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珍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开放,国民素质的提高,医学的不断改革与探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自然分娩的优势,社会对助产士的专业素养、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助产专业的现状,大力推进助产专业的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助产专业人才。
【关键词】助产专业;助产教育;助产士
助产是一门涉及女性生命周期中妊娠、分娩。产后康复、新生儿照护及性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健康相关学科;助产士是正常妊娠分娩妇女的主要健康照顾者,是提供助产服务的主要力量。我国助产专业虽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助产专业的发展仍处于落后阶段,助产专业的现状堪忧,只有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才能将助产事业发扬光大。
1助产专业的现状
1.1国外情况
在瑞典,只有在完成了3年护理本科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获得注册护士,再在大学接受助产专业教育1—1.5年后,国家健康福利局才授予注册助产士。其主要职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围生期的护理;(2)计划生育;(3)妇科护理;(4)为青少年提供性健康教育;(5)助产专业的研究发展工作[1]。
在英国,助产士的教育以本科为起点,助产士均需要接受大学的助产专业教育,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才能被认证成为一名合格的助产士。助产士注册成功后享有其基本的检查和处方权,负责常规的孕期随访和检查,正常的自然分娩接生工作。在英国,非高危孕产妇皆有国家认可的助产士负责,而产科医生则负责高危孕产妇[2,3]。
1.2国内情况
1.2.1中国长期缺乏多层次的助产士高等教育,助产教育明显落后于国际助产教育水平;整改助产教育明显落后于我国其他高等教育。1929年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奠基人杨崇瑞博士在北京开办了第一所国立助产学校;1958年助产士学校教育逐渐萎缩,文化大革命后取消了助产专业,学科从正规教育回到学徒制。1980年卫生部指出省、市、县中级卫生学校开设和增加助产士培养,规定中专助产专业设置标准。现在,我国目前大多数助产学校为大、中专水平,且缺乏统一的助产教育体系规范,助产课程的设置没能体现助产专业的专业性,没能突出产科、助产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特点;因为助产专业毕业生还得考取护士资格证,所以课程的设置离不开护理专业课程,这就使得助产教育和护理教育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1.2.2在中国,助产专业依附于护理专业,并没有从护理专业中独立出来、产科护士和助产士的专业区别不明显。很多助产士都是半路从临床护士转行过来。在学校,对助产士的培养和对护士的培养界定不清,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培养目标不明确。国内,助产士的执业范围不明,没有相对独立的处方权,即使是非高危孕产妇都必须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国内,助产士主要负责产程的观察和接生,而忽略了产前、产后护理及新生儿的照顾。从国外先进的助产理念不难判断出,助产专业想要发展的好,只有从护理专业中独立出来,设立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助产人才缺乏。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助产士与适龄生育妇女的比例为1:100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4000。我国助产士与产科床位严重不足。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虽然我国从50年代就提出了住院分娩,但这只是大大提升了产科医生和产房护士的能力,并没有激发出助产士的潜能。相反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剖宫产率而降低了自然分娩率,医院产科的水平不再是助产士协助自然分娩的能力,而是产科医生手术的水平。分娩不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变成了一个医疗化的进程。以产科医生和产科护士为主题的产科,使助产士缺乏职业存在感和使命感;加之,助产士的执业范围有限,孕产妇过度依赖产科医生而边缘化助产士,对助产士的依赖和信赖不够,导致大量助产人才流失。
1.2.4在国内,助产士没有自己独立的职称注册和晋升体系。在1979年2月23日颁布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条例》中,卫生技术人员根据业务性质,分四类:1.医疗防疫人员2.药剂人员3.护理人员4其他技术人员,而助产士属于医疗防疫人员,但其打多少晋升的是护理人员职称,对助产士而言其没有归宿感,没有组织,非常有碍其专业的发展。
2助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2.1政府开始重视助产教育 在卫生部《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助产技术准入与管理,规范孕产期医疗保健与服务,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在2014年4月3日,“助产士本科招生培养试点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15年,第一批助产士本科招生培养试点院校开始招收助产方向本科生,这是助产专业教育史上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在2016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德明提出建议建立独立的助产士职称晋升和评价体系,这也充分说明国内大多数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助产士的重要性,助产专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2.2根据我国助产专业的现状以及与国际助产专业的差距,作一下建议和思考
2.2.1建立完善助产专业的教育体系,国内助产士缺乏高等教育,国内助产士本科才刚刚开始起步,都没有硕士层次教育,整个学历层次相比国内其他专业和国际助产士学历差距太大。全面提高国内助产士水平,从助产士的基本教育开始,提高助产士的整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培养助产士的专业特点,与护理专业区别开来;开展助产士的多条继续教育路径和在职教育平台,从本质上去解决助产士低学历,低存在感问题,只有加强了助产士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助产士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助产专业才可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2.2.2建立独立的助产专业体系。在国内产科医生、产科护士与助产士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国内助产士大多不能清除的定位自己的角色,找不到自己的归宿,阻碍其专业的发展。虽然我国也有了自己的助产 士联盟。也有了相对完善的妇幼保健体系,但助产士的注册和晋升仍然和护理人员一致,助产士缺乏自身的专业体系,建议助产士和护理分开,建立自己的注册和晋升体系。
参考文献:
[1]简雅娟,赵平,甘西西.助产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9):832-834.
[2]顾春怡.瑞典助产专业的现状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9-380.
[3]陈彦丽,李红雨.英国助产士的教育和助产模式对我国产科护理发展的启示[J].2016,16(7):530-532.
论文作者:张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助产士论文; 专业论文; 产科论文; 自己的论文; 护士论文; 国内论文; 医生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