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多角度管理的矛盾、冲突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多角度管理的矛盾、冲突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企业多角化经营的矛盾冲突与解决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冲突论文,矛盾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角化战略亦称多产品战略、多样化战略,它是指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某一产品或涉足单一行业,而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涉足多个行业。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认清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障碍,是推进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影响多角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外在于企业的,也有内在于企业之中的,其中许多是以矛盾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全面分析和把握这些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影响多角化经营的因素主要有:

一、企业多角化经营要求的投资主权完整与被条块分割的矛盾

多角化经营所具有的分散经营风险的功能,对于企业的市场适应性、经营安全性、发展稳定性至关重要。因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多角化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大特征。根据《西方100家巨型跨国公司》的资料,这些巨型公司无一不是多角经营的成效卓著者。企业多角经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企业具有投资决策的完全自主权,我国企业则不然,这有其深刻的、内在的体制原因。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不准干什么”,即限定企业活动的界限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外,企业有充分的活动自由,企业投资主权是完整统一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以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确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而在社会主义传统体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则不同。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更多的是规定“企业应该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即对微观经济活动指向加以具体规定和限制,也只有在这个规定和限制之内,企业才有活动自由,企业投资主权是极不完整的。我国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历经10多年,并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投资主权已得到部分落实,但距企业实施多角战略的完整主权尚有不少差距。多角化经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跨产品、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受条块约束力依然强大。囿于条块各自的利益要求,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更多是从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出发,对有悖于自身利益的多角经营会进行过多的干预。如宝钢集团试图投资天津“大无缝”受阻于天津市,试图投资邯钢受阻于河北省,试图收购金杯汽车受阻于机械部;一拖集团一项各方面都没有异议的履带拖拉机改造项目,从1991年9月批到1994年7月,历时近三年;武钢集团三炼钢项目已通过国家审批,但与之配套的冷轧硅钢片、冷轧不锈钢、造船板项目没有通过审批形不成完整的生产系统。由此看出,作为多角经营主力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投资主权被条块所分割,其多角经营能动性受到约束。

二、企业多角化经营需要的外部资金支持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

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在资金运用上有统一规划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多角化战略。相对于单一产品经营,它需要的外部融资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但现实的金融体制却难以满足企业多角化经营的需要。具体表现为:第一,国有商业银行设置的行政化与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跨地区性有明显矛盾。我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仍然按行政区划布局,这不仅割断了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自然联系,而且使信贷资金使用分散化,不能满足企业的巨额资金要求。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专业化分工和条条分割,使每个银行系统各自封闭经营,独居一方,不利于企业的跨行业经营。第三,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的纵向分配,不符合企业对资金横向流动的要求。第四,金融业的非开放性,难以适应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要求,使企业多角经营需求的金融支持大打折扣。

三、企业自有资本实力不足与资本市场发育迟缓的矛盾

相对于外部资金支持而言,企业自有资本实力的壮大更为重要。它既是企业多角经营的内在基础,也是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国企业自有资本严重不足,只好依靠举债经营。1979年,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为29.5%,至1994年上升为83.3%。重汽集团、二重集团负债率为85%,东方航空集团和西电集团则达到89%。举债经营如一把双刃剑,它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降低了企业积累能力。幻想通过国家财政注入资本金不切实际,银行债权转股权短期无望,于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不失为良策。这不仅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且直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使企业依靠资本市场更方便地通过投资入股、收购兼并等措施实施多角化经营。8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为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条件,但仍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具体表现为:第一,直接融资比例低。从发达国家情况看,直接融资一般占社会融资总量的30~50%,有的甚至更高。1991年美国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的融资占资金来源的58.4%,日德英企业(集团)也占30%。我国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中,直接融资比例只有1%。第二,上市企业数量少,截止到1996年12月31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只有600家。第三,上市企业规模偏小。1996年新上市企业股本在5000~8000万元的居多。大型企业是多角化经营的主力军,而原有的上市安排对大企业极为不利。第四,定向募集公司的股权不能流动。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取消了定向募集公司。截止到1994年6月30日审批为止,我国的定向募集公司已发展到5964家,除少数定向募集公司经批准转为公开募集公司及十几家公司在法人股市场(NET市场,STAQ市场)流通外,绝大部分定向募集公司的股权失去流动性。第五,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缓慢。产权交易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企业竞争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保证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有效机制和做法,也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实现多角经营的有效途径。产权交易市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八十年代中期。但由于认识误区,企业产权主体缺位和虚化导致的产权转让动力缺乏,社会保障机制不配套,银行不合作,交易场所的规模和数量有限,中介组织发展迟缓等原因,产权市场发展迟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企业低水平专业化生产与多角经营的矛盾

