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经济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分析了工业化中前期的中国国情特征和历史任务,认为每个较大的区域都应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对一些地方曾经提出的“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两通起飞”等战略思想进行了商榷,提出了特色制造业的战略思想,主张在产业选择、发展道路和目标定位等方面突出区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3)05—0004—07
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长远经济发展水平的大问题。它必须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相适应。脱离这种要求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滞后。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其中有些欠发达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前期。对于这种阶段性质,社会各界已经形成共识。既然如此,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就要符合工业化中前期的内在要求。事实上,有些地方以前的战略思想并不是这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这些战略进行一些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一、工业化中期的国情特征和历史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必经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介于传统农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间的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它可以区分为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超工业化时期等更加具体的阶段。按照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所谓工业化前期相当于起飞阶段;工业化中期相当于向成熟推进阶段;而工业化后期和超工业化时期则分别相当于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工业化中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经过前期工业化的发展以后,工业经济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可能明显地提高了。但是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国家相比,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社会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突出地表现在农业人口的较大比例以及农业生产的落后方式上。1930年,美国已经进入罗斯托所说的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即高度工业化时期。那时,其农村人口的比例就已下降到36.4%,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3%以下。在美国,农业生产也已经是高度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而在我国,2001年农村人口的比例仍达62%;大部分农业劳动者仍从事传统的种植活动;大部分农户的生产还带有较强的自给倾向。
二是资源的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在农业社会,人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自然力;生产过程主要是对自然界生物资源的初步利用。在工业化前期,人们建立了一定的工业体系,开始对矿产等非生物资源进行开采和加工。但是,这时的工业系统对资源的加工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其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在有些国家,制成品的生产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其加工程度与高度工业化国家所生产的精密机械、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芯片、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等等不可同日而语。在我国,近年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产品的生产似乎已经很发达,但从整体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资源利用程度方面的差距还很大。2000年,我国制造业产品中只有32.5%属于资本品;而同年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比例则分别是48%和50.3%。
三是国家和人民的富裕水平还比较低。由于生产社会化还不够发达;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还不够高;传统的农业生产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在工业化中前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国民收入水平都还远低于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发展经济学家普遍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2000美元看作是工业化中期的重要标志。2000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3.5万美元。在我国,我们虽然在20世纪末期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但是到2001年,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只有7392元人民币,还不到当代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工业化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要为人类社会的信息化和知识化创造条件。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就必须实现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工业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使人类物质财富超越自然供给的主要途径。所谓工业化,就是要使工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使工业生产的规模和质量都达到足以支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程度。而后者不可能建立在自给自足的社会分工状况、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资源利用程度和温饱型的社会收入水平上。只有通过工业的充分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装备程度、资源的利用程度、国民的富裕程度和文化素质等等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们才有资格跨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门槛。
二、制造业:工业化中期经济腾飞的主要支撑
工业可以区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等部门。其中,制造业是指对各类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部门,它是工业化的主要战场。在很大程度上,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主要就是靠制造业的发展来完成。在工业化中期,制造业必然是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首先,制造业是工业化时期社会需求最大的部门。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呈阶梯式的:旧的、物质的需求满足以后才能产生新的、精神等方面的需求。而且,社会需求必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支付能力的制约。在工业化时期,传统农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规模在较大程度上还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则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制造业是一个产品不断创新、分工不断细化的部门,它不断地推出人们所愿意支付的新兴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机织布、机制呢绒、罐头和饼干等在工业化初期都曾表现为新兴产品;后来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再后来是家用电器、家用轿车、计算机和移动电话等。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不仅需要有新的消费品制造业,而且需要有新的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采掘、电力、供水、供气等其他工业部门的需求也在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制造业发展程度的制约。
其次,制造业是工业化时期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舞台。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使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内部的机器体系和劳动分工越来越复杂;企业间的再生产联系也越来越发达。现代的汽车、飞机、船舶、计算机等产品的生产往往有数千家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它们的制成品则行销于世界的很多地方。这些企业的内部都有复杂的机器设备、工艺流程和劳动分工。一般来说,先进的科学技术、机器设备、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企业制度等,都是在制造业企业中首先发展起来,然后再运用于其他部门。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都有赖于制造业提供高效率的装备。因此,制造业是工业化时期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部门。制造业企业常常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尤其是在那些新兴的制造业部门更是如此。
