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摘要:目的 探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培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较对照组的69.39%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嗜睡,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值得应用。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力愈来愈严重,使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精神分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该病不仅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说法,不过相关的研究表明,与患者脑内的多巴胺受体、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医学界对于该病的治疗也经过深入研究,到那时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2],为此,本文笔者通过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49例,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2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6±5.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5±1.2)年;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30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4.7±5.4)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5±1.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阿立哌唑(批准文号:5mg:国药准字H20041501,10mg:国药准字H20041502,生产企业:康弘集团-成都大西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给予患者记录为5mg每日,第2周时逐渐加量,至10mg,两周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加至15mg/天,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对照组采取利培酮治疗,利培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092H0300,生产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首次给予患者记录为2mg/天,第2周时逐渐加量,至6mg,两周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加至8mg/天,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d。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均为2个月。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采取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PANSS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30)x100%。PANSS减分率≥75%,为治愈;PANSS减分率在50%-74%之间,为显效;PANSS减分率在25%-49%之间,为有效;PANSS减分率<25%,为无效。以TESS进行判定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和(x±s)表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2和t值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7例,其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15例,其总有效率为69.39%,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关键。目前,治疗该病症的药物多为作用于下丘脑的5-羟色胺,组胺H1和H2受体及多巴胺D2进而起到治疗的效果,但是为此产生的拮抗作用也将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发生和并发症[3]。
阿立哌唑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分裂药物,该药物对H1、H2受体没有作用,还能够阻断5-羟色胺受体活动及部分激动DA2受体,进而多巴胺功能起到调节的作用,最终起到治疗的作用[5]。正是上述机制,致使该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较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小。本文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71%较对照组的69.39%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嗜睡,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说明,精神分裂患者采取阿立哌唑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与利培酮相比较,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1:48-50.
[2]刘铭涛,陈斌云,罗传琳,沙俊杉,刘晓霞.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58例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05:550-552.
[3]黄雪竹,任冬梅,林英,陈凌华,李光明.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136+138.
[4]程道猛,刘靖雯,黄鹏,徐世超,王春江.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4:1825-1826.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