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uganov谈全球化_全球化论文

Zyuganov谈全球化_全球化论文

久加诺夫论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罗斯《对话》杂志2001年第6期发表了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的长篇文章《全球化:绝境还是出路?》。他认为全球化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存斗争的尖锐问题,不搞清这一问题,就无法正确选择俄罗斯的救国之路。我刊曾发表了两篇从不同角度评论该文的文章,为便于读者了解久加诺夫本人的观点,这里将其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在历史的交叉路口

1.全球化的进程

从人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这一显著事实来看,全球化进程并非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实际上全球化的开始是与人类历史的开始同时发生的。

20世纪全球化的特点恰恰体现在发展的高度不平衡性和矛盾斗争的尖锐化上。当今时代的特点是粗放的全球化形式正明显地趋于结束,即“横向”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已经完成,“纵向”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全球化正转向其集约时期。

首先,更为广泛和复合的全球性问题已经出现并正在增加,单个国家和地区联盟已经无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其次,世界一体化进程迅猛发展,其主要加速器是“信息革命”。出现了形成世界规模的统一价值体系、统一生活方式的技术能力。由此,一方面产生了建立全世界政治信息调节中心的宏观需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这种中心得以建立和运行的物质技术能力。

因此,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质变已经成熟:人类今后只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发展,否则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人类原则上已经能够有意识、有计划地控制这一发展;现代技术水平可以解决这一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最为复杂的问题。

2.全球化的本质

全球化是伴随人类整个历史的一个客观、必然的进程。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渗透在个体、社会集团、阶层、阶级、民族、文明的活动和相互关系之中的社会进程。

全球性问题是全人类的共同问题。但是它们并不是由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产生的,而是由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资本主义或者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集团产生的。这样就产生了以下的两难抉择:要么是整个人类应该为资本主义承担责任并为其解决问题;要么是资本主义本身变成一个对人类的福祉和自身生存构成威胁的问题。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是这样描述人类所面临的这一重大抉择的:“迈入新千年,人类正面临着选择继续发展的道路这一整个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时刻。我们认为,由对立的社会阶级利益决定的选择方案共有两种:一是在保存现有生产、分配和消费结构的情况下限制甚至终止世界经济水平的增长,将人类永远划分为‘富国’和被他们剥削的边缘地区,借助‘世界新秩序’确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统治。二是在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质变、科技进步以人道主义为指向的基础上,在确保全球生态平衡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全球所有居民的福利水平。”

这样,全球化就是一个多义的和多方案的过程。

这样一来,由“全球化”这一术语所表示的当代现象的最普遍的定义是:使劳动社会化遍及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形态。

劳动社会化是不可替代的,但对劳动社会化资本主义形态的替代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存在的。正如俄共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国际理论绝不否认世界一体化进程——经济体间的相互交织、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充实、独特文明间的相互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却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世界一体化所采取的畸形形态的现实替代物”。

资本主义全球化本身包含转向新的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幼芽和物质可能性。但为使这一可能性成为现实,它应该脱掉自己现在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外壳。

人类正处在历史的交叉路口。但无从得出结论,世界注定要沿着“世界新秩序”的西方倡导者们的轨道前进。

二、帝国主义全球化的束缚

1.资本变“善良”了吗?

最近10年来人们经常谈论,说20世纪,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的全球化时期,资本主义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本性,即它失去了其野蛮的剥削性,开始有了人的面孔,满足人的需要,越来越多地为“共同的福祉”服务。

然而,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资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变化了的条件,对工人阶级的要求做出明显的让步。但是,不应该忘记,它做出这些绝非自愿。条件改变了,这首先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由这一胜利所引发的工人争取自己经济、社会和政治权利的斗争浪潮的出现。资本在遭遇日益增长的社会抗议和经济危机时,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新政”,而希特勒却极力推行“新秩序”——首先在德国,然后在整个欧洲。前者采取了向劳动人民妥协和让步的方针,后者则仰仗于强制方法。但在这两种情况下,对“本国”工人阶级的让步都通过在其他领域加剧剥削而得到了补偿。最主要的是,这两种选择均表明,当时的不同帝国主义集团在力图实现世界统治时,事实上都是在坚持自己的全球化方案。

