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文学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意象与意义的思考_文学论文

符号文学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意象与意义的思考_文学论文

象意思维与象征型文学作品教学难点的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作品论文,难点论文,象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教材里,有一些表达哲理或观念(包括理想)的文学作品,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在教学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非常吃力。比如《逍遥游》《离骚》《赤壁赋》《听听那冷雨》《十八岁出门远行》《变形记》《等待戈多》等等。那么,针对这一类文学作品,有没有一套现成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有效的解读呢?

一、“意象思维”到“象意思维”及其意义

意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相对,是艺术思维的一种古老而普遍的形式。顾祖钊在《文学原理新释》中将其概括为“创造‘表意之象’的思维”。早在《周易·系辞》中,古人就提出了“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原理。例如,半坡鱼纹人面像、埃及狮身人面像、杜甫的《病柏》《枯棕》、余光中的《夸父》等等。这种思维,因为是有“意”在先,因此,从实质上看,它是在抽象思维指导下的“具象思维”。意象思维首先要求“意象应合”。顾祖钊认为,它只追求哲理与观念(包括理想)的真实,不再拘泥于生活细节上的逻辑,只要“意”能够表达,那么用什么“象”去表达,怎样表达,是否符合生活现象的真实,都无关紧要。它允许大胆的想象和荒诞的虚构,允许在抽象思维的强制下对具象进行选择、组接、加工和创造,力求创造出最富艺术表现力的意象,完美地实现其表意的目的。

我们不难看出,在意象思维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多维认识的框架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因为人的哲理、观念或者理想,有些时候是简单的,可以从自然界或者社会中找到与之相对或者相反的“象”,但更多的时候是复杂的,自然界或社会中没有现成的与之相对应或者相反的“象”,半坡鱼纹人面像,包含“鱼”,也包含“人”;埃及狮身人面像,既有“人”,也有“狮子”;杜甫的《病柏》中,有崇冈巨柏,也有丹凤鸱鸮,还有外乡来客,等等。那么,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究竟是怎样被选择、组接、加工和创造,从而完美地实现其表意的目的呢?或者说,意象思维的具体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徐瑞泰先生在研究汉字构字法和婴幼儿潜语法模式的形成之后,提出了“象意思维”的概念,认为“象意思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在多维认识框架中或匹配组合,或对比衬托,或线索概要,或重新建构的会意流程。‘象意’是指若干意象的‘会意同构’,不仅表示多种意象的会意融合,也包括意象之间的对比、联系和重新拼组等其他动态的象意过程。象意思维的思维元素不仅包括一般的视、听、触、嗅等感知意象,也包括指事符号意象、关键细节意象和线索轮廓意象。轮廓是指综合各种感知觉意象后形成的整体意象,边缘模糊,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具有综合性、不连续性和弥散性;线索则是对轮廓的高度概括,是结构主要信息的脉络和思路,具有本质性、连续性和有序性;关键性细节则介于轮廓和线索之间,是根据已知轮廓来概括未知线索或根据已知线索来联想未知轮廓的着力点”。

徐先生还认为,“以前人们习惯于将思维分为形象和抽象两类,认为从形象到抽象是一种‘飞跃’,其实,在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包括轮廓和线索。人类对事物的理解和发现是从感知意象到轮廓意象、线索意象,再到抽象概念的,其发展过程可表示如下:具体的形象——朦胧的轮廓——关键性细节——清晰的线索——理性的抽象。而人类对新事物的设计和创造则是从抽象概念到线索意象、轮廓意象,直到具体的新事物,其发展过程则是:理性的抽象——清晰的线索——关键性细节——朦胧的轮廓——具体的形象。在人类认识或创造事物的象意思维中,线索意象、轮廓意象和细节意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象意思维的思维过程具有综合、对比、概要、重组等显著特征”。

由此可见,意象思维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类型,而徐瑞泰先生的“象意思维”则是对这种思维过程及其方法的深入研究,即在多维认识框架中,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意象所起的作用以及思维的具体流程。前者研究的是用什么象,用多少象,后者则是研究这些象怎样去组合、怎样去表达。合起来,它们共同揭示了人类思维的形态和过程。也就是说,它们名称不同,研究的对象和实质却是一样的。

在《象意思维与综合同构教学法》一文中,徐先生指出了科学地把握象意思维的主要特点,熟练地掌握“象意同构”基本策略的意义是:可以为综合性教学揭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象征型文学作品及其教学难点

本文开篇所提到的那些课文,在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中,被称为“象征型文学作品”。所谓象征型文学,是与“抒情型文学”“写实型文学”并列,从文学本质和艺术至境形态的三分方式出发所划分的一种文学基本类型。顾先生认为,文学的本质分为初级本质和中高级本质,初级本质观分为“哲理本质观”“情感本质观”和“历史本质观”三类。与此相对应,文学形象的艺术至境形态也就有“意象”“意境”和“典型”三种分类方法。象征型文学作品划分的依据是文学描写生活的方式或者说表现方式。一般的象征型文学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写作目的是暗示一种哲理或观念,包括理想。如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并非真正古战场赤壁景色的描绘,借助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庄子的《逍遥游》,通过对“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分层论证,阐述了人应该“无为”“无用”的观点。二是艺术手法的象征性。象征,又叫隐喻,凡是表达某种观点或事物的标志或符号都叫作象征。例如鲁迅的《药》,作品的结尾是一座坟场,两位母亲在哭自己死去的儿子,但谁也没有弄明白儿子死的真正原因。这便是“华夏悲剧”。三是艺术形象的意象性。艺术形象层面是文本的主体层面,是艺术表现的中心环节。从文学的初级本质可以看出,表达哲理和观念是文学本质的重要侧面。这时,由于形象在本质上属于“表意之象”,形象和意义之间显示了一种特殊的表意关系,这就使这种艺术形象具有了明显不同于一般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包括象征性、暗示性、荒诞性、多义性和求解性等等。单从“求解性”来看,它就与人们对于一般写实性形象的体验性与抒情性形象的品味性大不相同。所以,象征型文学作品又叫作意象型文学作品。

