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久弥新论文,中华论文,价值观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和汇报的主题叫做“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实际上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宗旨,不是向外面去追求什么,而是回归到我们自己的本性上,因为本性当中什么都具有。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到底是在不断的进步中得到了快乐呢?还是在我们的发展中面临着更多的危机?
从2001年,21世纪的第一年开始到2011年,整整10年,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差不多每一年都有天灾人祸。2001年美国9·11事件,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更加动荡的时代;美国2010年8月刚刚结束了长达八年的伊拉克战争,而2011年3月事隔不到一年时间,又开始了利比亚的战争;2008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感受到它的影响。
刚才讲人祸,现在讲天灾。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的大海啸;2008年5月中国汶川大地震;2010年1月海地的大地震有30多万人死去;2010年3月冰岛火山大爆发;2010年4月的中国玉树大地震;2010年8月中国舟曲的泥石流;2010年8月巴基斯坦的洪灾以及逐步在加重的全球气候危机、瘟疫、粮食的危机。
再来看看金融危机,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的时候,他虽然不是专门学金融的专家,但却一针见血地把金融危机的根源点出来了,比我这个搞了金融研究12年的人还要准确。他说“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了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的底线”。
所以人类的危机,战争也好、金融危机也好,其实乃至很多的天灾,比如气候危机、粮食的减产,不就是人类因为贪欲而产生的道德缺失造成的吗?
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与日本池田大作(被誉为日本当代孔子)有一个对话录,说“人类的力量影响到环境已经达到了人类会自我灭亡的程度,这个情况似已确定无疑,如果人类为了满足贪欲,而继续使用这种力量,必将自取灭亡”。他又说“科学不断发达,就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就是科学会被善用还是恶用?科学所造成的恶果,不能用科学本身来根治”。我们马上产生一个问题,到底用什么来根治人类现在所面临的危机问题。
1988年,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最出彩的是汉内斯阿尔文博士,他是1970年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在其等离子物理学研究领域的辉煌生涯即将结束时,得出如下结论,他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一个西方的学者、科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会问了,孔子他是至圣先师,他所说的是什么呢?你看《论语》当中,孔子自己说,他自己并没有创造什么,只是转述古圣先贤的教诲。孔子说主述尧舜,尧舜是古代的圣王,唐尧是黄帝的玄孙,虞舜是黄帝的八世孙,他们也像孔子一样述而不作,他所转述的也是黄帝的教诲,所以我们中华文化是以黄帝为人文始祖的。
一个圣人不是说他能够创造些什么,而是他能够发现事实的真相,他能够找到自己曾经迷失过的自性,这种人我们说他是圣人,真正回到了自性上面。尧和舜以及他们的始祖黄帝,都是这样的过来人,孔子,也是过来人,所以他们都是圣贤,所传承的都是圣贤的心法。
我们再看黄帝为什么在证悟了心性之后又创造了这么多文化呢?就是我们讲的随缘了。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当时打败蚩尤以后,人类开始栖息下来了,我们的华夏大地需要休养生息,黄帝于是教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这时中华文明随着农耕兴起而开始,人类开始过着聚集生活,形成了家、形成了国,乃至形成了天下。
黄帝还有一个贡献,是他对婚姻文明的贡献,他的正妃嫘祖,跟他一起兴起“八拜成婚”。男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的文明婚姻礼俗,他们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要知道我们的社会是以家庭为细胞的,而这个细胞当中最小的单元就是夫妇。
所以治天下,首正人伦,而正人伦首正夫妇,黄帝和嫘祖,就在这个人伦教化上将我们人类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中华文明的发展就是围绕着五伦关系而展开,古人有所谓“人无伦外之伦,学无伦外之学”,这个“伦”就是关系,关系有很多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甚至人与天地的关系,我们怎么跟它处理好关系?因而黄帝的垂训主要是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教化。《中庸》上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夫妇一世之中是彼此最亲近的,教化之端是从这里开始的。
对中华文化承前启后、集大成者莫过于孔子,孔子之后有孟子。有儒家还有老子道家,还有诸子百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契入了圣人的境界。他们所说的都是符合事实真相的,总结为十二个字,“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
