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院感科 江苏 徐州 221700)
(3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 徐州 2217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的46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比例,以及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低,住院时间短,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305-02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又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在进行机械通气48h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是重症医学科给予机械通气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其住院时间[1]。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作为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现阐述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的92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6~64岁之间,平均年龄(45.23±1.2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22例、大专以下学历2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5~75岁之间,平均年龄(45.22±1.2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20例、大专以下学历患者26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以及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进行休息,合理饮食,对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并给患者清洗口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进行止咳、化痰,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
1.2.2研究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主要包括:
1.2.2.1成立综合护理干预小组,针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定期组织小组的成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主要培训的知识有重症监护行机械通气患者重点关注事项,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可能原因,临床护理的重点事项。
1.2.2.2心理干预:在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负面情绪,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护理干预;详细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特点,对伴有负性情绪患者给予积极的疏导,帮助患者处于轻松的状态;给患者介绍插管术的工作特点,说明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1.2.2.3呼吸道管理
(1)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无菌观念。
(2)重症医学科空气、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及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呼吸机管路可能存在细菌,护理人员需定期进行清洁管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 预防定值细菌及直接种植细菌污染。
(3)吸痰的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痰液的性质进行吸痰。控制气囊的压力,使用最小漏气技术,充入的气体量刚好能满足患者呼吸时不会闻到漏气声,且在从气囊中抽出0.2~0.3ml气体;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湿化液量,患者的黏液浓稠表明气道湿化不足,需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应用沐舒坦稀释痰液;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进行吸痰,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呼吸机管路可能存在细菌,护理人员需定期进行清洁管理,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一般每周一次,定期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正确给予感染防控。
1.3 指标观察[2]
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患者在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全部输入SPSS19.0软件中,将数据实施系统分析,数据的平均值用(x-±s)表示,组间数据的用检验t值,当数据所得的P值<0.05时,表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各项炎症因子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低,各项炎症因子指标低,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ICU天数和总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x-±s,d)
3.讨论
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医疗器械,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原因是患者大多伴有基础疾病,自身的体质较差,肺功能较为低下,对外界病原菌的抵抗力较低[5]。有研究显示[4]在护理过程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的相关肺炎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总结多年的护理经验,指导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因素。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洗手,强化消毒隔离观念;给予隔离措施。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避免反复插管,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定期检测高危人群,强化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可利用胸部物理治疗,促进痰液的排出。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最小漏气技术,有助于降低黏膜损伤率。根据患者痰液的粘稠度,来判断患者是否湿化不足,痰液浓稠患者给予排痰法,湿化不足患者,给予适当的痰液稀释,常见的排痰法是三步排痰,取得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6-7]。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翠萍.探究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2):225-226。
[2]张亚光,陈凤朱,罗艳,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7-
78.
[3]孟俊娜.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5):232-
233.
[4]陈天玲.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754-756.
[5]艾比拜.阿不力孜,古丽苏木阿衣.吐尔逊.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186-186.
论文作者:李梅1,李晶2,梁夷凤2,张秋敏1,侯宜静3(通讯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患者论文; 机械论文; 重症论文; 性肺炎论文; 医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肺炎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