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昊[1]2002年在《海派小说的现代性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扼要地勾勒出海派小说生存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并在这一语境中探寻海派小说中产生现代性特征的根由。阐释了海派小说在一个价值失衡与道德失序的生存困境中产生的感性叙述,与呈现出的生命的颓废状态。本文还分析了海派小说在生存焦虑中,为了寻求生存的慰藉所作的努力:一方面,它们潜入日常生活去寻求安稳的现世人生,表现出现代人对凡俗的认同;另一方面,力求通过想象性的超越,探寻人性的底蕴,对现实的生存境况进行审视和反思。
冯昊, 史育婷[2]2009年在《迷狂的生命颓废——前期海派小说的现代性阐释之一》文中研究说明经由"五四"对传统道德与价值观颠覆性批判,人们开始用"重估价值"的标尺来审视过去的一切,西方思想的引进恰如其时地给重估价值的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参照。承接五四的反传统精神,在与世界现代都市
参考文献:
[1]. 海派小说的现代性阐释[D]. 冯昊. 江西师范大学. 2002
[2]. 迷狂的生命颓废——前期海派小说的现代性阐释之一[J]. 冯昊, 史育婷. 山东文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