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教育的名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再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名义论文,视野论文,阅读教学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文学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文学教育的功能与文学的教育功能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纵观各家学说,求同存异,可以大致上得出关于“文学教育”的一般界定。“文学教育的功能”跟“文学的教育功能”应该有所区别,王尚文先生曾说:“文学总是从感情上进而从精神上提升读者。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感知、感染、感悟的过程。”“由感知文学形式,而进入文学世界,受到文学形象、文学境界的感染,对生活、生命有新的感悟,从而净化感情、澡雪精神,最终重塑心灵。”“这是一个长期的乃至持续一生的过程,它永远处于未完成的状态之中。”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学教育当做发挥“文学的教育功能”的舞台,也不能简单地以实现“文学的教育功能”作为文学教育的目的,“实现文学的教育功能恰恰不是文学教育的目的,而是达到文学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文学教育的宗旨主要不在于读多少文学作品,而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正确态度和鉴赏文学的能力,即通过语文课程的文学教育让学生走进文学的世界,让文学走进学生的心灵。”文学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与“新民”这一目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鲁迅所谓的“新人”、“立人”。
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结合到文学究竟对人生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以及中学生的特点来阐发文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中学语文的文学教育一定要考虑高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接受以及学力水平等特点。中学语文文学教育应该包含哪些涵义、哪些层次、哪些维度?我们认为,中学语文的文学教育应具有如下内涵:
(1)文学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应尊重语文学习和文学教育的规律。文学教育应是相对于“语言教育”的,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决然对立的,相反是在语言教育实现之中实现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应该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在“听说读写”中实现文学教育。任何违背这一基本规律的文学教育都会人为背离语文教育的方向,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在文学教育中,如果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略语文的工具性,显然是不合适的。北京大学温儒敏先生最近连续撰文呼吁:“高中阶段的文学教育内容可以多一些,但仍然不能离开语文,是语文学习基础上的文学教育。”
(2)文学教育应该是朴素的、原汁原味的,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发现和想象。现在有一种趋势是把文学教育界定得非常僵硬、繁复。我们认为,应该要对繁复而纷乱的文学教育进行一次清洗,使之回到朴素的立场上进行,只有这样才有原汁原味。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篇文本只适合于文学教育而不适合于语言教育,反之亦然;也不是说某篇文本先进行语言教育,再进行文学教育,而应是在语文课堂的语文活动或者是针对文本而设计的语文活动中同时进行文学教育和语言教育。
文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发现和想象。但这种体验、发现和想象由于其难以描述、难以复制、难以操作,而往往会被简化,会以共性的文学知识或文本理解取代个性的独立的理解,但决不意味着粘不可分,也是有层次之别的。中学语文选修课文学教育的层次在于“以文本理解为主线;以文本鉴赏为突破;以文本经验积累为旨归”。
(3)文学教育应指向人生经验的积累和人的成长。语文教育的目的说到底是“立人”,文学教育更应该指向于“人的教育”的。结合到“如何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可以说,“语言教育”实现了“文的教育”,而“文学教育”则实现“人的教育”。如同高尔基所说的“文学是人学”,文学教育是“立人教育”,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教育就是立人的,语文教育也是立人的,难道语言教育就不是立人的吗?文学教育的“立人”更具有文学性,更具有形象性,也更具有深刻性。
那么,文学教育主要实现哪些变化?曹文轩先生认为,“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而文学教育应该在哪些维度上打下“人类良好的人性基础”呢?曹文轩先生认为是“道义”“审美”“情感”“历史”“想象”“说事”。但我们也不能无限夸大文学的功能,陈思和先生说,“一些被称为‘人生派’的文学家曾试图夸大文学对于人生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他们认为文学可以指导人生”,提出要关注和纠正文学价值功能夸大的偏向。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中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还处于比较低层次,还不能完全把握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此时则需要文学之“教”,这种“教”并不意味着明告与灌输,将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多表现为教参上的结论)告知学生记忆,也不是以简单而粗疏的感知、讨论而标榜为自主学习、强化人文性,而是更多体现为给解读文本提供新的视角,发现牵一发而动全文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