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功能体系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环境适应性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适应性论文,管理职能论文,体系论文,环境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34(2003)06-0054-06

典型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典型企业管理职能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要素管理职能;二是过程管理职能。所谓要素管理职能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所谓过程管理职能就是:研究与开发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但在我们国家,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环境极不确定,表现为我国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经济是不规范的,我们称之为“非典型市场经济”。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的多数企业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导致企业中必要的管理职能缺位。如何在非典型市场经济环境下使国内企业能够相对稳健地发展?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架构才能使国内企业适应这种特殊的经营环境?本着与时俱进、创新务实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在现代管理理论指导下,我们设计了新的具有较好环境适应性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

一、非典型市场经济和非成熟企业

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内容及过程,当然也代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主线。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属于非典型的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理论上的不完备和实践上的盲目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就市场经济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了争论:第一,要不要搞市场经济?第二,搞什么样的市场经济?第三,怎样搞市场经济?第四,何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到目前为止,上述四个问题似乎已有答案。但就市场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如市场经济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市场经济的必要支撑环境有哪些?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企业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等一系列问题在我们理论界仍然在争论。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各相关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各种社会组织及不同的社会阶层,皆根据个体利益最大化原则,在极不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博弈、拼杀。在这种极不规范的环境中,许多企业既是受害者,也是害人者。如,企业间三角债的形成,说明企业间的债务是相互拖欠的;信用缺失广泛存在,而且不是个别企业的个别现象。今天,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政府管理也极不规范,表现为政府对经济活动不只是干预,而且是直接参与,导致了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腐败的滋生。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再从微观层面考查,我们会发现,许多企业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表现为:面对入世,许多企业手足无措;面对竞争对手,除了价格战和广告战,很少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合法的创新性竞争策略;面对政府干预,一些企业被动盲从;面对市场需求变化,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促销策略;面对企业发展问题,患得患失,犹疑不定,没有长远发展战略;面对市场机会,不能及时识别和捕捉;面对无形和有形的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面对风险和危机,没有系统的应对策略。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多数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是不成熟的。

总之,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具有非典型市场经济的特点,如非法制经济、非信用经济,加之经济总体落后、腐败猖獗,国内企业在极不稳定的环境中经营,面临着多重陷阱和巨大风险。其次,由于有经验的、成熟的企业家队伍尚未建立起来,导致多数企业仍在摸着石头过河。表现为管理的随意性和发展的盲目性。如何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如何在微观层面上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当前国内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迫切问题。

关于企业管理的一般职能,在管理学界早已达成共识。一般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包括:围绕过程、围绕要素展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决策和创新等职能。但针对特殊国情的企业管理职能,较少有人系统论及。多数是在方法论层面上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例如,关于战略管理方法的研究,关于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关于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关于创新模式和方法的研究等,相对成熟。但我们认为,基于方法论的研究虽然必要,但仍属于技术层面。我们同意吴敬琏教授的最新见解,即:制度重于技术。推而广之,职能重于方法。有了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职能的落实,职能化的专业人员在既定的责权利约束下,会通过多种途径,如主动学习、不断探索,总会找到能较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因其宏观环境的稳定性较高,有较长的企业发展历史、熟悉的运作手法和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目前学术界对非典型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问题研究较少;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此已有关注。有代表性的专家如清华大学的魏杰教授。在其《企业前沿问题》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管理的组织形式:战略决策委员会、反危机管理和非工作管理等新的企业管理职能问题,但对其它方面的管理职能没有系统论述。

二、新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总体设计

基于国内非典型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当前国内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国内企业的管理职能体系进行了系统设计。详见图1所示。

