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潜意识心理的无缝编辑与外化_潜意识论文

人类潜意识心理的无缝编辑与外化_潜意识论文

无缝剪辑与人类潜意识心理的外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剪辑论文,潜意识论文,人类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追溯到梅里爱电影中所运用的画面特殊效果处理,电影特技可以说是紧随着电影而出现的。在近一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所创造的画面视觉效果,几乎是无法用言语或者文字所能表达的。因为,电影特技所开掘的,是人类最微妙、也是最神秘的潜意识心理反应。当代数字技术与特技技术的结合,似乎更加充分地验证了这样一种联结。在我们看来,影视无缝剪辑技术的出现,是这样一种联结的外化物,也许,我们可以仿照本雅明曾经运用的研究方法,从无缝剪辑技术的形态分析开始,反观人类心理的潜意识——梦幻活动状态,以期寻找到数字技术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一些可能性前景。

剪辑技术的发展与无缝剪辑的出现

剪辑,并不是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存在的概念。电影摄影机的发明家最初只是想用它来记录生活中活动的影像,因此,早期电影只是由单个镜头构成。乔治·梅里爱在1899年拍摄的《灰姑娘》中将不同场景下拍摄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来进行叙事,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美国人埃德温·鲍特在他最著名的影片《火车大劫案》中充分运用平行剪辑的技巧,将一个新闻故事变成了一部艺术影片。在鲍特的基础上,格里菲斯成为电影史上第一个自觉地使用“蒙太奇”的人,在其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里,他运用新颖的剪辑技巧,将大量不同时空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而爱森斯坦则更多地思考镜头与镜头之间所表达的意义,试图通过镜头的对列冲突,调动观众的理性思考。至此,由鲍特、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人发展起来的剪辑技术,使电影从简单记录现实的工具中摆脱出来。随着1927年《爵士歌王》宣告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剪辑技术便不再仅仅是处理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它开始扩展至声画的丰富组合,观众从单纯的视觉审美转向多元化的诉求。在声音技术的冲击下,剪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转向,它在强调镜头连接意义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于构造一个富于现实感的时空与动作,试图让影片的时空与动作在符合现实形态的前提下,创造出一种流畅与连续性。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数字技术的进入,这样一种仿照现实形态的美学追求被破坏,在《黑客帝国》、《指环王》等一大批高科技影片里,剪辑技术将镜头画格之间的连接发展到画格内像素与像素的组合。于是,许多画格与画格、镜头与镜头间的接缝被取消,图层叠加与无缝剪辑技巧使一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自然形态以幻觉般的自然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

“无缝剪辑”在学术界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最先产生于数字影视制作者的日常“行话”中,目前在为数不多的论文和书籍中可以看到关于这个概念的零散描述,概括起来的意思是:在数字技术的参与下,计算机能够设计出摄影机的运行轨迹,并且可以无限制地重复,再经由数字技术合成,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转场方式。在一个不间断的画面里(这不是我们所说的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之间连续的一段镜头),一个人可以穿越多重时空。这也就意味着,数字技术可以把形成影像的不同成分分解开,单独拍摄下来,然后再把这些分别拍摄下来的影像成分经过处理后有机地、按照人的意志随心所欲地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天衣无缝、如同单一镜头拍摄下来的电影影像。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电影的镜头叙事功能而言,无论多么复杂的故事,现在已经可以由一个数字化成像技术生成的、不露中断痕迹的“超”长镜头完成,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意义在这样的一种技术手段中,将要被消解得无影无踪①。现在的问题是:影视的画面如果失去了镜头画格的连接点,将会给观众的审美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从无缝剪辑技术自身的特性中寻找。

无缝剪辑的镜头功能及其技术构成

无缝剪辑技术的出现使得影视作品对时空的构造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它改变了人类感受时空的方式。试看以下几个运用无缝剪辑技术构造的时空镜头。

1.模仿人眼无法看到的运动走向

镜头举例:《手机》开篇镜头

镜头长度:19秒

画面内容:镜头随着手机信号在时空中穿梭,穿越城市,穿过居民楼窗户进入到主人公家中,擦过主人公身边,进入到里间桌子的摩托罗拉的手机里。

在现实生活中,跟踪手机信号是不可能的,所以该镜头属于将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结合起来的镜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和实拍的结合体。在制作过程中,技术人员将拍摄的序列画面输入电脑用match move进行3D跟踪以获得真实摄影机的位移、旋转等相关的轨迹信息,将3D和实拍的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②。

