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管雪梅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甘肃 酒泉735000)
摘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其自有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一股新的教学改革浪潮。围绕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发展,从当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入手,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翻转”进行了设计,并就“翻转”后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变化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翻转课堂;应用写作;设计;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教育界也在不断进行多元改革,建立在掌握学习、建构主义、认知负荷、有效教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的,源自美国教育的“翻转课堂”一经引入我国,就以其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热捧。《应用写作》课程作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通识课程,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多年来并不理想,课程边缘化严重,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教学评价模式单一,教师的非专业性等诸多因素都使得应用写作课程成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其创新的教学模式,尝试解决当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发展困境,切实提升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实效,真正发挥该课程在高职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1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发展
范德堡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这样定义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翻转,学生首先在课外接触课程即将学习的新材料(通常是阅读文献或观看视频讲座),然后在课堂时间通过问题解决、讨论或辩论等策略完成知识的内化。”[1]。“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知识传授路径的改变,是重构学习过程,改变教学资源、内容、形式呈现方式及调整、重新定义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先学后做”的教学模式。其发展经历了萌发、实践和推广三个阶段。
19世纪中期的西点军校西尔韦纳斯·塞耶 (Sylvanus Thayer)上校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课前发放材料供学生预习,课堂进行内容讨论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2],及此后的哈佛大学教授马祖尔(Eric Mazur)基于计算机技术提出的将课堂划分为“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的PI(Peer Instruction)教学法,美国莫琳·拉赫 (Maureen J. Lage)、普拉特(Glenn J. Platt)和迈克尔·特雷利亚(Michael Treglia)的网络辅助教学尝试[3]和麻省理工学院启动的国家开放教育的“开放课件项目(OpenCourseWare Project)” 可视为“翻转课堂”的萌芽阶段。实践阶段:2004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把为其侄女的数学辅导过程录制成视频,2007年,他建立了在线可汗学院www.khanacademy.org,将视频上传共享学习、借鉴。美国“林地公园”(Woodland Park)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亚伦· 萨姆斯(Aaron Sams)与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也在为帮助旷课学生补课中,将自己的授课视频和相关课程资料上传网站,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高,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在美国引发广泛关注,此后美国柯林顿戴尔高中等中小学相继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推广阶段: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会议上发表了“让我们用视频重造教育”的主题演讲,翻转课堂触发了全球教育界的讨论与关注。同年末,《纽约时报》《环球邮报》均对翻转课堂文章进行刊载,翻转课堂被《环球邮报》评选为2011年度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我国《2014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也对翻转课堂进行了介绍。世界各国教育界陆续加入到“翻转课堂”的实践推广中。同时,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可汗学院微视频、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耶鲁公开课和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教育频道等优质视频资源的出现,助力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发展和推广。
2当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困境
高职应用写作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公共通识课,该课程重视学生动笔写作能力的培养。受高职“重技能,轻人文”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应用写作课程在高职不被重视、被边缘化的现象较为严重,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根本不开设此课程,即使开设,也是作为可有可无的通识课或选修课出现。学校层面的不重视,自然影响课程的授课学时、授课时间、授课教师等一系列安排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学习。从学时看,为了给专业课程教学让步,三年24学时的教学时间已经算是权衡利弊之后给予的最大让步了,有限的24学时,对应用写作教学只是杯水车薪,教师能教、学生能学的知识可想而知;从授课时间安排看,该课程大都安排在大一学年或大二学年第一学期,这种安排导致学生的学习与需要脱节,如教学中的求职信、毕业设计等文种学习,大一学理论,等到大三实践的时候早已经把学过的知识忘的九霄云外了,课堂上的只学不用,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应用写作课堂产生枯燥、乏味、厌倦等抗拒心理;从授课教师来看,课程的边缘使教师的授课主动性不高,对教材、学生研究不足,授课形式单一、考评单一,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专业功底和授课技能有限,授课效果可想而知;从学生看,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加上认识错位,觉得自己就是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应用文写作这些课程和自己关系不大,不学也罢,或者就凑合学学就行。这些因素叠加,都使得应用写作教学困境重重,严重影响了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效果。