图1 新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系统设计

由图1可见,典型的企业,在此以制造业为代表,其管理职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现有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二是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新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现有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由以“事-过程”为主的和以“要素-资源”为主的六大职能构成,即研究与开发管理职能、生产运作管理职能、市场营销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财务资源管理职能及物资采购管理职能。计划经济时期,国内企业的主要管理职能是生产运作管理职能。当时的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具有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特性。物资是由国家根据计划划拨的,不具有采购管理职能。研究与开发管理职能和市场营销管理职能是不需要具备的。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才使国内企业逐渐认识到:由于管理职能的缺位,企业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许多企业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职能,如市场营销管理职能、研究与开发管理职能、财务管理职能和现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补充和强化,均反映了企业管理职能的动态变化特点。新的企业管理职能体系集中反映了这种动态变化特点。这部分职能管理体系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今天的企业管理必须有相应的支撑环节,最主要的支撑条件就是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撑。因此,信息资源管理理应成为国内企业管理的必备职能。此外,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考虑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考虑到企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应该进一步得到强化。其次,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一方面要保证企业生存,另外一方面要保证企业健康发展。保证企业生存的管理职能是基于今天的国情而设计的,这部分职能主要是指综合风险防范管理职能,包括:信用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和审计监督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职能包括: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这些新的管理职能的落实要按照管理的基本职能展开,也就是要有决策、有计划、有组织、有指挥、有协调、有控制地落实这些职能。

三、新的企业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新的企业管理职能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思想在企业管理职能完善方面的具体应用,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这些新的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如下所述。

——信息资源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今天,信息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第四生产要素。对信息的利用,自古有之,但将其上升为管理职能,却是近期的事情。综观国内的情况,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将这一管理职能在组织形式上落实。就信息资源管理职能的内涵而言,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和规划等,并引向预定目标;另一种则认为,信息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对信息资源的简单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企业对信息的需求。职能化的信息资源管理就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和控制信息资源。当今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平台就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职能的服务对象是其它管理职能、业务职能。今天,国内企业的职能化信息管理应以企业中的核心业务链为主线来展开。考虑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应将行业信息,包括行业政策走势、行业规模、市场结构、竞争对手情况、顾客及最终消费者等情况作为核心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兼顾内部核心业务和关键要素的信息资源管理。具体的组织形式选择可以考虑:大型企业可以组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一般企业可以组建信息资源管理部。国内企业除了要对企业外部环境信息进行职能化管理,还要对企业内部信息,尤其是专有知识,包括专有技术、专利和技术秘诀等进行职能化管理。

——战略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就企业而言,所谓战略,就是指企业经营战略或发展战略,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纲领。因此,它是最重要的发展性管理职能。它决定了企业的目标市场、业务组合、要素组合和竞争策略。而战略管理既包括经营战略的制定,更包括对战略实施过程的组织、评价、控制和动态跟踪。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企业进行战略调整便是必要的。如何保证企业的战略既能适应环境又能符合自身能力,即如何保证战略管理的有效性?仅仅掌握战略管理的方法和只制定一个一成不变的发展战略是远远不够的。而国内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多数停留在这个层次。根据文献资料[3](P36)可看到,在战略管理方面,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的两个问题,即企业是否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对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认识的调查结果:70%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建立了明确的发展战略,仅有30%的企业没有发展战略,这反映了在市场环境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企业重视了企业战略的建立与发展。民营企业中有明确发展战略的比值更高一些,达到了79.17%,没有明确战略的只有20.83%;而国有独资企业没有明确战略的达到了57.14%,建立战略的有42.86%。关于对核心能力理论的了解程度,从没有听说过的,在被调查者中为0;很了解的,占到了56%;一般性了解和听说的比重为44%,这表明核心能力理论已为广大企业所接受和运用。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一方面,国内企业,尤其是新兴的民营企业,开始重视战略管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如何保证国内企业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任何企业都必须有发展战略。但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的是:要想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贯彻实施,必须开展经常性的战略管理活动。而最有效的战略管理就是职能化的战略管理。有了职能化的战略管理,上述问题便可顺利解决。职能化的战略管理便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战略管理。根据我们在企业的咨询实践,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为:战略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企业中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企业外部顾问组成。可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适当增加核心业务部门的业务骨干参加。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战略决策委员会。战略管理委员会的作用是:提出战略供企业决策人员参考,实施既定战略,评估现行战略,提出新的战略方案等周而复始的战略管理工作过程。这种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打破部门界线的战略管理委员会,使得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人员能够在战略层面上进行定期沟通,达成共识,有利于增强他们之间的工作协调性。这也是目前国内企业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创新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个性化经济。没有特色的企业和没有特色的产品,是不会被社会所认可,不会被市场所接受,更不会有生命力的。然而,个性是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创新活动才能产生的。就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最有经济意义的创新,因此,建议国内企业以企业中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或技术中心为核心,融合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其它职能部门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组建创新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提出创新方案,论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创新方案的实施。对于重大技术创新,必须经过战略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为了保证创新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建议在创新管理委员会中包括少部分的外部技术专家和经济管理专家。