2.展现空间的无限绵延

镜头举例:《麦兜故事》

镜头长度:1分1秒

画面内容:镜头从室内的门外拉开,水平移过坐在钢琴旁的老师。伴随着音乐声,镜头移出老师身后的窗户,顺势向上升起摇开,展现出大厦的全貌,摄像机继续向上升拉开,街头高楼林立的大全景展现在观众面前。镜头继续向后穿过了某栋居民楼的楼顶,楼顶的花盆从镜头两侧快速掠过,继而巨臂吊车飞转掠过。

该镜头为了将香港的市景逼真还原到银幕上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尽可能多地展示出城市的各种元素,大至标志性的建筑物,小至居民楼的阳台。在这个长达一分钟的不间断的镜头中充分而合理的展现出了影片所需要的空间构成。

3.展现时间的无限绵延

镜头举例:《守夜人》

镜头长度:5秒

画面内容:镜头以极快的速度在地铁隧道中穿梭,一道强光突然出现,镜头继续急速向前运动,穿过车头进入车厢,主人公出现。

在该镜头中,为取得时间上的连续效果,导演采用了无缝剪辑镜头来表现时间的不中断。事实上,时间和空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展现无限丰富的空间元素时其实已经保持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只不过他们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

4.将梦幻般的运动构造成现实的自然形态

镜头举例:《黑客帝国Ⅰ》

镜头长度:13秒

画面内容:主人公将敌人弹向空中,此时镜头围绕着整个场景做出了大于720度的旋转,同时逐渐向主人公推近,在此过程中,镜头以正常速度运动,而镜头内部的角色却以慢动作形式出现。

在上面描述的镜头中,一部摄影机围绕尼奥旋转,根据人物动作的快与慢,摄影机会“无缝”地进行减速或加速,制造出令人目眩的效果,从而使一个现实中不可能产生的运动以逼真的自然形态出现于影片中③。

这些镜头构造的时空与运动方式之所以能够形成,应该归功于数字技术对传统影视制作技术的变革,它们主要运用了以下几项数字技术:

1.数字化拍摄与录像技术:《黑客帝国》中著名的“尼奥躲子弹”可以算作运用这项技术的一个完美范例。制作者为获得环拍尼奥躲子弹的奇观效果,将120台尼康照相机精确地摆放在一条由电脑追踪系统设定的路线上, 然后让这些相机的快门按照电脑预先编程好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开始拍照,然后用电脑对相邻两张照片之间的差异进行修补,这样就能获得在360度尼奥高难度转身的连贯运动,制作者将该动态图像与三围制成的飞行的子弹及背景融合,就可控制速度任意处理尼奥的运动而不损失图像的清晰度。

2.计算机数据转换技术:在前期拍摄的图像素材进入后期编辑之前,需要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将电影图像信号转成可以输入电脑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然后使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进行再次创造。胶片转数字以及数字转胶片技术这两项互逆技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能够为电影服务。

3.计算机三维图像建模技术:计算机三维软件可以在可视化计算机操作界面中进行数字三维建模,生成三维立体图像。通过三维建模过程,艺术家可以创造任意符合自己思想的艺术形象,生成自然的动态画面④。

4.数字合成技术:影像合成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把前期摄制完成的素材按设计要求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符合特殊视觉要求的“新”画面。换句话说,就是在一定的素材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加工,将电脑素材和实拍素材有机完整地结合在一起⑤。

5.非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是利用计算机的数字技术,完成传统视频、音频制作工艺中需要多套机器配合才能完成的影视后期编辑合成以及多种视觉特技的制作任务。其实质就是把胶片或磁带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高速硬盘上,然后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反复编辑功能,完成全部编辑工作后再一次性输出。

上述的5项技术,构成了当前数字化影视制作的一个基本流程:制作者将传统特技实拍得到的素材通过胶片与数字信号的转换,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中,利用三维软件创造出影片所需要的新元素,由合成软件将所有元素结合成天衣无缝的完整镜头,最后经过非线性编辑影片输出,经过渲染生成,得到最后的影像镜头。