这12个字都是古圣先贤归纳总结出来的,第一个“孝悌忠信”,你看在《论语》当中《学而》篇第六章,就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修而力学的基础。孔夫子也非常重视忠信,所谓“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禅改”。如果我们心里面有自私自利有贪欲,心就偏离了忠道,就不忠了。由忠而发出的言就是信。在四书《大学》里面也有这样的话“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孟子·公孙丑》篇说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就好像我们的身体要有四肢才能运动,才能完成工作。如果我们想要证得“正道”,也必须具备“仁义礼智”这四体。
其实仁义礼智人皆有之,孟子讲得非常清楚的,这是本性当中本有的“德”,不是创造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失去了“仁义礼智”呢?是因为我们迷失了本性。孟子讲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看到一个小孩差不多快掉到井里的时候,可能你没有想什么,一个箭步过去把小孩抓起来,不让他掉到井里,当你没有思考的时候,自性就发挥作用了。如果你思考的时候,这个小孩是谁家的小孩?我要不要救他?你有这些想法的时候,正是把自己的自性给阻碍住了,恻隐之心就起不来了。所以圣人的教诲不是让我们从外面得到什么,而是要我们放下,放下不必要的妄想。
后面四个字是“诚敬谦和”,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中庸》上通篇讲一个字就是“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什么是诚?清朝曾国藩给“诚”字下的定义很精彩,说一念不生是为诚,当你一个念头都没有的时候,就像现在,你自己回去马上反观你的内心,你内心里面有没有念头?你现在有念头,不诚。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是诚的境界。可是我们凡人很难做到,当你能够做到的时候,你就不是凡人,是圣人。
那内心有诚,外面自然有敬。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老夫子说得好:“修己以敬”,子路听了还不明白,问这就够了吗?孔老夫子又讲“修己以安人”,自己修己以敬就能够让人家安了。
怎么安呢?你让别人安,你去安慰别人不一定能够让别人安,你修己以敬就能够安人了,子路还没听明白就问这就够了吗?孔老夫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就是尧舜也没有做到啊!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境界是圆满至圣的境界,他已经知道了整个宇宙是跟自己在一起。自己以外,找不到宇宙任何一物了。他只是“修己以敬”,就能够使自己安定,人人都自己安定了,天下自然也安定了。所以圣贤学问不就是求个“心安而已”。
孟子讲得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什么叫“无他”?过去我们养鸡的时候,把它放到山上,晚上把它抓回来,鸡放出去得把它抓回来,那么心放出去了,为什么不把它抓回来呢?心放到哪儿?放到外面种种声色境界当中,迷了。现在让你回头,从梦中觉悟,只要“修己以敬”你就能够得安了,心安众生安。这是“修己以敬”。
下面讲“谦”,谦是什么?谦虚。《尚书》讲“谦受益,满招损”,《易经》讲六十四卦,唯“谦”卦六爻皆吉。为什么要谦呢?老子讲的不敢为天下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稍有一点傲慢的时候,你我对立的心就起来了,你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分成二了。二时你就见不着真了,一时才能见到真。所以守“谦”,不敢为天下先,这是圣人保持自己境界的一个好方法。
最后讲“和”,“和”是跟天下和。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不一定是要相同,比如我们桌子上的花,这么美,这花不是一种,百花园中的花都这么美,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正是因为它们的不同。如果你要相同,这个花园里面就只有一种花,恐怕也就不美了。像我们这个世界众多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文化,我们不必求其同,得到“和”就可以了。
如果求同,肯定和不了。我要你遵循我的价值观,那怎么能和呢?不和就会打仗了,所以人类的战争就这么来了。先是心上有不和了,有了对立,发现对方跟自己不一样,就希望对方和自己一样,于是就有这种控制他人的欲望,就是这种控制、征服的欲望,基于严重的人我对立,战争也就发生了。所以要“和”。
所以中华传统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这些价值观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是我们心性本来如此。你要是这样去行,这样去做,你过的是最幸福、最自在的生活。
中华传统的价值观,是以道为体,以仁为依,以孝为本,以圣为归。
第一条,以道为体。《礼记·中庸》里面前三句话把宇宙真相全讲清楚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什么是天命?是没有起心动念时候的状态——本然、自然。圣人瞄准了这一点,契入境界了。接下来要“率性之谓道”,要追求真相去生活,所以他的生活一定是自然而为。修道之谓教,孔老夫子就是通过“好学”而成就的。
他曾经讲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0户人家的小社区就能够找到像孔子那样的忠信之人,但是找不到像他这样好学的。所以我们要想成为圣人,就是修道之为教,就是让我们通过好学,学而知之,但不是到了知就可以不学了,知还得学。
仁义礼智是孟子讲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孔子讲的“君子谋道而不谋食,君子忧道而不忧贫”,人这一生最可贵的是求道,不是求衣食饱暖,君子求的是道,所以贫贱的生活依然可以安贫乐道。
整个中华文化就是以这个“道”作为我们的体,所以夫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第二条,以仁为依。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为什么爱人呢?“仁”字一个“人”字旁,一个“二”,两个人为一体叫做仁,那么你就不能说爱人如己了。
