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彭川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康复科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时采用康复训练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术后患者作为康复组,同时选取术后自行锻炼的4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患者康复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康复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自行锻炼相比,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有助于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骨折术后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骨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膝关节骨折类型,通常由于坠落伤或暴力引起[1]。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患病人数也日益增多,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方案,而对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时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术后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发现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现将其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时采用康复训练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术后患者作为康复组,同时选取术后自行锻炼的4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康复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分布在(2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0±2.6)岁,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16例、砸伤19例、交通伤21例,骨折至手术时长为(2~5)d,平均时长为(3.2±1.1);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分布在(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2.7)岁,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12例、砸伤15例、交通伤18例,骨折至手术时长为(2~7)d,平均时长为(3.0±1.7)。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自行予以康复锻炼。康复组患者术后予以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后早期:患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后即刻抬高患肢30°,手术后24h进行局部冰敷,20min/次,术后1d对患者患侧下肢进行床上收缩锻炼以及踝泵训练,指导患者如何收缩股四头肌,每次5~10min,每隔2h进行一次。②固定期:患者患侧肢体使用支具或石膏托予以固定,固定时长为2~4周,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石膏托的松紧情况以及患侧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为防止石膏固定期患者患肢的股四头肌出现肌肉萎缩,可指导患者在床上采取踝、髋和趾关节运动,如取仰卧体位,屈曲健侧肢体,将足跟压向床面,对股二头肌进行训练,同时对股四头肌进行收缩练习。③固定解除后:当患者外固定解除后需锻炼肌肉和关节活动度,如取仰卧体位,进行主动屈髋练习,将膝部被动屈曲直至膝部具有牵拉感,每天2次,每次5~10组,同时伸直健侧下肢,将患侧髋关节屈曲90°,将双手环抱在患侧肢体的大腿方法,进行伸膝运动,缓慢指向上方对股四头肌的肌力进行训练,每次训练后放松数秒,随后反复进行,每次5~10组,每天2次。④肢体负重锻炼:术后3个月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负重锻炼和主动活动,如双手扶床头,双足略约分开和肩膀同宽,缓缓蹲下,直至膝关节屈曲到(45~60)°为止,提高膝关节屈肌和伸肌的肌力,使膝关节功能得到缓慢恢复;患者在术后4个月可进行患侧肢体负重训练,对患侧肢体予以X线片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以此决定全身状况后选取负重量,先采取膝、髋关节、踝关节负重对抗阻力训练,随后在双拐协助下缓缓增加负重,过渡到使用单拐,最终不需辅助依靠下肢行走。⑤适应型锻炼:当患者膝关节肌力和活动度恢复疾病正常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游泳、慢跑和骑自行车等适当练习,缓慢恢复患肢膝关节功能。

1.3 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2]

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包括优、良、可和差,其中优指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超过120°,可适当参加轻度的活动,未有疼痛;良指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在(60°~120°),对日常生活未造成影响,具有轻度疼痛感;可指患者膝关节屈曲度为60°;差指膝关节屈曲度在60°以下,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疼痛感难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处理,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康复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6%,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属于胫骨关节内骨折,常常合并一定程度的关节面移位或压缩,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和半月板等出现损伤[3]。临床研究报道[4],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处的愈合情况通常与皮肤类型、骨折类型以及固定使用的器械具有相关性,若不及时的予以康复训练或者康复训练不正确将导致膝关节囊内的软组织和邻近韧带发生挛缩、变性和黏连,严重患者出现膝关节邻近肌肉组织萎缩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文献报道[5],选取正确的时机以及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住院时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术后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同时予以自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宇0.05)。综上所述,与自行锻炼相比,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有助于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杜丽娟.模块式康复计划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93-96.

[2]尹晓宁,曹瑞治.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治疗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4):422-424.

[3]毛玉江,张伯松,公茂琪等.20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6,18(1):47-51.

[4]王瑞阳,姜贺新,李腾飞.胫骨平台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5,28(4):933-935.

[5]陈涛平,焦建宝.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355-3356.

作者简介:彭川,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康复科。

论文作者:彭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彭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