再次,制造业是工业化时期吸收劳动力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社会积累能力的主要部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必须实现农村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大量转移。制造业的高需求和高扩张能力使之成为工业化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这些部门较高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等等,决定了其从业人员较高的收入水平。他们的购买活动会引发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的增长。结果,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从而,社会的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西蒙·库兹涅茨曾选择59个典型国家工业化中期的资料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这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00美元上升到1000美元的过程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375%,明显超过其他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的幅度(西蒙·库兹涅茨,1985)。钱纳里的分析表明,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前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40美元提高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第二产业在其中的贡献上升了21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贡献的上升程度(钱纳里,1989)。众所周知,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所谓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和贡献主要也就是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和贡献。
最后,制造业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制造业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高效率的装备,特别是现代的机器体系、控制设备、机器人和生产线等,促进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制造业的发展及其从业人员收入的增长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对其他产业的需求,其中包括对农业、基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需求。而且,制造业可以形成较长的产业链条。一种新兴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会带动很多相关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库兹涅茨依据多国资料计算了不同产业的部门反应弹性,用以表现这些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部门反应弹性值分别为0.3、1.36和0.98。这就是说,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明显大于其他产业。在整个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作用最强。有人计算了我国1997年40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即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结果表明,电子及通讯设备、金属制品、交通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制造业部门的指标值都大于1,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名列前茅。(郑家亨,2002)
因此,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甚至当代发达国家也是如此。1997年,美国制定了《下一代制造业行动框架》;日本政府在1990年制定的《日本制造业变更的方针》中说,“如不能维持制造业的发展条件,日本将是没有前途的。”
三、关于第三产业的反思
按照以上的分析,现阶段我国所有较大的地区,例如一个省或一个中心城市,都应把制造业当作自己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但是近年来,有些地方过分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所谓“突破性地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口号,人为地追求“把一二三顺序的产业结构变为三二一顺序的产业结构。”我们认为,这是我国某些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严重偏差。
第三产业固然也是很重要的。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实行所谓“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造成了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改革开放后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完全必要的。这种产业的适当发展对于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可能突破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甚至1000美元以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国内不可能存在对第三产业的过高市场需求。现有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等等,也不可能支撑我国第三产业高度现代化。在当代,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确实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有人以为,只有这样的产业结构才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是他们忘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是我们当前所无法比拟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都曾长期大于第三产业;后者的发达并不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原因而是其结果。按照罗斯托的理论,只有到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以后,社会才能产生出大量的服务性需求;第三产业才能拥有大规模的发展空间。世界银行的统计表明,第三产业在发展速度和整体比重上超越第二产业,必须等到工业化的进程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这个临界值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在20世纪50年代是1000美元;在70年代是3000美元;而在80年代则是7000美元。(世界银行,1987)显然,我国目前离这个临界值还差得很远。在这种条件下,要求“突破性地”发展第三产业,追求“三二一”顺序的产业结构,那就是脱离进程的要求去追求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产业结构特征,是一种东施效颦的做法。
诚然,在充分开放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确实可以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市场,使第三产业发展到超越本国工业化基础的水平上。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国外的需求并引进国外的管理人才来发展旅游业。但是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决不应该把第三产业当成自己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决不应该让第三产业的发展障碍了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靠外部条件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虽然可以使我们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它毕竟还难以蕴含一个大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成为我们的立国之本。一个大国必须有自己独立的、高水平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制造业体系。只有这种体系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撑我们的国防和经济安全。
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一般都要首先经历商业革命,实现经济的市场化,使得工业化进程集中地表现为一种市场化之后的经济成长。我国当前则面临着市场化的历史要求。第三产业对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第三次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产权基础从一开始就更可能采取不同于传统的形式,或者说更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财产制度的要求。”(刘伟、杨云龙,1992)这种观点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并不准确。第三产业固然是市场体制所不可缺少的,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非等同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以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确曾先于工业化加速阶段而实现过较大的发展;商业革命确曾使整个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那里的商业确实是市场化的商业,而我们的第三产业则未必就是市场化的第三产业。在我国,无论是商业还是金融、外贸、交通、通讯、旅游、饮食服务等等,其产权基础和运行习惯都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都与工业系统的计划经济痕迹基本相似。拿商业来说,我国2001年国有批发贸易企业的销售收入仍占全国批发贸易企业总额的53.75%;而同年在工业系统,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在全国的比重只有44.43%。另一方面,我国有些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甚至还不如工业系统,例如民航、铁路、电信、银行、保险、证券等。因此,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未必就能推进整个经济的市场化。