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马良

浅析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马良

(周口龙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周口 466000)

摘要: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影响因素多,复杂多变的情况,应坚持以质取胜的策略,采用系统的科学方法,统筹兼顾、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定能实现质量控制目标,为企业赢得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电力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质量管理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一、电力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1、从施工准备阶段控制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在项目开工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施工单位要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监理单位要编制质量控制点。电力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是工程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要认真细致,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在内,做到提前发现、早做准备,对不完善的地方早做修改,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比如:电力工程施工阶段,领会设计意图比较重要,施工单位在拿到图纸后,就要详细阅读图纸,熟悉设计,把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来,争取在图纸会审阶段解决。对一些工程比较复杂的,一次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施工单位可以继续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对一些设计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写成书面材料,说明这些不完善可能会对工程造成的影响,要求设计部门完善设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从施工阶段控制工程质量

施工阶段是工程设计意图得以实现的重要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是经过对投入的资源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实施过程的质量,直至最后完成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施工过程是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阶段是控制质量最为关键的阶段,是重中之重。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重要体现在施工准备、施工方案、工序检查、分部工程检查、竣工验收、质量回访等方面,这几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与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关系密切,因此,要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3、控制工程验收阶段质量

工程验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阶段,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进行阶段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功能与价值,使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这也需要组建专业的、责任心强的、坚持原则的、秉公办事的、具有一定施工经验与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负责质检的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持证上岗。另外,电力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是建设项目的最后一环,竣工阶段验收可以考核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可以确认工程项目能否投入使用。单位内部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复检,对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4、控制工程完工使用后的质量

电力工程交付使用后,要规定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施工单位要派出专门人员对用户进行回访,搜集用户对工程质量的建议。工程使用过程中也是控制工程质量的过程。比如:对变电站或线路投产后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如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限期整改。保修期内,对因为施工问题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维修,发现安全问题要采取紧急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在许多电力建设企业中一直是薄弱环节,因为不够重视,即使通过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在内部也没有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体系[1],因此完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仍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应结合电力建设企业自身特点,按照ISO9001的要求,建立起目标明确、结构完善的管理体系,用来识别、记录、协调和维持达到顾客持续满意的质量活动。

2.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

控制人员因素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人员素质,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优选作业人员,如在劳务分包过程中选择资质等级高、商业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的分包单位;二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其次,全面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根据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将质量责任层层分解到人,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质量责任,并将质量责任与工资待遇、评级、职称评定等联系起来,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以此控制人员行为。

3.严控进场材料质量,加强使用环节管理

控制材料因素应采取事前控制方式,即按照“三把关、四检验”的要求,实行材料经采购人员、检验人员、使用人员三道关口;对材料品种、规格、质量、数量四方面检验。材料采购必经信息掌握、分析论证、货比三家的程序,经相关人员认可才能购买;进场材料必经检验人员检查验收,合格才能进仓;使用人员材料的取样、试验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在施工安装前也必须检查确认,采用材料使用认证制,防止材料错用误用。

4.做好施工机械选型,重视维护使用环节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机械效能,机械设备选型是关键。机械设备应满足生产适用、技术可靠、性能稳定、经济合理的要求,选择适合工艺需求并保证设备主要性能指标可以满足施工质量标准。例如选择锅炉辅机精度检测仪器,必须满足锅炉辅机安装质量指标的要求;选择起重机时,其性能参数要满足吊装半径、起吊负荷和吊装高度的要求。

5.优化施工方案,注重工序管理

针对电力施工现场复杂多变的特点,为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方案需要满足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实施便利的要求,故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时应提出多种方案,经过技术经济的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对于施工工序,必须认真研究,设置合理的质量预控点,保证工序质量。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有赖于严格准确的落实,为此应做好技术交底,并履行相应手续,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确认。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要落实到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并针对每一个环节的施工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对策,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符合施工方案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曹旭文.刍议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2]王海滨,等.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9).

[3]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建本质安全管理要点.2012(11).

论文作者:马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建设施工质量管理论文_马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