然而,历史的主动权已经不掌握在资本的手中。何种道路占优势,这已经不能由资本自身来决定,而是由在俄国取胜的社会主义所决定。正是苏联用自己战胜希特勒德国的巨大贡献,一笔勾销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法西斯选择方案。

资本主义之所以在某些国家获得“人的面孔”,这决不是它的功劳,而完全是社会主义的功劳。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和道德上与资本主义尖锐对立,激励各国劳动人民奋起斗争。

今天,均势失衡,法西斯选择方案重新抬头并企图大行其道。类似的例证随处可见,尤其明显地表现在世界帝国主义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侵略性不断增长方面。

所有这些证明,马克思、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基本趋势的分析一点也没有过时。目前条件下,极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要站在当今历史的高度,创造性地阅读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正是这一理论能够让人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的本质,即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内部规律和鲜明特点的综合历史过程的全球化的本质。

2.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更加突出

列宁在1916年所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了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今天,这五大特征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表现得更为突出。

第一个特征:生产集中和垄断加剧。

即使最大型的世界垄断组织已经达到其增长极限,它还会继续扩大和扩充。今天,33家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最大公司掌控着交易所所有流通股票的71.8%,总额达50000亿美元。美、日、英、德、法五国拥有地球上90%的大型集团公司。

而且,最近几十年生产集中和垄断增强的进程发生了新的质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采用严格的集中规划,果断的行政调节,对自己的员工实行综合社会保障。

但主要的问题在于,现代跨国集团不断赋予自己以国家所特有的职能和主权特征。它们竭力成为国际法的主体,在安全事务的幌子下组建自己的军队和警察,并力图使此类强力结构合法化,企图打着各种招牌渗透到国际政治组织之中。这种趋势威胁着整个世界政治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如果说在此前若干个世纪中世界历史的主要主体是民族和他们所创造的国家,那么“世界新秩序”所要求的则是完全另外一种全球化管理结构。它依靠立足于金融经济效益原则基础上的庞大跨国集团。

法国权威周刊《外交世界》写道,“这是一次新的资本主义革命,世界正处在一个替代了殖民时代的新的掠夺时代。但是,如果说以前扮演主要掠夺者的是国家,那么现在扮演这一角色的则是企望成为世界命运主宰的联合大企业和私人金融工业集团”。

第二个特征:银行资本同工业资本的融合导致资本的集中和金融资本的形成。

列宁预言了当代全球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金融资本的统治。随着电脑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投机资本牢固地占据了人类活动几乎所有领域的统治地位。近些年,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很多国家的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的波动紧密地相互依赖,市场每一环节的任何变化都会使整个体系发生震荡。新世纪之初,这一进程也发生了质的转变。这首先体现在大型国际金融集团的自给自足上。金钱开始绕过商品阶段而进行自我再生产。虚拟市场(金融和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恰恰又加速着这些进程。

第三个特征: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资本输出不断增加。而且,随着跨国公司实力的增强,资本输出几乎成为金融稳定最重要的基础。有赖于信息网络而获得空前灵活性的巨额资金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并落户于远离资本所有者的任何角落。

当今时代的特点是,跨国公司在近几十年间输出并投入到世界经济中的资本并不是盲目的,而带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国际劳动分工的最新全球格局。苏联解体后,这一进程不断加快。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在于,整个世界已经被分成几个特殊和不平等的经济区域。第一个区域是西方发达国家及其战略伙伴日本等国。第二个区域是由充当第一区域原料贮存库和装配车间的“第二梯队”国家所组成的工业区。经济上没有前途的边缘地区构成全球劳动分工的第三区域,这一区域的国家将在不损害业已形成的世界体系的前提下自生自灭,至于这些国家被赶进经济贫民窟的贫穷居民对“世界新秩序”所构成的威胁,新秩序设计师们开出的药方是实行全球军事政治专制。

我们不妨以近年来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投资为例来说明这一新格局的特点及其后果。