相对于专业化生产,多角经营是更高的企业发展战略。按照美国鲁梅尔特的企业经营战略分类体系,把企业战略分为专业型、主导集约型、主导扩散型、关联集约型、关联扩散型。除掉专业型的其它类型都可以认作企业采取的多角化战略。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证明多角经营战略是在专业化协作达到一定水平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专业化分工协作就难以实现规模效益,更谈不上多角经营。不同多角化战略也有一个发展序列。企业采用多角战略必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但在我国企业的多角化经营中,出现了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盲目追求多样化生产,最终导致企业效益不佳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规模小,规模不经济。由于我国投资体制存在严重缺陷,使企业诞生时的规模小,先天不足。同时,区域封锁、市场分割、企业封闭性经营及缺乏破产兼并机制,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难以扩充规模。绝大部分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规模。以汽车工业为例,我国现有汽车整车厂125家,1995年生产汽车150万辆,在全世界各类汽车产量中占不到1%,每个企业平均生产1万多辆。生产10万辆以上的汽车厂只有东风、一汽、大众三家,共生产汽车47.3万辆,生产集中度34%。而韩国的大宇、现代、起亚三公司1992年产量达146万辆,生产集中度为84%。199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就生产715万辆,是我国同期产量的10倍。由于企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第二,大中小企业社会分工程度不高,缺乏紧密而有机的生产联系,组织结构松散。我国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形式是全能型的产品专业化协作,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工艺专业化协作和技术后方专业化协作的水平比较低。例如机械工业的产品构造特点决定了它更适合于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但是,在我国机械工业中,绝大部分是全能型企业。近些年来,机电工业外购零部件占其总产值的比重仅为45%,而美国已高达80%。我国年生产量中铸钢的68%、铸铁的78%、锻件的80%和热处理的80%由全能厂生产,专业化企业的产量仅占20~30%,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为70~80%。第三,许多企业不考虑自身条件和行业进入壁垒,不切实际地盲目实行多样化战略,造成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与生产经营跨度相脱节。没有实现多角经营分散经营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初衷,倒出现了“四面楚歌”的状况。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可谓困难重重,但不能由此因噎废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求生存、求发展,必然有更多的企业采用多角经营战略。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多角化走出困境,踏上健康发展之路,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投资权

长期以来,政府行为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干预、控制企业活动来实现的,可以说,政府经济行为的主要对象是控制企业活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认企业投资权,必须转换政府职能。具体要做好:第一,转换政府行为对象,把政府直接调控企业转变为政府调控市场,其中包括培育市场体系,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培育,弥补市场不足,规定和执行市场规则。第二,转变政府行为方式。即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个体干预转为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干预;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转换为对经济活动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相结合,并以间接干预为主;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命令和指挥转换为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服务。第三,调整政府行为主体,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经济组织体系。其中包括裁减、合并政府行政直线制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制部门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社会检查监督机构的作用。第四,进一步落实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其中包括企业根据国内国际市场需要,自主作出生产经营决策,并依照国家规定和国际通用的定价方式确定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及销售方式;企业有权以自有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向国内外各行业、各企业投资;条件成熟企业继续给予外贸进出口权等。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企业多角化经营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首先,国有专业银行要加快“商业化”进程,坚持以“利润”为导向,“扶优限劣”。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停止发放贷款,转而支持优势企业,让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破产倒闭企业。这既有利于盘活资产存量,从增量投向看,也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实施多角化战略。其次,国有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上,要彻底打破“条条”和“块块”分割,改变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机构的做法,改为按照经济的自然流向设置分支机构,以利于促进资金的横向流动和企业跨区经营。在业务范围上,国有商业银行应打破原来的分工限制,不再按部门和行业划分经营范围,解除企业资金来源和流向的约束,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在信贷数量上,当企业因多角化经营出现巨额资金需求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相互协调和配合,采取联合贷款的形式给予支持。第三,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使企业多角化经营得到金融机构更有效的支持。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没有金融资本的直接参与,产业资本难以迅速成长。从我国实践看,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相互渗透已作了一些有成效的探索。从我国目前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形式看,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企业集团内部建立金融机构,其中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集团“内部银行”。它是企业集团模拟国家银行的运行机制而设立的在集团内部调剂金和清算的机构。严格来讲,它还不能称为金融机构。这种形式是最多的。第二层次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如重汽财务公司。它是经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能够在集团内部办理多种金融业务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集团子公司。这种形式为数不多。第三层次是企业集团银行,如中信实业银行。它是企业集团内部金融机构的高级形式,是经营货币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第二种形式是产业资本直接投资参股建立商业银行,如新组建的华夏银行。

