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应注意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思路论文,内容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
1.组织思路
审计署在组织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人事管理权限和财务隶属关系原则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将企业领导人由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作为一个层次,由审计署直接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将由中央企业工委管理的国有重要企业作为一个层次,由审计署组织实施定期审计和审计调查,或由审计署商中央企业工委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除上述企业以外的一般大型企业,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层次,由审计署安排进行经常性审计或授权地方审计机关组织审计,其中对有的企业,可以交由企业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机关根据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情况,利用内部审计的资料对企业经营业绩作出评价。对有的企业,审计机关可以聘请社会审计组织参加审计,在审计机关组织下按照审计机关的统一要求和方案进行审计。在对大型企业的审计中,也可采取由审计机关组织对企业总部财务实施审计,将其二级三级单位交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按照审计机关统一要求进行审计,审计机关实行抽查;或由审计机关组织社会审计组织按照审计机关统一要求实施审计,最后,由审计机关负责汇总,在向企业提出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的同时,向组织部门提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地方国有企业的审计组织思路,也同样根据人事管理权限和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分层次进行。
2.具体审计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
(1)以集团本部为核心对集团公司来说,所有的企业经营活动都应以集团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应与集团本部有关联,对外的财务报表和各项经济指标都以集团本部为核心。审计时,要时刻以集团本部为核心,围绕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与总部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企业领导人员对集团整体利益的关注程度和效果,揭示企业内部损害集团利益的行为,为评价集团企业整体业绩提供依据。
(2)以总部财务报表为总揽
凡是合并入总部财务报表的单位和对总部财务报表有影响的活动都属于重大事项,审计过程中,要以总部财务报表为总揽,凡报表上反映的项目要查证清楚,重要项目还要认真分析其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和原因。
(3)以重大经济决策和资金流向为主线
凡是与总部有资金往来的单位和总部重大资金收支活动,都直接影响企业总体财务报表,而且往往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有关。所以,经济责任审计中,要重点检查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导致的重大资金流动,检查企业重要业务收入来源是否正当合理,重大支出是否合法、正确,通过对重大决策及重大资金运动特别是重大投资的去向和投资程序的检查,投资效益的分析,可以评价企业领导人员对资金管理控制的成效和资本保值增值情况,揭露重大投资决策失误问题,为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奠定基础。在审计覆盖面上,也应以资金收支总量的一定比重作为基础。
(4)以资产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为重点
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对有关部门和利益关系人了解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有很大影响。而有关部门最关心的是企业报表反映的情况是否可信,进一步说就是企业的净资产是否真实,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审计,摸清企业家底,对报表上反映的资产是否真实存在和正确计价、正确反映进行评价,审计的过程就是剔除不良资产或对不良资产进行评估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对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通过对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记账错误等问题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只有企业会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有关利益关系人才能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
(5)揭示企业领导人员个人重大违纪违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检查企业账目,分析企业财务收支活动,揭示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规定的行为,揭露企业弄虚作假、偷逃税款、贪污盗窃、挪用挤占等违纪问题,同时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挪用私分公款、贪污贿赂、损公肥私等个人违法问题,为有关部门任用干部提供参考,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促进企业依法经营。(6)评价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经营业绩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要对企业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业绩。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主要应评价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其中主要用净资产、利润、销售收入、资产负债率、净产值、流动比率、现金流量、资金周转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评价,主要应评价其在企业经营业绩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无重大决策失误,有无重大个人违纪问题等。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领导经营业绩的基础,没有经审计核实的真实财务数据,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是不可能的。
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其核心和实质问题在于企业资产质量是否变好了,而资产质量的衡量标准在于它的效能,包括资产的回报率。即能够正常发挥效能的资产,其质量就高;不能正常发挥或完全不能发挥效能的,则其质量就降低了,或质量不高。资产质量的高低和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现实或未来的经济利益,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审计中一定要特别予以关注和予以揭示。
3.企业的重大经济决策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效果。这是与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直接相关的事项。企业领导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就是管理和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其工作业绩也与之紧密相连,其影响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及成果的变化上。在审计时,要特别通过查阅企业管理层的会议纪要,全面掌握企业的重大经营投资决策,并分析决策的科学性,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过程、背景,了解更详尽的情况,为评价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做准备。
4.个人违纪问题。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和重点。经济责任审计要在弄清企业存在的违反国家财政法规问题的同时分清企业领导人员对企业违纪问题的责任,同时还要重点检查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贪污挪用、侵吞公款等个人违纪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当前开展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董事长作为法人代表和总经理作为法人代表的责任是不同的。审计评价时要研究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工作范围和责任的不同,进而进行不同的评价。
二是要区别法人违纪和法人代表违纪的责任。在审计中涉及的企业违法违规问题,有的属于企业的责任,违法的主体是企业,有的属于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违纪问题,或是出于个人利益擅自作出的违法行为,违法的主体是法人代表本人,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要加以区别。
三要区别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分清哪些是以前管理体制造成的,哪些是上级部门决策造成的,哪些是属于现任领导决策错误造成的,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对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作出评价。
四是要区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要重点阐述企业法人代表承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的问题,对企业内部各管理机构或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注意分清法人代表与分管领导的主管责任,不能不分情况都罗列在企业法人代表一个人身上,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法人代表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也应区别对待;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要围绕效益、市场、发展的目标来对经营者的贡献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