韩之间“引爆线”角色的驻韩美军再一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3年3月6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五角大楼的一次吹风会上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驻韩美军是“冷战的残留物”,现在已经对韩国主权构成一种事实上的“侵犯”,所以应该考虑美军从那里南撤或者干脆撤出朝鲜半岛。至于部队是撤回国或者后撤到朝鲜半岛南部,或者撤往附近的邻国,是美国正在考虑的事(注:“Rumsfeld may

pull troops from DMZ”,USA TODAY,March 6,2003.)。

4月和6月,韩美两国先后举行了“未来韩美同盟关系政策构想”两次会谈。这一期间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坚定了美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包括驻韩美军的决心。在第二次会谈中,双方就美第二师分两个阶段转移到汉江以南达成协议:第一阶段,第二师人员将从“三八线”附近的数十个基地集结到位于东豆川与议政府的凯西基地(

Camp Casey)和红云基地(Camp Red Cloud),最快可在今年开始实施;第二阶段,将部队转移到汉江以南的新驻地(注:“U.S.Troops to Move From Korea DMZ”.

Associated Press,Seoul,June 5,2003.)。双方未对南迁的具体时间表做出说明,表明美国将视半岛局势发展情况灵活推进其转移计划。6月中旬,韩国国防部长曹永吉访问美国,就朝核问题和驻韩美军南迁问题再次与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得进行磋商。6月26日,驻韩美军第八军司令坎贝尔(Charles Campbell)中将称,根据韩美两国间关于龙山美军基地迁移合并和美第二师重新部署的协议,驻韩美军将减少部分兵力。这是驻韩美军高级军官首次公开表明美国将裁减驻韩美军(注:“U.S.to Cut Number of

Troops in Korea”,The Korea Times,June 26,2003.)。

2003年10月6日—8日,韩美双方在汉城召开“韩美未来同盟政策构想第五次研讨会”。会上美方正式提出了驻韩美军调整方案。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大幅压缩基地规模;缩减兵员;重新部署防地;向韩国移交部分作战任务。具体计划是:向平泽基地周围搬迁美第8集团军司令部及步2师;向乌山空军基地周围搬迁驻韩美军司令部相关设施。其中驻龙山基地7000美军中的6000人将在年内陆续南迁到平泽基地(哈默莱兵营);驻在非军事区15个基地的步2师1.4万人从今年10月开始迁移,4—5年内全部后撤120公里至“中心基地”;驻汉城龙山基地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第8集团军司令部、韩美联合司令部从2004年开始着手后撤。今后驻韩美军的部署将形成乌山一平泽和大邱一釜山“两大中心”的格局。调整后的驻韩美军兵力将削减1/3,保留下来的部队将进行重组,其中第2 机械化步兵师将由2个旅缩编为1个机动打击旅。部分军队将撤回美国本土或部署到其它 地区,返回本土的驻韩美军将作为快速机动旅以为期半年的轮替形式派驻韩国;今后板 门店共同警备区的警戒任务和美军对朝鲜的侦察任务将交由韩军负责。按照五角大楼的 计划,调整后的驻韩美军其使命除了负责朝鲜半岛安全之外,还将扩大到包括台湾在内 的整个东北亚地区。新的驻韩美军基地将组成“斯巴达”式的“前进作战基地”,成为 美军对外作战的军事基地。

在2004年1月17日召开的第6次“未来韩美同盟会议”上,韩美双方就驻韩美军南迁及费用问题最终达成了协议。双方再次确认,驻扎在汉城龙山的美军基地包括韩美联合司令部及联合军司令部将在2007年全部南迁到汉江以南韩国中部地区的乌山、平泽一带。驻韩美军汉城龙山基地的搬迁费用则全部由韩国负担,金额预算为30亿至50亿美元。在即将召开的第7次“未来韩美同盟会议”上,韩美双方将正式签署协议书,并计划在3月初把协议书各自递交到本国国会以便批准。