无论是企业集团“内部银行”还是产业资本合作组建的“商业银行”,都壮大了企业的实力和促进了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发展。在继续支持发展上述银企融合形式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开拓思路,探索新的途径。如适当放宽对非银行金机构向企业参股投资的限制;组建银企集团,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全面融合。

三、加快发展资本市场,为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其进一步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发展资本一级市场,促使更多的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将更多的企业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在目前仍采用额度总量控制办法下,应注意优先安排大企业的股票发行。第二,积极发展资本流通市场。目前两个交易场所无法满足企业发股规模扩大和原有定向募集公司股票流通的需要。同时,两个法人股市场流通股票少交易清淡。各地方已建立的数十家证券交易中心苦于缺乏交易品种,难以为继。目前急需解决的是近6000家定向募集公司已发行股票的流通问题。法人股市场的建立是完善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对目前存在的两个报价系统应尽快完成其合并过程。在国家有关证券管理部门的主持下,制定出我国法人股流通的规范,在《公司法》的实施细则中制定和补充有关法人股存在和流通的条款。依托现有的地方证券交易中心建立以柜台交易为特征,以定向募集公司为主要对象的区域性报价系统,在区域性报价系统和北京的报价系统之间以企业规模、效益状况为标准建立有层次的可转换上市场所的升级和降级制度。第三,发展投资基金,改善企业资本金来源结构。企业资本金的筹集,仅靠财政投资、发行股票等仍是不够的,应积极发展投资基金,发展机构投资者。从我国情况看,不仅要发展主要从事二级市场业务的投资基金(如国债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而且要注意发展投资于实业界的基金。第四,积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清理认识误区,正确对待产权交易问题。清除产权交易会带来经济垄断、泡沫经济等错误认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合理解决企业剩余职工安置问题;处理好银行债务,取得金融机构的有效配合;大力发展交易场所、中介组织,加强市场规范和管理,保证市场交易尽可能在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下进行。

四、企业发展多角经营要分步进行,逐步推进

我们不排除企业大跨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可能,但它毕竟不具有普遍意义。企业从单一产品生产为主到多种产品经营,特别是跨行业生产,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多角化战略的具体选择类型有以下几种:(1)水平多角经营,也称横向多角经营,特征是同一专业,多品种。(2)垂直多角经营,亦称纵向多角经营。它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原有的生产阶段的基础上向前或向后发展经营。(3)同心式生产经营。它是指以市场或技术为核心的多种经营。(4)斜行多种经营。它指的是企业除生产主要产品外,还生产副产品或提供附属性的劳务。(5)联合式多种经营。它是指各种产品和劳务没有关联和统一核心的多种经营,亦即非关联型多角化经营或无关多角化经营。

企业对上述多角化战略选择考虑的因素应包括:(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大小与企业多角化战略类型的层次高度有关,企业规模越大,可选择余地越大。(2)企业管理水平。(3)行业特性,即不同行业的经济技术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多角化战略的实施。例如,纺织业一般专业程度较高,而机械工业通常有较高的多样化倾向。(4)进入壁垒。企业进入壁垒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或老企业进入新市场所遇到的已有企业在各方面已获得成功所建立起来的优势障碍。形成进入壁垒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规模经济造成的进入壁垒;二是资本需求所造成的壁垒。三是法律制度造成的壁垒;四是产品差异性造成的壁垒。

如前文所述,多角经营战略的选择是从专业型、主导集约型、主导扩散型、关联集约型、关联扩散型、非关联型顺次进行的。从国外经验看,日本的大公司采用关联多角战略较多,英美则多采用非关联型。究其原因,是与经济增长期和进入壁垒有密切关系。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迅猛发展时期,社会需求增长迅速,但某些行业已出现过度竞争,如家电、日用消费品等,相当于日本60~80年代的经济发展时期。加之整个工业发展水平低,企业实力较弱,企业难以在更广阔的产品领域内竞争。所以,一般地说,目前我国企业应采取较低级的多角经营战略,以相关联的产业进行多角经营,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采用非关联型多角经营战略,可能会取得更大成功。

不同规模企业实施多角战略要相互配合协作,方能取得良效。大企业可凭实力投资生产多种总成产品,零部件则由中小企业配套解决。中小企业实施多角战略则需借助大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得到大企业的有力支持。唯此,多角战略才能顺利实施。

标签:;  ;  ;  ;  ;  

企业多角度管理的矛盾、冲突及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