一个非常有意味的现象是,几乎所有使用数字特技制作出来的镜头,与传统影视镜头比较,其美学向度,均指向人类潜意识的深层欲望:窥视、探索未知的世界、挑战极限、生命永恒等等。这似乎成为一种梦幻的现实化表达方式。人类是否正在利用自己发明的新技术,满足、表现、交流自己的潜意识欲望呢?由此,将无缝剪辑技术制作出来的镜头与人类的潜意识——梦境做一比较,也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性的思考。

无缝剪辑技术与梦境的显现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精神分析学的引入,许多电影理论家倾向于把电影作为一种潜意识的(或类似梦的)语言来研究。按弗洛伊德的见解,梦是一个被满足了愿望的投射,让·博德里紧随其后,提出电影机制是对主体某种欲念的想象性解决,也是观影过程中的主体向无意识状态的一种“退化行为”。雷纳·克莱尔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请注意一下电影观众所特有的精神状态,那是一种和梦幻状态不无相似之处的精神状态。黑暗的放映厅,音乐的催眠效果,在明亮的幕上闪过的无声的影子,这一切都联合起来把观众送进了昏昏欲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东西,便跟我们在真正的睡眠状态中看到的东西一样,具有同等威力的催眠作用”⑥。

从身体的行为看,做梦和观影有很大的不同,但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两者都是人的深层心理在不同空间的安全释放⑦。也许,这是人类的“本我”在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冲破“自我”和“超我”的桎梏而寻求获得满足的一条途径。这种满足能够在社会的习俗、法律、伦理认可的情况下,得以安全地实现。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数字技术模糊着做梦和观影行为的边界。

弗洛伊德指出:“梦境的心理活动规律与常态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换言之,在任何时候,潜意识活动都是精神世界的基础,潜意识由于始终受到意识的压抑,所以他们必须采取曲折的途径表现自己,于是梦境心理便也是常态心理的一部分。”⑧ 按照弗洛伊德的阐释,我们也许可以将无缝剪辑镜头看成是潜意识——梦境流出大脑后的外化显现形式。

我们试着比较一下无缝剪辑镜头与梦境的表现形态。

1.连续的跳跃性:在我们的梦境中出现的场景、人物、事件等等都是连续与跳跃式的,其中跳跃的法则并无规律可循。我们经常会梦到一件事情,或喜或悲,或平淡或离奇,在我们能够回忆起的梦的场景中,我们的关注点往往在随心所欲的变化,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个物体到另外一个物体,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但是这其中的连续性却又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种感受,没有人会觉得梦境中的这些跳跃是被剪断或隔开的,从一个场景到另外一个场景,没有人的梦中会出现明显的“转场”标志;相反的,我们总有一种极为柔和的平滑过渡的感觉在梦境中流淌。而在上面所描述的镜头中,恰好也拥有这种相似的流动感和平滑感。德国心理学家于果·明斯特伯格在论及电影剪辑时曾经说过:“在某些情况下,当我们意识到运动的不同阶段之间有中断时,我们会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这种由内心活动所产生的外观上的运动。”⑨ 由此,他解释了传统剪辑技术所遵循的心理流程。虽然,传统剪辑技术无法消除画面的裂缝,但是,它运用种种技巧创造的,恰恰是人类内心所意识到的连续不间断运动。无缝剪辑镜头以一种画面的连续性满足了这种潜意识的欲求。

2.绵延的时空:时空是梦境的一个基本构成元素,在无限的时空中我们的思想任意遨游。在我们的梦境中,时空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爬山涉海、上天入地,从室内穿越墙壁进入空间,远至银河宇宙,近至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微观世界,没有一个梦境会考虑现实中物理距离的不可逾越或者顾及生活中道德伦理的种种约束,与之相随,梦境中的空间亦在不断地变化和迁移,按照人的意愿实现流畅地转换。无缝剪辑则依靠数字技术实现了这样的一种梦幻时空,以往只可能在梦境中出现的场景,如今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银幕上,而其中最关键之处是,这些画面时空构成的独特性在于不同时空间接缝的消失,消失的缝隙使这些空间充斥着无限的心灵张力。