从历时性来看,象征型文学包括古代象征和现代象征两个阶段。前者如中国的先秦文学,西方的中世纪文学等,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学艺术样式,每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上都出现过象征艺术阶段。《山海经》《西游记》《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等都是此类作品。以1857年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发表为标志,人类的象征艺术又步入了现代阶段。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尤奈库斯的《秃头歌女》、卡夫卡的《变形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等,此类作品层出不穷。美国当代著名学者杰姆逊宣称:“现代主义的必然趋势是象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界定现代主义文学的主流形态是意象艺术。因此,探讨该种文学作品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象征型文学作品的教学难点在于对附着于“象”之后的“意”的破解。对于含有寓言式意象的叙事性作品,如庄子的散文以及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由于其是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观念或理想的表达,其中的情节梳理和形象系统的分析,必然给“意”的破解增加难度。对于含有符号式意象的文学作品,由于其是以整体或单个的形象特征直接暗示着某些观念或哲理,而且尤以自然物体的变形、夸张和拼接组合最为常见,如闻一多的《死水》《红烛》、郭沫若的《骆驼》、臧克家的《老马》等,其“变形”“夸张”和“拼接组合”等私设的象征手段也必然给“意”的求解带来很大的难度。事实上,这些“变形”“夸张”“拼接组合”等私设的象征手段,表明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象意思维的具体过程。

三、综合同构教学法是破解这类教学难点科学而有效的方法

对于象征型文学作品的教学难点,我们如何突破呢?我们不妨根据“象意同构”的基本策略,运用“综合同构教学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破解。

所谓“综合同构教学法”,是“综合性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在特定的主题线索下,紧扣关键性教学细节,维系上下文知识网络,经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联系学生已有经验以及与主题相关联的其他知识,实现主要知识点的多维同构,构建动态生成的知识体系,从而发展融会贯通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和谐耦合,对比推理,揭示本质和联想创意是个体接受、识别、理解和创造新事物的象意过程,也是综合同构教学法的基本策略”。

(一)“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

要真正地理解文本特别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首先建立起一定的“语境”。语境包括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作者的人生经历、世界观、审美倾向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别是这些背景对作者的影响。因为作者的写作不是孤立的行为,他的世界观与艺术创作理想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必然会影响他的立场与观点。孟子的“知人论世”实际上就是要通过这种因果关系去把握作品的内容。“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也提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另外,由于有些作品篇幅较长,而教材的容量又有限,一些作品在选入教材时都有所删节,比如《等待戈多》以及《庄子》的一些散文等,这种做法虽然有教材编者的无奈,但也夹杂了其个人的片面理解。那些删节的部分,很有可能就是理解主旨的关键。而且孟子当年在提出“知人论世”主张的同时,还提出了“以意逆志”的观点,“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文是文采,辞是言辞,志是作者的思想。这是要求解读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诗歌的本意。因此,我们只有把文章补充完整,并且反复阅读,熟悉内容,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

(二)使用“二项对立”的对比衬托法分析形象

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时,常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切因素的意义都产生于它所处的关系和结构中,这种关系和结构又总是体现为两件事物被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从而形成区别和对比,产生另一层次上的各自的意义。这就是所谓“二项对立”的结构原则。二项对立是人脑产生意义的最基本的动因。文学家们为了表现他们的观念和哲理,通常也是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二项对立”的结构原则去营造意象进行创作的,因为不同意象之间的对比衬托,可以强化对特定意象的深入理解。因此,我们在解读这些作品时,也应该应用“二项对立”这一结构原则去进行破解。

(三)巧借“线索示意图”理思路

所谓“线索示意图”,就是在理清全文结构的基础上,用我们所熟知的某种符号表达这种结构的直观图。徐瑞泰先生认为,线索示意图介于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相对于一般的概念和原理来说,它们是抽象化了的“形象”,相对于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说,它们又是形象化了的“抽象”。在教学活动中,若能充分借助黑板、投影、多媒体等巧妙地设计线索示意图,那将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难点及总体线索。

(四)借助多维同构法发散学生思维

联系已有的经验和相邻的知识,不仅可以起到复习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作用,还可以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巧妙实现相关知识的多维同构,创造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到仔细阅读、理清结构,从分析形象、归纳主旨到比较联想、深入探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仅迥然有序,而且精辟全面,能够深刻地揭示出作品的主旨,确实是破解意象型文学作品教学难点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它与一般文学作品的教学相比,要求教学步骤更加详尽,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从而实现包括线索、细节和轮廓等要素(即相关知识)在内的多维度的综合同构,促使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而这正是此类作品教学的难点所在。

标签:;  ;  ;  ;  ;  ;  

符号文学教学难点的突破与意象与意义的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