相反,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引进外资的途径大力发展制造业,那里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倒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国际经验表明,良性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应该表现出高效率。在这里,每个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应该等于甚至大于其他产业。例如在美国,1950年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依次是11.8%、35.0%和53.2%;而三次产业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则依次是6%、36%和58%。在英国,195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依次是4.0%、53.3%和42.7%;而三次产业所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则依次是5.7%、48.0%和46.3%。从199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2001年底,我国对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依次是50.0%、22.3%和27.7%;而三次产业所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则依次是15.2%、51.1%和33.6%。我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虽然超过了第二产业,但他们所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却远低于第二产业。这说明,我国近年高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其效率并不高。其原因就在于,我国很多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进程。这样发展的第三产业主要地不是在向包括农业劳动者和工业劳动者在内的全体人民提供服务,而是在向少数富裕阶层提供服务。这是与社会分配结构中的某些缺陷相适应的。这样的发展必然缺乏充足的后劲和可持续的能力。
四、“两通起飞”战略思想批判
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有的城市就曾提出所谓“两通起飞”的战略,试图以交通和商贸流通当作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李崇淮,1985)。城市不同于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城市里,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可以占有较大的比重。改革开放初期,在交通和流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主要瓶颈的情况下,“两通起飞”战略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作为对于大型城市发展带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思想,它不仅过分突出了第三产业,而且过分突出了其中的交通和流通业,明显忽视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因而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功。
有人认为,只要有了发达的商贸和交通运输,一个城市即使没有发达的制造业也可以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中心。可是他们忽略了:这要看处在什么时代。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确曾有过一些主要靠商业和交通而取得显赫地位的大城市,如迦太基、罗马、热那亚、威尼斯和鹿特丹等等。但是,这些城市的崛起都是在工业化时期以前。马克思把工业化以前称为商人资本独立发展的时期,而把工业化时期称为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时期。在工业化以前,各地的物质生产都不够发达,其生产者的力量都比较薄弱。这时,商人资本凭借其优势地位多方盘剥,占有生产者创造的几乎全部经济剩余。因此,这时单纯的商业城市可以实现空前的繁荣。但是到了工业化时期,到了工业生产普遍采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后,工业资本的力量日益得到增强;他们在产品销售上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和灵活性;质优价廉的工业产品可以比较容易地行销到世界很遥远的地方;商业资本的超额利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时,只有那些现代制造业特别发达的城市才能成为著名的经济中心;单纯的商业城市渐渐落伍了;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工业城市取代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而成为世界的经济之都。“在这里,随着商人资本的发展而形成的特殊社会形态,不再具有决定的作用;相反地,在商人资本占优势的地方,过时的状态占着统治地位。……纯粹的商业城市比工业城市有更多类似过去的地方。”“我们可以拿英国和荷兰来比较一下。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马克思,1975)对于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大城市来说,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它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就只能输出本地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输入外地的高附加值制成品。显然,这样的城市只能处于比较利益的劣势。在其他城市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城市的发展速度和地位必然都会相对下降。可见,“两通起飞”的战略思想只能适合于工业化以前的经济发展环境,而不适合于工业化中期及以后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
即使是在工业化以前,靠商贸和交通繁荣起来的城市也要依托特殊的地理条件。工业城市和商贸城市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产品能否做到质优价廉,而后者的发展则主要取决于区位条件是否优越。产品状况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而改变的;区位条件则不易于改变。特别优越的区位条件可以使少数城市成为附近广大区域物资和人员交流的必经之地。在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的古代社会,少数拥有沿江沿海天然良港的特殊城市可以依靠商贸运输走向繁荣。前边提到的那些著名的商贸城市都是这样。但是在当代,人类的交通运输手段已经空前地现代化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都已四通八达。沿海港口之间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哪个城市可以成为十分广阔区域中人员和物资交流的必经之地。因而,一个城市单纯依靠商贸和交通运输很难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经济中心。今天的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等大城市已经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在这些城市,商贸、交通、金融、旅游、文化等产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同时,它们也都拥有实力雄厚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可见,单纯依靠“两通”实现经济腾飞,在今天是很困难的。
五、制造业需要特色
近年来,我国各地越来越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很多地方都把建设“制造业密集区”、“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当作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选择基本符合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应当符合专业化的要求,违背这种要求就会陷入误区。因此,我们主张实行特色制造业战略。
在产业选择方面,各地应当根据本地资源、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和市场需求,发展有限的产业部门,避免地区之间制造业结构的雷同和过度竞争。在市场经济中,越是专业化越能取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制造业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产业部门。按照我国现行统计方法,它包括29个细分部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的门类划分还将更加细化。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应集中精力发展新兴制造业,一般中小城市则应把主要精力用于传统制造业的现代化。有些地方应适当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有些地方则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些地方可以发展装备制造业,有些地方则更适合发展消费品制造业。在同一个制造业部门中,也需要努力营造地方特色。例如在食品加工业中,有些地方应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有些地方应以海洋食品加工为主;有些地方应以淡水食品加工为主;有些地方则应以高山食品加工为主。
与产业选择的特色相适应,各地在发展道路和目标定位上也应因地制宜,避免东施效颦或邯郸学步。在发展道路方面,有些地方可以实行“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有些地方则应努力实行进口替代;有些地方主要依靠引进外资,有些地方则应在动员国内资金上多做文章;国有经济存量较少的地方主要应寄希望于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国有经济存量较大的地方在较长时期里还应注意焕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在目标定位方面,有些地方可以是综合性、全球性的制造业中心,有些地方则只能是地区性、专业性的制造业基地;有些地方可以是最终产品的制造基地,有些地方则应甘当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的制造基地。只有这样,整个中国的制造业才能具有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才能更快地得到完成。
标签: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经济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商业战略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经济学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