此次驻韩美军重新部署可以说是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与以前的历次调整相比具有一些明显不同的特点。首先,以往历次调整多是在全球和半岛局势相对缓和的时期提出和执行(如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初),而此次调整的背景却是全球热点问题频频爆发及半岛朝核危机的持续升温。其次,自动介入以威慑北方敌人一直是驻韩美军最为重要的功能,但现在美国已对此“深恶痛绝”。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官员多次表示,驻韩美军起“引爆线”作用的提法对美国而言很不公平,因为这意味着若美国人不先流血就无法保卫韩国(注:“U.S.Troops' Role as Tripwire is unfair”,“The

Dong-Ailbo,March 19,2003.)。他们强调,“引爆线”及“绊网”之类的概念已经彻底过时,新的军事调动反而是为了加强美国在朝鲜半岛以及该地区其他地方的防御能力。第三,此次调整后驻韩美军防御范围将大大扩大,其性质也将随着发生质变——由过去单纯的半岛防御军一跃而转变为名副其实的“东北亚地方军”(注:《环球时报》,2003年10月10日。)。这意味着冷战后原本脆弱的东北亚均势局面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对于此次驻韩美军调整,美国官方始终坚称并无特别意义,而只是冷战后特别是“9·1 1”事件发生之后其全球军力调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美国新军事部署的构想是在新的时 代背景下产生的,与目前的朝鲜核问题根本没有关系。用美国负责国防战略的助理国务 卿帮办安迪·赫恩的话来说就是:“重大的战略问题是恐怖主义史无前例的破坏力及其 所造成的影响。这是跨地区的、跨洲际的,如果要应对,就得从全球范围的角度来应对 。”(注:“美国整合军事部署‘亚洲新月’重新包围中国”,http://www.sina.

com.cn 2003年06月16日。)美军之所以全面重新部署海外驻军,是为了适应冷战后新形势和保卫美国本土安全,对据信拥有或试图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组织、敌对国家以及其他潜在敌人采取先发制人进攻的战略。美国智囊机构兰德公司不久前在一份报告中说,美国的新军事战略应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即:形成国际战略环境、广泛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事件、为不可知的未来做准备。而新军事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必须建立流动性强、功能全面的军事布点,以适应目标不断转移变换的需要。国防部助理国防部长霍恩最近在谈到美国在全球调整军事部署的构想时也说:“应对具有严重破坏力的恐怖主义是当今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考虑到反恐战争,需要更加灵活地部署海外美军”(注:“美助理国防部长披露美国调整海外军事部署的具体设想”,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7日。)。而根据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设想,美国将最终建立一支可以在世界各地,其中包括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非洲之角和东欧大量基地之间轮流驻守的强大高机动性军队。根据此战略构想,美国此次调整的对象不仅仅是驻韩美军,还包括将冷战时期美国在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大规模军事基地整合为数十个“前沿作战基地”。原来驻扎在这些国家的军队将先撤回美国本土,然后再分散部署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卡塔尔、西班牙、葡萄牙、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国防部还认真研究了把美国驻冲绳海军陆战队2万人中的15000人转移到澳大利亚的问题。除此之外,美国还认真研究了在菲律宾重新设立基地,把部署在冲绳、夏威夷和关岛的海军陆战队第三远征军部署在菲律宾的可行性(注:布什宣布将同盟国磋商全球军事部署调整,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