3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模式的“翻转”设计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的研究,美国学者Gerstein构建的由“体验参与”、“概念探究”、“意义建构”和“展示应用”四个阶段构成的环式模型[4],钟晓流构建的包含“教学准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四个阶段的太极环式模型[5],张金磊所构建的“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模型[6]及李洪修提出的包括在线课前导学、离线课中教学、双线课后交互评价三个环节的深度学习C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7]。通过研究梳理众多学者的观点,结合高职应用写作课程自身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初步提出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上研学练笔和课后反思提升三个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1课前:自主学习
课后阶段教师要围绕“怎么提高,进行实践应用”进行设计。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课后的练笔由于时间、课时有限,不能充分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这就需要课后要继续进行练笔。课后的练笔工作可在课堂练笔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作,集合大家的学习收获,共同完成一份练笔作业,然后上传学习平台,分享学习心得,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互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度反思,查找优缺,总结得失,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拓展升华。流程如图3所示。
全因死亡:两组都未发生全因死亡,无统计学差异;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介入组未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药物组2例。两组对比P=0.0154,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介入组无心绞痛发生,药物组4例。两组对比P=0.0069,有统计学意义;心力衰竭:介入组2例,药物组7例,两组对比P=0.0091,有统计学意义;总事件发生率:介入组2例,药物组13例,两组对比P=0.0082,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
(2) 熵权法计算权重:设存在m个评价对象和n评价指标,将定性评价指标转化为定量数据,构建原始数据矩阵Z=[zij]mn,对矩阵Z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K=[kij]mn,对于收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标准化方法分别为:式中zmax、zmin为不同评价对象同一类指标极值。
图 1课前自主学习流程图
3.2课内:研学练笔
通过课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对学习文种的概念、作用、特点、写作结构、注意事项等知识有了一定认知,在课堂上,要将这种认知落到实处。具体来讲,知道了“通知”的概念远远不够,会写“通知”,知识才能得以内化,写作能力才能提高。课上,文种的理论知识不用再花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只将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释义即可。教师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文章,让学生互动分析、总结文种的写作结构及注意事项、要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情景,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堂练笔,教师做好随堂指导,完成知识内化。这一阶段教师要设计解决好 “怎么写”的问题。流程如图2所示。
在以上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内在潜力和优势智能,掌握其学习进度的差异性和理解程度的差别化,把握好怎样为学生提供差别化的“一对一”辅导,在课堂有限的时空内有效解决每位学生的疑难困惑,促进其个性发展,摒弃原有的千篇一律的大众化教学[8]。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夯实专业理论功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课堂指导能力(包括整合资源能力、判断能力、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等)。
图 2课内研学练笔流程图
3.3课后:反思提升
这一阶段,作为翻转课堂内容及进度的设计者,教师依据授课内容,学生知识水平及写作能力,完成教学资源(网络微视频、PPT、电子资料、纸质材料等)的整理、制作、上传,并督促学生进行任务学习,组织学生在线交流;学生则通过自学,对老师上传的任务进行学习、思考、存疑,参与在线交流互动,完成传统课堂知识认知环节任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 3课后反思提升流程图
这时我不知从哪里涌上来一股胆气,我卯足劲朝里面大喊一声:住手!然后转身一个箭步向马兰家冲去。可是,冲下柴垛我就扑哧一声趴在了地上,刚才迈步的时候,我压根儿就忘了还站在柴垛上。这一下摔得真不轻,头上脸上立即火辣辣木胀胀的,猫抓一样疼。我朝脸上一摸,眼镜没了,额头上湿乎乎的,鼻子上也湿乎乎的,估计是出血了。不过那阵我也顾不上许多了,前摸后摸,还好摸到了眼镜,只是用胶布粘住的眼镜腿又摔没了。
4“翻转”后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变化
4.1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传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在课堂完成知识传递,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完成知识内化,课下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若遇困难,由于缺乏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可能会选择放弃或应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翻转课堂实施过程的实质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两个过程反转,知识传递过程从课堂上转移至课下或家庭中,知识内化过程从课下或家庭中转移至课堂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学习过程的完整翻转,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新范式[9]。知识内化是课程学习成效的体现,翻转后的课堂知识内化,离不开学生切实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的知识获取,只有在自主的知识学习、思考、存疑后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互动、探究、解惑,最终实现知识内化,这个过程必然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实践也证明,在学生课前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课堂不仅气氛活跃、内容丰富,而且由于学生的充分参与,其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学习的自信也明显提升,这一切都源于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自主学习,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和提升的过程。
4.2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升
