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讲,基坑施工不仅决定着土建施工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展开,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整体质量。若基坑施工质量不达标,建筑安全风险就会比较高,工程效益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因而,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基坑施工,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作为基坑施工中应用的最关键技术之一,降水技术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也受到了普遍重视。本文对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应用的降水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建筑工程为例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降水技术;应用分析
前言
简单来讲,将降水技术应用于建筑深基坑施工中,能够降低土层的水含量,不仅有助于防止流砂等施工不利问题的产生,还能够促进开挖效率的提升,对于保证工程如期完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可用的降水技术包括轻型井点法、管井井点法、喷射井点法等。本文着重分析了管井井点法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策略及注意事项。
1、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降水技术应用策略
1.1井点管施工
建筑深基坑降水井点管施工过程中,其基本工艺是:施工准备、放样、射水成孔、下井管、投滤料、集水管以及降水泵施工安装和抽水。井点管施工技术要求如下:工作地面挖坑过程中小,根据设计要求对各井点管进行测定,并且打入竹钉以为记号。竹钉处,挖一个20×20×20厘米规格的小坑。在射水下沉施工过程中,利用与高压水泵相接的自射井点管注射水流,然后转动井管,使其慢慢下沉;在此过程中,射水压力至少要0.5MPa,其孔径为250毫米;一般而言,冲孔深度比滤管深度要小0.5米左右。在成孔以后,立即放下井点管。灌砂施工过程中,放下井点管,管间孔隙利用绿豆砂将其灌实,指导井口与地面0.5米。封孔过程中,井点管上部位置0.5米,利用黏土压密实封孔。
1.2 管井施工
在深基坑管井施工过程中,对井施工顺序进行优化调整,按跳井进行施工,并对其进行抽水;如果地下水降深相对较小,则可在两井间插入打管井。在此过程中,其基本施工流程是施工准备、放样、钻机就位、钻进、安装井管、投滤料、洗井以及安装抽水泵和试抽。其基本技术要求是:
第一,施工准备。在距井位10米处挖直径为2米的坑,其深度约为1.5米,坑中注入清水,然后再在坑上架起泥浆泵,用泥浆管将钻机启动钻杆顶端、泥浆泵,有效地连接在一起。根据要求,用滤网裹好滤管,然后将孔底管焊接封牢。每节井管上部位置,在外壁上焊上一根钢筋,以便于井管吊装。钻机施工安装就位以后,进行调试准备。
第二,成孔。在完成准备工作以后,即开始钻孔,整孔以一径到底的方式进行施工,钻进时应注意返浆观察,对地层情况进行记录;当钻至设计孔深以后,需超钻大约50至80厘米,然后停止钻进。
第三,管井安装。在起钻以后,吊装井管,并且严格按照设计顺序先放一端已经封闭的滤管,依次对其进行焊接,确保每一节管焊接都能够对直,保证井管处于孔中间位置,井管、孔壁之间间距应当在150毫米以上,管井、空隙之间的用绿豆砂进行填实,并且在离孔口1米位置以上,填实黏土。
第四,洗井。管井施工安装完毕以后,应当及时洗井,采用活塞法进行洗井,将钻机钻头取下以后换上活塞,并放入井管中向上提水,利用活塞产生的负压进行洗井。通常情况下,应当连续洗井,知道井水变清为止。
第五,抽水。洗井以后,立即对抽水泵进行安装,然后进行及时抽水。在洗井以后,放置后再抽水,如果出现淤积,则会对出水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建筑深基坑施工中降水技术的具体应用
2.1项目概况
以某建筑为例,由于其工程条件复杂,在深基坑施工中必须慎重考虑地下水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前,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地质环境及水文环境进行的勘察发现,该处地下水水量丰富,且主要是径流排泄,水位埋深为0.7m-3.4m。
2.2降水技术的具体运用探讨
2.2.1隔
基坑地势不高是此工程的特点之一,同时,其周围还有比较丰富的自然水系。所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初期阶段首先借助高压旋喷桩法对地基条件进行了改善,优化了地基的承载性能。考虑到暴雨天气会使得水位在短时期内迅速上升,为了避免开挖施工因天气问题中断,此次施工中,在施工位置周围使用黏性土进行了土围堰填筑。在土围堰顶部高出水面0.5m时,对其作了碾压处理。
2.2.2阻
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此次施工中的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为双排型,高度与间距、桩长分别为0.6m、0.4m、13m;双头深搅桩高度、间距与桩长分别为0.7m、0.5m、13m。结合工程实例来讲,止水帷幕与降水效果有着直接联系,甚至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基坑的安全性。这一点在高压旋喷桩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其成桩环节中存在多项风险因素,因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对于高压旋喷桩施工环节来讲,需要重视的有下述几点:一、控制好原料质量,做好相关的质量检查与核验。二、试桩环节应重视科学验证相关的工艺参数,确保钻进速度和搅拌压力等参数符合施工要求,若不达标,应对其进行调整,直至与土质条件相适应为止。三、喷射压力最好保持在25MPa左右,提速不要过快,尽量以20cm/min的标准提速。四、桩底旋喷时间应稍微长一些,范围控制在1m左右。五、检查中若发现桩质量不达标,就必须进行补喷。
同样的,深搅桩施工环节,也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比如,试桩时应首先检查技术参数,并在掌握施工条件与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技术控制方案;泵送浆液环节,应确保压力稳定、高低合理;浆液供给的基本要求是连续、不中断;在桩长控制方面,应提前测量钻杆长度,并做好标记(可使用较为醒目的红漆),为实现有效的钻入控制和复搅控制提供参照。
2.2.3降
这个环节在深基坑施工中属于关键环节,施工要求包括:一、切断水源补给后,方可进行开挖施工。二、预降水应尽可能的充分。三、此次施工中的降水技术为深井法,工程中布设于涵墙墙身位置。四、降水深度要求为基坑下1m。五、鉴于基坑附近水源较多,为了减弱周围水系的补充作用,此次施工中的轻型井点与深井分别位于基坑周围、止水帷幕之外。施工时通过落实上述要求,实现了补给隔断。
2.2.4堵
在开挖施工时,若有漏水现象,就要重视立即采取封堵措施。具体方法为:将导流管插进渗漏处。二、使用土工布将软管插入渗漏处那一端裹好,防止带出泥沙。三、将软管未被裹缠的一端与主管连接起来。四、把水泥置于蛇皮袋中,填塞缝隙,并做好压实处理。
3、结语
总体来讲,将降水技术应用于深基坑施工中,不仅有助于保证基坑安全、改善施工质量 ,对于后期土建的施工也可以起到奠基作用。因而,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单位应在把握深基坑地下水条件与施工要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降水技术,确保深基坑降水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杰. 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研究[J]. 居业, 2016(7):126-126.
[2]李敏. 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探究[J]. 江西建材, 2016(21):76-76.
[3]李本贵. 探析深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2).
[4]倪建英. 降水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7(11):93-93.
[5]方知海. 深基坑施工中的降水技术探析[J]. 建筑知识, 2017(17):55+65.
论文作者:于然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管井论文; 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