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某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耳鼻喉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应用
1、前言
在临床上耳鼻喉科疾病较为常见,患者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其沟通和交流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其重要器官受到伤害易产生烦躁、愤怒等负面情绪,这些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临床实际工作中。除了耳鼻喉科医师高超的手术技能外。科学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耳鼻喉科患者的疾病恢复及术后康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某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5~68岁,平均(44.32±7.42)岁。观察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4~69岁,平均(45.13±6.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护理方法
2.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耳鼻喉科常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室温22-25℃,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及交叉感染。出血严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按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的同时给予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利用各种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及时更换床单、内衣。
2.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知情,对耳鼻喉疾病手术治疗不了解,在心理上容易产生抑郁、焦急、烦躁、不安等多种不良心理。为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治疗方案向患者介绍清楚,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消除内心忧虑及疑虑,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战胜病魔的自信心。
2.临床护理
患者术毕,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临床正常的一种现象,并且要关心、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担忧,稳定其情绪。如患者术后疼痛较厉害,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按照医嘱给予服用适量的止痛药物。与此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及体温变化,防止术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日常饮食状况,告知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在术前,可根据患者的自身需要积极补充营养,可多食瘦肉与鸡蛋等容易消化的食物。术后也要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食营养丰富及容易消化的食物。饭后要叮嘱患者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可以运用3%硼酸漱口液帮助患者实施口腔护理。
4.精细的围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熟悉医院内的医疗护理人员和环境设施,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对手术过程和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解释,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前充分做好对患者各项体征的检查监控工作,警惕并发症的出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手术安排。管理患者的生活,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保证患者良好的手术状态。
术后护理: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合适的术后恢复护理计划.安排相对舒适的住院环境,对饮食进行特别的规划管理.细致清洁手术创口,定期检查患者恢复状况。对患者术后出现的病痛、失眠等不良反应进行详细地解说。耐心地进行沟通,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用过往的成功病例鼓励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征得患者家属的合作协助,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2.3评价标准
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患者采用国际认证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定并记录得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包括医院环境、服务态度、沟通教育及护理技术四方面的满意度,以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为评价标准,将满意+较满意计为总满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的治愈率及住院时间。
2.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入院时两组间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均P<0.05),且出院时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4、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不断加深.医护人员在医疗实践中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翻。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基础护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患者日益增加的护理需求和疾病的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应运而生。综合护理指应用各种护理方式,使得临床护理的风险降到最低,护理效果达到最佳.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
耳鼻喉科患者的手术由于其施术位置特殊、围术期较短.术后容易出现呼吸、饮食、听力和睡眠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精细的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耳鼻喉科手术由于其施术部位特殊,具有复杂多样的护理要求,对于不同的患者,要根据其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尤其是耳鼻喉科患者术前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恐慌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手术的配合性,可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医疗知识教育,动员其家属进行鼓励说服,帮助其脱离不良情绪。
本研究显示,耳鼻喉科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的治愈率,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让患者获得更加轻松愉快的医疗护理体验,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临床护理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振,周玲,张亚萍.耳鼻咽喉科择期手术患者住院前沟通的实施体会[J].江苏医药,2011,37(10):1236-1237.
[2]潘璟.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13-3214.
论文作者:陈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