3.无所不在的身体意象:人类的思维,尤其是潜意识,可以进入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表现为在宇宙中的无所不在。然而,人类的身体局限了这样的一种无所不在。人类只能依靠技术发明,如汽车、潜艇、飞机、航天飞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产品满足将自己的身体进入绵延无际的时空的欲望。在我们看来,摄影术、尤其是电影与电视的发明,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这种欲望。在影像构成的世界中,人类的身体,作为一种意象,几乎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在传统电影与电视影像的制作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样的欲望还无法充分地实现。而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影像将有可能具有与梦一样流动的形态,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依赖直观的如同梦一般的影像,表达自己的身体欲望,同时与他人交流自己身体的欲望,在这样一个潜意识直观(不是通过语言转述)交流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将会具有前所未有的信息丰富性。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在梦幻的层面上沟通和交流身体的欲望了。

综合上文列举的镜头与梦境的相似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无缝剪辑镜头与人类梦境的关联性。当于果·明斯特伯格从观众的注意力、记忆、想象和情绪等方面描述观影机制时,我们就开始意识到电影剪辑有可能是按照人类心理的流程进行的,随着剪辑技术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充分地意识到,剪辑技术正在按照人类的思维模式构造着一个意象性的自然。正如本雅明曾经指出的:这个与摄影机对话的“自然”,不同于我们眼中所见的“自然”,在这个自然中,无意识行为的空间取代了人类自觉行动的空间。有史以来第一次,摄影机为我们打开了无意识的经验世界⑩。当代的数字技术使得影视在展示人类内心欲望的向度上迈进了一大步。在由数字技术制作的镜头中,我们可以充分欣赏在梦境中经常出现的跨越了物理距离的空间,感受与现实生活非同步的时间,体味我们内心原始欲望的奔突。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发展,将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从无缝剪辑看未来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

人类生来就有感知和把握世界的欲望,我们可以把图腾、音乐、文字、抽象或具象的各种图形看作是这种欲望的外化形式,问题是,无论多么复杂的外化形式,都不可能穷尽我们了解世界的欲望,于是,我们常常不得不返回自身,了解这些欲望究竟是什么,由此而形成了一个从欲望——外化形式——欲望的反复循环过程。技术就是这个循环模式的有效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所创造的物质形式,都是人类内心活动表征。正如保罗·莱文森所指出的:“无论信息加工技术的外在目标是自恋式的追求自我延伸的乐趣,还是尽可能高效地完成既定的功能议程,结果都是复制有机体千百万年积累的一种信息加工模式。这是与环境互动的古老方式,在生物的生命和人的进化中发挥了作用的方式。”(11) 摄影技术从黑白、彩色、运动图像至三维图像(全息图像)的演进过程,似乎较有说服力地验证了这样一个大脑信息的复制过程。数字技术将这样一个复制过程从其初级阶段提升到了复杂阶段——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复制模式。无缝剪辑技术所制造的活动影像与人类梦境的诸多相似之处,使我们看见了这样一种可能性的实现,这似乎预示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下一阶段发展,将会开拓人类的潜意识活动区域,将人类的潜意识活动转化为可以交流、沟通的外化物质形式。这样一种交流形式的出现,将有可能使人类在回避社会道德、伦理、法律的制约,在一个虚幻而又实在的自然中获得深层欲望的完美体验,换言之,我们越来越有可能使潜意识欲望得到更充分的释放。作为技术发展原动力的本能,亦可在这种释放中不断膨胀,从而反过来促使我们创造新的技术,制造一个可以满足丰富、深刻、完美人性的世界——无论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注释:

① 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出版社,2003,8—9页。

② 张福志.《手机》片头制作之面面观.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4,8期,30—31页。

③ 辅舸.四部代表未来电影趋势的大片之一——黑客帝国Ⅱ——重装上阵.中国青年科技.2003,8期,30页。

④ 刘言韬.电影中的数字制作技术.电子出版,2000,9期,17页。

⑤ 杨晨.电脑特技在电影中的运用.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1,5期,12页。

⑥ [法]雷纳·克莱尔著 邵牧君译.电影随想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89页。

⑦ 田力.用“精神分析”看电影.齐鲁艺苑.2004,4期,41页。

⑧ 苏隆.弗洛伊德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64页。

⑨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11页。

⑩ [德]本雅明著.许绮玲 林志明译.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许绮玲,林志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9页。

(11) [美]保罗·莱文森著 何道宽译.思想无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5页。

标签:;  ;  ;  

人类潜意识心理的无缝编辑与外化_潜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