应用写作重在写。传统的教学中,受教学模式、课时限制等影响,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多为被动的听,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鲜有练笔,练笔工作主要在课外完成,而课外的练笔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时间的因素,应付差事、克隆复制、互相抄袭现象严重,完全起不到练笔应有的作用,其知识内化就成为空谈,这也是长久以来应用文写作教学成效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翻转课堂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做”、“活动”,如写作、讨论、阅读等,而不仅仅是“听”,更注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翻转课堂实施将应用写作教学课后练笔环节移至课堂,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课堂练笔时间,教师也可全程进行参与、指导,即杜绝了课后练笔的应付、复制、抄袭,更能“因材施教”督促每个学生都能基于自身实际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在掌握了知识原理并在课堂上经历了释疑、练笔、交流之后,学生在课后仍然会进行主动的练笔实践,“写”的机会增多后,成效自然优于以前。
4.3新型师生关系得以确立
“以教师为主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在主导作用,教师拥有近乎绝对的话语权,这让本应平等的师生关系蒙上阴影。学生的从属地位也束缚并抑制了其勇于质疑、大胆创新、课堂辩论。而翻转课堂则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角色定位进行了调整,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不再是教师的 “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型课堂。师生的等级观念得以淡化,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得以重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元互动交流,增强了师生情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交流辩论、协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信心建立、战胜畏难情绪的精神动力,对实现“教学相长”的最佳教学状态起到重要作用。
5总结与反思
“翻转”不仅仅是对课堂外在形式的改变,更是对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和深层变革,颠覆的是理念、模式,不变的则是对教育绩效最优化的追求。在具体实践中,“翻转”课堂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执行力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毅力和能力的巨大挑战,需要双方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专注。同时,及时、全面的跟踪评估,有效、科学监控管理也降不可少。“翻转”只是一个方向,一个轮廓,其本身应该是个动态、变化、开放的过程,而非一个定型和封闭的僵硬模式,应该允许试验、允许失败,允许广泛的讨论、争议和质疑。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扫除心理障碍。合理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始终是引领者和领路人,是英语学习方面的教练。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这只能让学生被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Vanderbilt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 Flipping the classroom [EB/OL].(2013-01-22)[2015-07-16].http://cft.vanderbilt.edu/guides-sub-pages/flipping-the-classroom/.
[2] Should you flip your classroom?[EB/OL].(2014-12-10)[2016-01-05].https://www.edutopia.org/blog/ flipped-classroom-ramsey-musallam.
[3] LAGE M J, PLATT G J, TREGLIA M.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2000,31(1):30-43.
[4] Gerstein, J. The flipped classroom: A full Picture[EB/OL].(2012-07-03[ 2015-09-07].http://www.classroom20.com/group/classroom-2-0-the-book-authors/forum/topics/the-flipped-classroom-a-full-picture?xg_source=activity.
[5]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6] 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30(4):46-51.
[7] 李洪修,李哨兵.深度学习下翻转课堂的实施路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7(1):67-72.
[8] 朱宏洁, 朱 赟. 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 电化教育研究,2013 (8): 79-83.
[9] 祝智庭, 贺 斌, 沈德梅. 信息化教育中的逆序创新[J]. 电化教育研究, 2014, 35(3): 5-12.
The Application of Flip Classroom in Applied Writing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GUAN Xue-mei
(Office of Scademic Research, Jiuqu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Jiuquan 735000, China)
Abstract :Flipping class a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l,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 new wave of teaching reform has been created in educational circl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lipped clas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pplied Writ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sign the Applied Writing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also summarizes the changes of Applied Writ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fter teaching model "flip".
Key words : flipped classroom; writing; design; change
文章编号: 1671-4067(2019)02-0057-04
收稿日期: 2019-03-12
基金项目: 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课题(GS【2016】GHB1273),2018年度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gszyjy-48)
作者简介: 管雪梅(1977- ),女,甘肃酒泉人,副教授,硕士.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翻转课堂论文; 应用写作论文; 设计论文; 变化论文;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