爱人就是爱己,为什么呢?人就是己,己就是人,人己无二,人己一体。我们真到这个境界,你可以像孔老夫子讲的“杀身以成仁。”看到人民受苦的时候,能够不顾一切奋勇上前帮助他,这就是人性的作用,就是因为人们迷失自己太久了,产生严重的自私自利,而损人利己。其实损人绝对不会利己,损人只会害己,为什么呢?因为人就是己,就像人体一样,我不要这个脚,这个脚不是我的,我把它割掉了,割了就是自己受害。我们现在只是把这个身体当成自己了,不知道天下苍生全是一个自己,就好像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身体所有的细胞都是自己的,我只知道这一个细胞是我自己的,我跟所有其他细胞都对立起来了,这叫做愚痴颠倒。
第三条,以孝为本。仁讲的是一个心法,但是如何落实?我们要讲究落实,圣贤文化不是说说而已,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去做。中华文化里最重视的是孝道,《孝经》上孔老夫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你能够行孝的话,这就是道德的根本,一切圣贤教育从这里产生,如果离开了孝道,你再去谈什么传统文化,那都是不着根本的,为什么?以孝为本,就好像一棵树,它有根才能够有繁茂的枝叶花果,如果不要根了,就像瓶子里面的花,用水养着,它不会长久,再好看也迟早会枯萎。“根”我们看不到,但是它很重要。
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们行孝悌,本身是不是仁呢?未必,这是为仁,就是你在做。你在朝人性这个方向走,还未必到达这个境界,但是孝悌可以帮助你到达这个境界,所以你回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叫做“为仁”,中华文化不是用来说的,要用来做。
那么真正达到仁的境界,你做圣人了,你肯定是孝悌,这是你本性自然流露出来的。所以孔老夫子写的《孝经》讲“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是孔老夫子的行门,用来干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先王和谐世界的法宝。
《孝经》上就讲了“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2500年前,孔老夫子已经提出来了,这就是古人已经在实现了。怎么去做?就是一个孝,孝治天下,所以“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这个“本”是根本,“依”是依靠,我们为什么能够得到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因为我们能够依靠这个人性的根本,所以和谐世界要从行孝做起。
第四条,以圣为归。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圣为归,圣人每个人都可以做,孟子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
《弟子规》上最后告诉我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只要你不断地修正自己,把毛病习气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贪欲放下,其实圣人的境界就在眼前了嘛。
我用三句话概括我的发言:
中华传统价值观能从根本上帮助解决人类社会的危机,和谐天下。
中国传统价值观,有十二个字:孝悌忠信、仁义礼智、诚敬谦和。它以“道”为体,依于“仁”,本于“孝”,归于“圣”。那么要落实和推广价值观必须先以修身为本,从自己开始做起,而以教学为先,要不断地推动教育,而且要提倡礼治。礼治其实比法治要更符合人性,不是说我们不要法律,但是用礼,能够让人耻于作恶。
礼制,人与人之间的礼,需要一个很好的规范,需要符合人性的这一套规范。比如说“婚礼,祭礼,丧礼”,每个朝代的兴起都需要制礼作乐,才能进入治世,所以我们需要回归制礼,以创建和美社会。
(本文摘自钟茂森博士2011年4月3日在第五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有删减)
《找寻中国精神》摘录
钟茂森
中国精神,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灵魂。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多元化的文化,又是和谐的文化,而各宗各派讲的道理,实际上都是同出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儒家称为“道”,道家也称为“道”,佛家称为“自性”“真如”。
中华精神为“一体、二相、三宝、四勿、五常、六和、七治、八德、九思、十义”。
一体,是《中庸》上“天命之谓性”。性就是宇宙的本体。
二相,《大学》的“本末”,指“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是像一棵树的根,末是枝叶花果。本和末都在一棵树上,是一体的。修身为本,因为身是本,家、国、天下是末,我们把身修好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
三宝,是《道德经》“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四勿,孔子传授给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五常,儒家:仁义礼智信
六和,佛家: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七治,《礼记·礼运篇》:喜怒哀惧爱恶欲。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九思,《论语》: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十义,《礼记·礼运篇》: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学习应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应当: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应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把孝心献给父母,把敬心献给圣贤,把爱心献给人民,把信心留给自己。
(摘自《找寻中国精神》,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