然而从地区层面来讲,在目前朝核危机久拖不决的情况下,美国一再声称调整驻军以“消除冷战痕迹”,其醉翁之意无疑十分明显,那就是借此次全球军力重新部署之机,尽快同拥有强大的常规武器装备的北朝鲜军队完全脱离接触,然后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超强的运输能力和灵活的战略战术加强对朝鲜的军事威慑力,并为随时对朝鲜进行军事打击做好准备,以加强美国在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之后又一次以极小的伤亡代价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完胜的战争。同为被美国指责为“邪恶轴心”的成员,东亚的朝鲜与中东的伊拉克无论是在国内外形势、地缘战略位置还是战略态势上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尽管美国认真为朝鲜一直试图发展甚至目前可能已经拥有核武器,并在2002年发表的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将其明确列为可用核武器予以打击的国家之一,早欲除之而后快,但直到目前既没有对朝进行成功制裁也没有对朝贸然动武。其中的原由十分复杂,例如中俄韩等国的强烈反对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是驻韩美军时刻处于朝鲜的枪口威胁之下。据报道,目前朝鲜110万军队中的70%都驻扎在非军事区附近,朝鲜军队最具威胁性的武器是部署在三八线附近的上万门火炮,这些火炮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以每小时数十万发的速度对包括汉城在内的韩、美目标进行连续数小时的炮击。美军第二师和驻韩美军司令部所在的龙山基地都位于朝鲜火炮射程之内,战端一起必定会遭受重大损失。美国认为这两万多美军实际上是朝鲜的“人质”(注:全克林:《驻韩美军调整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军方曾多次策划对朝鲜核设施发动“外科手术式”军事打击,但白宫一者搞不清楚朝鲜核设施的准确位置,二来更担心朝鲜的报复会给美军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否决了此方案。此次调整将美国军队部署到朝鲜火炮射程之外的汉江以南,不仅可以在冲突爆发时大大减少美军的伤亡,而且可以通过快速和远距离的机动,直接突入朝鲜腹地,实施针对朝鲜领导中枢的类似于在伊拉克的“斩首行动”式打击,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注:全克林:《驻韩美军调整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从而达到排挤地区诸强,最终主导朝鲜半岛的目的。因此部署新式武器是驻韩美军此次进行战略重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军在2003年夏季开始将韩国的3.7万名美国士兵调离非军事区以南的地区,但同时,美军将大量先进武器源源不断地输入韩国。美军在韩国新部署的这批先进武器包括“斯瑞克”装甲车、JDAM“聪明炸弹”、GBU—28激光制导炸弹、Shadow200战术无人侦察机等,这些武器有很多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场上得到了实战的考验。美军想达到的目的是:确保快速反应、实施精确打击、加强情报搜集。而其中号称“美军新世纪快马”的新型“斯瑞克”装甲车是驻韩美军实现快速反应的关键一环。以它为基础组建的新型高机动装甲旅可以在96小时内投入到全球任何地方作战。一位美国军方人士为此自豪地宣称:“这是一种在你想要的时候就可开着走的武器。这就是21世纪的战争方式。”(注: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

驻韩美军的此次调整发生在朝核危机持续升温,六方会谈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毫无疑问,必将对朝鲜半岛目前的战略平衡和东北亚的安全、政治局势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就美国的半岛军事战略来看,此次调整将大大提高驻韩美军的安全系数,优化美国在朝半岛的战略态势,扩大美国对半岛政策的选择范围。长期以来,驻韩美军在朝鲜半岛上扮演着“引爆线”的角色,这种角色使得美军在战争爆发时除了立即在军事上全面介入之外别无选择。美军主动向汉江以南迁移,不仅可以使美国摆脱其驻军“引爆线”作用,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美国战略需要,灵活决定是否立即军事介入。这种军事上更加合理的部署加上与之同步进行加强军力的计划(注:2003年5月31日,驻韩美军司令部与韩国国防部联合宣布,美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向韩国追加110亿美元军费,用于加强驻韩美军战斗力,特别是加强其情报搜集和分析、精确打击能力以及导弹防御能力。),将赋予驻韩美军一种前所未有的战略优势地位。客观上更加便于美军在军事上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在政治上则可以形成更大的压力,促使朝鲜放弃美朝直接会谈、签署和平协定的设想,尽早接受以美国提出的多边会谈方式进行谈判解决核问题。另外,由于韩国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性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美国将来在半岛上的影响不会减弱反而会得到加强,美国在处理对韩关系时也将获得更大主动(注:全克林:《驻韩美军调整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