——客户关系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稳定的客户群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客户关系管理即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通过培养企业的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使他们对本企业及其产品更积极的偏爱或偏好,留住他们并以此提升企业业绩的一种营销策略。CRM的营销目的已经从以一定的成本取得新顾客转向想方设法地留住现有顾客,从取得市场份额转向取得顾客份额,从发展一种短期的交易转向开发顾客的终生价值。总之,CRM的目的是从顾客利益和公司利润两方面实现顾客关系的价值最大化。

如何将上述的CRM理念在企业内加以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考虑到CRM主要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部门,建议企业将客户关系管理部门或岗位设在营销部门,或将现有的服务部门,如一些企业中销售部门的服务科或室改造成CRM职能部门。当这些部门中的CRM专业人员采用CRM技术开展经常性的客户关系管理时,企业的CRM工作才算落到了实处。

——信用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既然信用缺失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那么企业创造维护信用经济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市场经济应该是信用经济。我们国家的经济现在之所以信用不好,就是因为有的经济主体没有内在地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和防范机制。典型的例子,如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具有普遍性,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内在地维护国企自身利益的迫切要求,更谈不上建立内在约束机制。所谓维护信用经济的内在机制,就是各个经济主体具有极强的利益约束机制,能够自觉而主动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是一种利益上的硬约束。这种利益上的硬约束,就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维护信用经济的内在机制。对任何经济主体来说,在它具有内在的利益约束的时候,别的经济主体就往往不能骗它,因为它必然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正因为它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利益的约束性是极强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必然就是别人很难骗它了,从而整个社会的信用性就增强了[1](P101-102)。有效的信用管理莫过于职能化的信用管理。它的可行方式是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由其组织营销部门和采购部门对企业的买方、代理商、供货商、债务人以及投资伙伴进行信用评价和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信用评价结果,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信用政策。避免不良信用给本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风险管理/危机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我们正处在动荡不定的年代,1997年的金融风暴,1998年的洪涝灾害和近期的非典型性肺炎等,每一个事件都对国内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现实的课题:以后再出现突发事件企业怎么办?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在企业持续地开展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职能化的风险管理/危机管理是最有效的策略。当前,由于最直接的风险多出现在企业重大的投资活动和资金往来,因此,要以企业财务部门为核心,设立专岗负责日常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提出应对风险的预案,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工作还要有企业中的其它核心部门的参与,如营销部门、投资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等。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工作的主管应该由企业主管担任。针对突发事件,企业可以考虑建立临时性的应对危机委员会,如针对这次“非典”,一些影响较大的企业就应该建立类似的组织,以便克服危机,发现和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审计监督管理职能的内涵及特点。信用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外部,而审计监督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内部。俗话说:家贼难防。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广泛采用,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将随处可见。如何保证出资人的权益不被代理人所侵犯?如何防止个人侵占公司利益?如何保证经理阶层正确履行其职责?这些都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审计监督部门。该部门一方面代表出资人监督经理层,另外一方面,代表企业同外部审计部门进行沟通,承担外部审计监督机关对企业的审计协调工作。

总之,在非典型市场经济环境下,保证国内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强化微观管理机制,具体就是本着与时俱进、创新务实的指导思想,根据中国特色,在管理职能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研究。作者认为,同当今热衷于管理方法研究相比,管理学界忽视了职能的研究。而就管理的有效性来说,职能重于方法。

标签:;  ;  ;  ;  ;  ;  ;  ;  ;  ;  ;  ;  ;  

基于环境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功能体系创新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