西方的投资集中在三个主要方向。首先,投资的绝大部分用于参与金融投机。这种“投资”的结果尽人皆知:卢布崩溃性贬值,美元汇率和俄罗斯外债四次陡涨,国家的金融独立性几乎丧失殆尽,内部经济危机急剧加深。西方投资的第二个方向是俄罗斯工业的原料领域,目的是建立一个完善的运输机制,以便在西方的监督下向西方国家输出廉价的俄罗斯原料。其结果是: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在最近的7年间,俄罗斯出口收益最可观的项目是: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镍、铜、氨、铝、木材。仅上述列举的原料项目的收入就占俄对外贸易总收入的3/4,且这一数字每年都在增长。外国投资的第三个方向是资助俄罗斯武器裁减进程及扩大有害的生产部门,如放射性物质掩埋场和某些化工企业。此间的目的昭然若揭。可以得出结论,外国向俄罗斯经济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牢固地将俄罗斯同世界经济体系捆在一起并将其作为“金元大国”的原料供应国和技术附庸国纳入全球劳动分工的新格局。

第四个特征:瓜分世界和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

人类所有领域(首先是经济和政治领域)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给现阶段的重新瓜分斗争打上了烙印。苏联解体和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瓦解成为这一阶段的推动力。这一瓜分世界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帝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作为这一扩张的合理后果,政权从合法组织(主权国家的政府)向非正式的世界经济领导者手中转移。

第五个特征:寄生性和腐朽性。

列宁当年所指出的现象至今存在,“帝国主义就是货币资本大量聚集于少数国家……于是,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参与任何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级,确切些说,食利者阶层,大大增长起来。”(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661页)

3.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论点得到了新的证实。帝国主义用极巧妙的方法阻碍社会发展。首先,帝国主义推行“增长极限”和“零增长”等理论。当然,这是针对边缘国家,而不是自己。其次,帝国主义人为地控制市场自发性,然而却将这种自发性强加给被剥削国家作为控制其发展的手段。再次,资本主义仍然使物质生产服从于剩余价值生产,并因此将其控制在原有的质量范围,也就是在线性数量增长范围内。而从社会和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个明显的死胡同。最后,帝国主义阻碍人真正的自由和主动性的发展,阻碍作为社会主要财富、实质上是惟一财富的个性的发展。

按照列宁的逻辑,可以把作为全球化最终目标的“世界新秩序”称为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同典型的帝国主义比较,“世界新秩序”即全球化时代的帝国主义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如下。(1)成为自给自足并获得再生产能力的金融即投机资本不通过商品阶段而彻底征服了生产资本即工业资本。(2)市场关系转变为人为培植的非等价交换保障机制,转变为一个掩盖着超经济强制和对许多国家和民族进行掠夺的外壳。(3)新的全球“国际分工”模式得到巩固,它成倍地加深全球范围内的不公正和社会不平等。(4)觊觎国际关系体系中的无限权力的跨国公司和金融工业集团的政治影响急剧增强。(5)民族国家政府失去对世界经济进程的监督。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被篡改,即放弃国家主权的概念,主张建立全球政权结构——臭名昭著的世界政府。(6)将信息—文化领域的扩张作为侵蚀和破坏传统价值的手段。在最低的原始水平上统一宗教信仰。(7)寄生性特点。跨国公司把由推行高科技和资源整合获得的主要益处用于一己私利,并使其余的世界不可避免地陷入贫困和衰落。(8)技术进步的腐朽和质的停滞。

今天,关于全球化比较时髦的说法是“新资本主义革命”,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依据。恰恰相反,资本不惜任何代价,不择手段,甚至越来越多地采取暴力的手段,力图阻止和阻挠由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要求的已酝酿成熟的改变。资本主义矛盾并未缓和,而是矛盾趋向全球化。

只有帝国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才可能是真正的质的转变。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技术革命和真正的后工业技术转型。资本主义现有生产和需求模式的根本改变是必需的。

三、社会主义的抉择

1.俄罗斯的命运——世界的命运

俄共中央在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选择:“是选择新的世界秩序、即在经济和精神领域对地球4/5人口实行跨国专政;还是选择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的改革。今天的俄罗斯正处在这一选择的关口。就像20世纪初,各种世界性的矛盾戏剧性地交织在俄罗斯的命运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统一、强大、独特的俄罗斯在全球性世界体制的帝国主义格局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更多的考验、不幸和灾难正在等待着俄罗斯,一旦全球主义胜利,等待它的将是从历史舞台上消失、文化的衰落、精神的退化、人口灾难和民族国家的瓦解。