其次,此次调整将进一步恶化朝美关系,加大目前朝核危机和平解决的难度,甚至可能对未来半岛局势产生灾难性影响。冷战时期,驻韩、日美军的主要防范对象是以苏联为首的北方阵营。冷战结束后,曾处于国际冷战前沿的朝鲜开始独立承担来自美日韩三方军事同盟的压力。鉴于美国在美韩同盟中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朝鲜出于安全战略考虑,一直以来都将美国而非韩国视为自己主要的对手。在弱小的朝鲜看来,驻韩美军作为“人质”的存在可以确保朝鲜在与美国的“非对称较量”中取得某种“恐怖平衡”。然而美军旨在与朝鲜军队脱离接触的调整一旦完成,这种微妙的平衡将不复存在。对于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上都缺少资源与美周旋的朝鲜而言,驻韩美军的重新部署将不可避免对朝鲜目前的前沿军事部署态势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会迫使朝鲜全面检讨其政治、军事安全战略。在美国宣布驻军调整和加强军力计划后仅几天,朝鲜马上作出了强烈反应,声称如果美国继续对朝奉行敌对政策,朝鲜除了拥有“核威慑力”之外别无选择(注:KCNA on DPRK’s Nuclear Deterrent Force,KCNA(Korean Central News

Agency),June 9,2003.)。很显然,这种威慑与反威慑、强硬对强硬的竞争态势不仅会使本已矛盾重重的朝美关系雪上加霜,而且会导致目前陷入僵局的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变得更加艰难,一旦朝鲜在美国压力之下采取极端行动,或者美国无法继续容忍朝鲜在核问题上的挑衅,导致美朝战争再起,必将给半岛安全与稳定带来灾难性后果。

第三,驻韩美军调整对未来的韩美政治安全关系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历届政府都把美韩关系视作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国家安全利益始终是韩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尽管韩国对美国多次介入自己内政和驻韩美军犯罪问题对美国颇有怨言,但从冷战以来的历史看,只有美国愿意并且能够向韩国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因此,驻韩美军调整对韩国而言,其深远影响决不下于朝鲜。

驻韩美军是美韩安全关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韩“血盟”关系的历史见证。50年来,韩国士兵已经习惯了在美军庇护下,与军事分界线另一侧的朝鲜军队“和平共处”。驻韩美军的此次调整将使汉城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出现没有外国驻军的情况,韩国昔日花钱雇佣美军“戍边”的日子也将一去不复返。在这种情形下,韩国非常担心朝韩边境上美军威慑力量突然消失,可能会导致朝鲜采取军事冒险行动,给韩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美国“背信弃义”的举措迫使韩国在一系列问题上开始大幅调整对美朝政策。3月6 日,韩国总理高建公开向美驻韩大使呼吁,鉴于朝鲜核危机的敏感性,美国应该在危机 解决后再调整美军部署。卢武铉竞选期间曾公开声称不向华盛顿“叩头”,甚至要求驻 韩美军马上撤出韩国。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3月讲话之后不久,他的对美立场来了 一个180°大转弯,不仅一反常态多次在不同场合公开称赞驻韩美军在历史上对韩国的安 全作出了“极大贡献”,而且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他又不顾国内外强烈反对决 定支持美国对伊战争(注:田培良:《韩国外交的“两难”选择》,《当代世界》,2003 年第8期。);在对朝政策上则开始紧紧追随美国,立场逐渐趋向强硬。5月卢武铉美国之 行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确认韩美军事同盟,并将劝说美国推迟第二师南移作为其访美的 核心目标之一。访美期间他改变了过去“决不允许在朝鲜半岛发生第二次战争”的立场 ,对美在朝核问题上可能使用的方法“表示理解”,表示“在对朝鲜半岛和平安全威胁 增大时”,韩将与美国一道研究采取“进一步措施”,声称“韩国不会总被朝鲜牵着鼻 子走”,并认同了将朝鲜的经济交流合作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表现挂钩(注:“Joint St atemen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May 14,2003,http://www.whitehouse.gov/news.),以促使朝鲜最终放弃核武。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此次驻韩美军调整给韩美政治关系带来的矛盾隐患。卢武铉上台之后,虽然大幅度调整了自己在大选期间提出的外交主张,但金大中留下来的“阳光政策”仍然是新一届政府所遵循的大方向。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半岛不致发生战争仍然是韩国政府所坚持的目标和底线。这与美国坚持的对朝“对话与封杀”战略存在根本的分歧。在朝核危机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美国将军队撤往汉江以南,韩国完全有理由担心,美国有可能是在为未来对朝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做准备。这一分歧并不会随着新政府对美国顺从的加强而消失,而是会随着美国对朝鲜动武的可能性增大而日益加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驻韩美军调整也埋下了韩美间新的、可能是更激烈的摩擦的种子(注:全克林:《驻韩美军调整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7期。)。

