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胡恩锋

胡恩锋

4409241979xxxx1853

摘要:装配式建筑符合现代建筑建设标准以及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然而,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这就要求相关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难点,并从构件安装、灌浆和防渗漏施工三个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难点

第一,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应用质量较大的构件,整个施工中,对测量精度、安装高度控制要求较高,因此任何一个操作环节不符合标准,都将对构件安装精度造成影响,不利于后期灌浆施工、拼缝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将纠偏处理应用于偏位预留钢筋中时,还会延长施工时间、拖慢施工进度[1]。

第二,灌浆施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旦存在技术交底不彻底等现象时,很容易引起灌浆不到位、浪费灌浆材料以及填缝密封质量不符合标准等现象。

第三,构件精度不符合标准,运输及使用中发生损坏现象、嵌缝灌浆质量差等,都会引起渗漏事故。

二、构件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一)测量控制

1. 施工测量控制

上部结构轴线控制点布设是装配式建筑首层结构的基础,为便于校正和复核,必须确保其同基准点之间有效闭合[2]。布设底层轴线控制点基础上才可以展开楼层观测孔施工放样,引测底板轴线基准点到顶板作业面,严格遵守有关规范控制各层轴线垂直度以及偏差,注重复核测量轴线净空平面尺寸,严禁累计误差的不断扩大。复核构件定位精确度的工作应在完成预制装配式结构后进行,因此在在实际安装预制构件以前明确安装检测控制线。在对预制构件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在距离板下口1000mm的上部位置弹出水平控制墨线,并从板两侧向内依次弹出2条竖向控制墨线,间距为500mm,安装预制构件基础上,确保其上部包含横向和竖向检测控制线各一条,在明确安装检测控制线、水平位置控制线、构件进出控制线在楼板上的位置时,应以控制轴线为基础,确保控制线在构件上能够同楼面安装控制线之间相互吻合,从而从根本上保证构件安装精确性[3]。

2. 定位测量控制

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安装施工质量、进度以及定位精确性都会受到定位测量的直接影响。实际施工中,应以预制装配结构为出发点,将测量定位重点放在预埋件、预留孔洞以及预埋钢筋方面,只有提升定位测量精确性,才能够精确安装每块预制构件,完成“搭积木”式作业。

(二)提高构件安装定位精确度措施

提高构件安装定位精确度,必须有效进行构件外墙板竖向钢筋定位,绑扎现浇楼板钢筋施工前,应在下层PC外墙板竖向预留钢筋上覆盖φ50mm带盖PVC套管[4]。确保楼板钢筋绑扎顺利实施,加大对外墙板竖向预留筋精度帮助力度,同时有助于顺利清理钢筋相邻接触面,促使混凝土握裹力在现浇梁板和预制构件之间有效提升,确保整体刚度在外墙板中处于良好状态。

图一:留钢筋增设保护套管

三、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灌浆材料质量控制

灌浆施工通常需要采用钢筋套筒连接头,应在安装预制墙板后进行,在有效连接相邻预制构件结构的基础上,还其呈现出良好的封闭性。水平缝嵌缝密封用料的有效应用对于提升墙板下部连接面封闭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环节施工中常见材料为密封砂浆材料、灌浆料[5]。应对其做好全面的质量检测,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性能特点合理展开保存及管理工作,严禁材料受潮现象的产生。在对这部分材料进行应用以前,首先应对材料使用有效期进行检查,并在浆料制作中严格遵守有关设计规范,对配合比进行严格灌浆料控制,将重点放在水、干粉用量等方面,同时还应留置试块,检测强度。

(二)灌浆作业施工质量控制

第一,灌浆施工前控制密封质量。密封预制剪力墙墙板构件四周拼缝连接面时,应对座浆料进行应用,严禁堵塞进浆口现象的产生,如果墙体构件尺寸偏大,分仓隔断应对密封砂浆进行应用,通过分仓灌浆的方式,有助于促进灌浆质量的提升。

第二,保证构件连接部位处理质量。安装预制墙板前,应对墙板内连接套筒灌浆空腔进行有效检查,确保排浆孔道内部没有杂物,在此基础上对连接上、下墙板构件施工缝进行清理。提升灌浆压力构建密封性、灌浆连通腔被灌浆料完全填充等是质量控制要点。为了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应注重把握灌浆压力、灌浆总量等参数。

四、防渗漏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事前控制

首先,控制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对预制墙板防水性能具有直接影响的是混凝土养护质量和预制构件质量两大要素,因此保证构件质量是事前控制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安装前检查。预制构件运输以及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发生损坏,因此应加大质量检查力度,将检查重点放在贯通裂缝是否存在在构件表面、混凝土在预埋窗框四周的密实性、预埋橡胶条在预制墙板周边安装质量等方面[6]。

(二)事中控制

防渗漏施工事中质量控制应以封堵预制构件拼装接缝质量为重点。防水施工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定,并结合每一道工序展开质量检查工作。针对接缝防水封堵这一环节中,应确保将高质量的胶应用于墙板接缝外侧,在合理预留空腔以及基础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展开打胶施工,应对打胶的厚度和背衬深度加大控制力度,促使较强的粘结力产生于混凝土与胶之间。

(三)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以防水效果验证为主,防水检验中应对淋水试验进行应用,将试验重点放在预制墙板、墙板十字接缝处、窗框等部位,并检查是否存在脱胶现象以及排水管道通畅性。及时消除各种质量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符合我国建筑工程发展需求,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首先应明确装配式建筑施工难点,并结合工程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构件安装、灌浆施工、防渗漏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质量控制措施,为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强,张樵民,王国强, 等.基于FTA-SPA-灰色聚类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测评[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2):166-173.

[2]徐姣姣,江林,黄萍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23-28.

[3]刘俊娥,刘宏令,郭章林.基于AHP的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推广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案[J].价值工程,2018(6):31-34.

[4]陈伟,易莎,邹松, 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装配式建筑前期管理流程优化研究[J].建筑经济,2018(3):48-52.

[5]王淑嫱,周启慧,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 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5):45-50.

[6]王淑嫱,周启慧,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6):39-44.

论文作者:胡恩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胡恩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