苏联时期保存下来的国家的安全系数目前还可以把我们从全球化致命的后果中拯救出来。但是这种安全系数实际上已经消耗殆尽。是该坚决地扭转局势的时候了,否则叶利钦十年黑暗统治的后果将无法逆转。

“或者俄罗斯沦落到‘第三世界’,并注定分裂和消失,或者俄罗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这就是今天俄罗斯面临的残酷选择。”社会主义的使命不仅仅在于实现更高的数量指标,而首先是人自身高尚、协调的发展,社会发展形式与范式的更替,习以为常的先后顺序的重新审视,经济社会进步矢量的改变。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发生矛盾的程度,正是在全球化时代,这一点变得尤为清晰。

2.新力量

帝国主义全球化大大地扩大了反抗资本独裁统治的社会基础。所需要的仅仅是要善于揭示出这一反抗力量的独特的特点。实质上,全世界的命运都取决于这一力量的自觉性、组织性。这种力量,第一,是现代工人阶级,或者更广义地讲,是生产阶级;第二,是民族解放运动;第三,是使各种文化免遭精神虚无思潮侵蚀进攻的文化拯救运动。

3.早期社会主义的经验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和最后阶段这一定义,仍然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列宁的阐述已经不能完全说明当今的现状。时间要求理论上的创造性发展,要求创立一个对人类当今状况进行评价的有效的科学方法。

我们没有理由再次陷入教条主义方法,这一方法已经险些毁灭了我们的党。如果我们想在21世纪飞速变化的世界中生存下来,我们就应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遗产。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用两种重要的方法来分析“新世界秩序”丰富列宁的方法论:地缘政治方法和文明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立符合当今世界现实,并且能够成为制定复兴伟大俄罗斯综合战略的强大武器的严肃的科学方法论基础。

20世纪末所发生的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覆灭,而是它一个具体历史形态的瓦解,这个形态过分地专断和教条,所以不能很好地解决在世界急剧变化条件下的各种任务。

总之,正是列宁方法论和我国最杰出思想家遗产的综合,应当成为当代俄罗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我们可爱的俄罗斯——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复兴的保证。

4.突破的途径

只有将生产力扭转到以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为基础的另一条崭新道路之上,社会主义才能重新获得主动权。

当今的全球局势给人类提出一个任务——克服工业文明的浪费性,保障公平、合理、和谐的发展。从普遍使用原则转变为普遍保护——对自然环境、物质资源和劳动的保护——原则。这种转变的可能性包含在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包含在从工业技术向后工业技术的过渡之中。

但是,在向后工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突破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高技术和科技密集型的、受国家计划调控的社会化生产部门,这一部分的权力属于劳动大众。

* **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了我们所主张选择的技术—经济和社会—阶级方面,社会主义可以并且应当将这一选择与帝国主义全球化对抗。

这一问题本身自然要宽泛、广博得多。它几乎涉及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明与文明之间相互关系的所有方面。对此还需要吸收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并采取新的方法论立场进行深入的思考。

但是,一个基本的立场是不容质疑的。这就是:人类并不是按照哪个人的好恶,而是客观地、坚定不移地向着更紧密、更全面的联合统一前进。

可是,人类将采用什么途径迈向什么样的联合统一?随着人类的发展,劳动将继续服从于资本,还是劳动将从资本的压迫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生活需要?人类是走向多样化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的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还是走向单一化的联合体,人和人类被资本政权赶入世界兵营?人类的前景是建立凌驾于世界之上的小范围寡头政权,还是主权国家和民族的民主协作与合作?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领域的斗争恰恰正是围绕这些最一般的、最深刻的哲学问题而展开的。这一斗争的结局还远没有确定。斗争的结局将取决于整个地球上进步力量的联合。

标签:;  ;  ;  ;  ;  ;  ;  ;  ;  ;  ;  ;  ;  

Zyuganov谈全球化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