最后,从地区层面来看,此次驻韩美军调整还会对地区大国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冷战结束以来,这一地区的大国关系正处于调整过程之中,呈现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复杂状况。由于冷战后的东北亚地区存在权力分配不平衡、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多样性特点,各种历史积怨和现实矛盾盘根错节,各种利害关系环环相扣。彼此间信任感较低,建构在此基础之上的均势局面十分脆弱。朝核危机的起因本来是朝鲜对冷战后不利于自己的战略态势所做出的被动反应(注:金光耀:《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及对未来安全的影响》,载石源华主编:《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汉城:高句丽出版社2001年版。)。但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将有可能使半岛走向核武化,刺激日本加强军力和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加速进入东北亚地区。据英国《独立报》2003年9月15日报道,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在接受该报采访时声称,如果日本认为朝鲜的导弹威胁迫在眉睫,日本就有权利对朝鲜进行“先发制人”打击(注:《环球时报》2003年9月17日。)。驻韩美军的此次调整发生在朝核危机陷入僵局的关键时刻绝不是偶然的,虽然美方声称是其全球军事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但它客观上加大了半岛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因而此举对原本脆弱的地区均势局面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朝鲜目前对美采取的“谈判杠杆和讨价还价”(negotiation leverage and

bargaining chip)的有效的功能性战略(注:[韩]Gil Younghwan:《朝鲜核开发的政治的角度》,汉城: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举办的“朝鲜核研发”讨论会的论文,1994年11月。),美国一方面在军事上对驻韩美军进行调整,优化自己在半岛的战略地位,对朝鲜保持高压姿态,另一方面,又执行“软”的一手,要求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在传统和地缘政治上对朝鲜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在解决朝核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俄罗斯与中国尽管都与半岛南北双方保持着友好关系,但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自己身边又出现一个潜在威胁自己国家安全的核邻居,也不愿朝鲜半岛重燃战火破坏自己的经济改革进程,更不愿看到美国通过驻军调整单方面对朝实施军事打击最终取得在半岛的绝对主导地位。因而都主张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朝核危机。同时主张在处理朝鲜核问题时,朝鲜的安全关切应得到关注和解决(注:《胡锦涛与卢武铉会谈,阐述中国对朝鲜核问题立场》,载《人民日报》,2003年7月7日。)。2003年4月,在中国的积极斡旋下,朝美在北京实现了去年10月以来官方首次直接接触。8月,第一次北京六方会谈又得以成功举行。而对于美国当前的对朝施压战略,中、俄都坚持了自己的原则立场。朝鲜核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美国试图通过安理会谴责和孤立朝鲜的努力一再遭到失败。可以想见,在目前朝核危机持续升温的情况下,由于相关大国在半岛的战略利益和在核问题上所持的立场不同,驻韩美军的重新部署将会加剧大国间的矛盾和纷争,甚至引发军备竞赛,从而破坏地区原有的脆弱的战略安全均势,给未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增添更多不确定因素。

总之,驻韩美军的此次调整反映了冷战后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其历史角色的重大转换必将对目前朝核危机的解决以及未来东北亚地区安全均势产生深刻的影响。

标签:;  ;  ;  ;  ;  ;  ;  ;  ;  ;  

从威慑、遏制到制衡--论驻韩美军历史角色的转变_美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