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养殖场监管论文_武威

加强养殖场监管论文_武威

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与行政执法中心 辽宁省 沈阳市 110400

摘要:养殖场的严格监管,可以确保动物养殖业生产安全,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养殖场监管不严,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性食品安全。本文从养殖场的监管措施着手,分析了相关的有效措施对于加强养殖场监管所产生的效力,然后研究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来更好的规范监管的践行和实施,从而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可以在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实践操作当中进行参考。

关键词:养殖场监管;畜牧业;措施

为防止实际生活当中重大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现象的发生,加强养殖场的监管不仅是动物卫生监管机构的法定职责,同样也是人们大众的真实呼声。尤其是最近几年,伴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在畜牧业饲养模式上,也不断的改进和扩大,日益呈现可观的规模,加上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对于动物产品的需求日益激增,一定程度上都成为加剧养殖环境保护治理污染的困难因素。当新闻媒体相继出现了“抗生素残留”、“洪曲霉素”、“苏丹红一号”、“瘦肉精”等一系列的报道,将食品生产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之所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问题发展态势的扩大,很大原因归结于养殖场监管不严格。由此可知,加强养殖场的监管力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养殖场监管的现存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养殖场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其养殖形式常常呈散户样子的形式,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不高,不成规模和体系。具体而言,养殖场的监管存在以下几个现实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1、养殖场档案记录不健全

在实践操作当中,很多养殖场因为缺乏管理和监督,对于档案的整理常常因为填写不完整和记录短缺以及不妥保管,资料丢失频繁等原因,而导致养殖档案缺失。很多时候,有相当多的养殖场的户主们不规范也不严谨的对待档案填写,对于保管和完善档案不重视,致使很多档案不仅存在信息不完善的问题,而且还因为保管不善出现大量丢失的现象。众所周知,养殖场的档案要求详细、具体、准确的记录畜禽的进出场时间,饲料兽药使用情况,数量体重,检疫免疫和消毒以及无害化处理等信息,这些信息与养殖场的畜禽产品的可追溯调查相关,但是正是因为档案的碎片化信息整理和信息缺失,使得其变得不完整,最终严重影响了畜禽产品和畜禽本身的可追溯性,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2、养殖户缺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养殖户身为养殖场的责任主体,理应肩负防疫的重任,以便确保畜禽产品达到安全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在实践当中,很多养殖户对于防疫的认知不够深刻,很多时候因为监管和惩戒措施不严格,使得一旦动物疫情发生,很多养殖户往往推卸责任,将该问题的发生归结于政府或者其他管理者,认为他们没有尽到义务履行自身的防控疫情的职责。除此以外,很多养殖户都是临时的养殖工作者,单纯凭借自己主观的经验来养殖和管理畜禽,并未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培训,缺乏标准和规范的管理,终将会导致其科学使用畜药和安全防范疫病等专业知识的淡薄。

3、监管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任何项目想要完整的实施和开张,需要有相当程度上的资金支持。就养殖场监管不严问题而言,经费不足是其潜在的现实问题。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养殖场的监管和档案信息化管理都需要成规模成体系的人力、物力和相应设备的支撑,但是在现实当中,这些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严重制约和妨碍了动物检疫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二、加强养殖场监管的相关措施

1、加强档案填写要求,力求做到规范记录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档案填写的规范制度,确保养殖户及时有效的对于养殖动物的数量、品种、存栏动向、防疫、检查、日常测评和无害化处理以及消毒检疫等具体信息的记录和处理,以便确保畜禽和畜禽产品信息的完整和可追溯性。与此同时,可通过互联网来建立档案的云记录,及时更新动态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从而更有利于保障养殖场畜禽的可追溯性。

2、落实和践行监管责任,增强养殖户担责意识

身为养殖场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养殖户明晰自己肩负着监管责任人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培训来加强养殖户的责任意识,督促他们培养和强化专业技能,确保其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提高养殖户的食品安全生产意识,通过设立奖惩机制来督促养殖户积极配合和接受监管责任人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应当明确相应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主体职责,增强其执法意识,确保在防疫动物疾病方面做好强制免疫、无害化处理、检测申报、粪污处理等审批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确保其管辖范围内养殖场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3、强化养殖场属地监管机制

在监管机制设计方面,养殖场应当坚持属地监管为原则。采取分类分级别,通过设立各镇个街道办的兽医派驻包联政策,积极引导并保障监管责任人在地域范围内能够落实其监管职责,一定程度上方便追责。同时应当通过划分镇区县的地级层级来通过地域分层监管职责,上下级的指导方式,加强和分析各区域养殖场的动物卫生安全趋势建设,加大检查和惩罚那些管理缺位,动物防疫条件不合格,粪污处理不力,违法违规等行为。同时,应当按照法定的检疫范围、检疫程序和判定标准,严格把好产地、定点屠宰同步检疫关。

结语

为保证畜产品从养殖环节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动物源性食品消费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养殖场的监管部门应当把规模养殖场监管作为各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重点。为了避免一些投机者,尽最大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定、制度。同时对不执行备案调运、不履行产地检疫申报、不执行强制免疫、不实施隔离观察、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品等违法违规案件更要严厉查处。

参考文献:

1、明宪起.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监管的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17(10):24-25.

2、岳青海.甘肃省规模养殖场分级管理情况调研[J].中国动物检 疫,2016(7):55-57。

3、陈家杰.规模养殖场监管的关键环节[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3):76.

4、耿丽娜,郑庆仁.关于锦州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监管的调研报告[J].中国畜禽种业,2013,31(4):11-12.

5、许丹,李 凤 云.浅谈如何做好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4):23.

6、文凌.陕西省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及环境监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论文作者:武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加强养殖场监管论文_武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