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薛娟,白彩云,张媛媛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由本科门诊接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病患80例,利用投掷子法,将80例病例分成A组和B组(n=40)。A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B组采取传统开腹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A组术后半年内的妊娠率为67.5%,明显比B组的32.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B组显著缩短,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较B组(22.5%)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中,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安全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半年内的妊娠率。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不孕;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03-02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来说,约有30~40%的病例同时合并有不孕的情况[1]。传统开腹术的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而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诊疗手段,不仅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同时还能增加患者受孕的概率[2]。此次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入选病例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者,入组时间: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采用投掷子的方式,对80例病例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40例。A组年龄在18~36岁之间,平均(28.1±1.7)岁;异位症直径在2.1~8.4cm之间,平均(5.4±1.3)cm。B组年龄在18~37岁之间,平均(28.2±1.9)岁;异位症直径在2.0~8.3cm之间,平均(5.3±1.4)cm。比较各组的年龄和异位症直径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有免疫系统疾病者。(2)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3)呼吸道感染者。(4)糖尿病者。(5)既往有结核病病史者。(6)泌尿系统感染者。

1.3 方法

两组都于月经干净之后的第3~7d内进行手术,其中A组选择的是腹腔镜手术:头低足高平卧位,消毒铺单后,采取三孔进行操作。于脐下缘约10mm的部位将套管鞘规范化的置入,然后再按要求放置内窥镜。选择患者下腹部两侧的麦氏点,依次置入套管鞘和手术器械。此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电凝异位病灶;标本活检;输卵管通液术;松懈粘连等。手术结束后,及时对腹腔和盆腔进行彻底的冲洗,并留置引流管。B组选择的是传统开腹手术,其切除的方式与范围和A组相同。两组术后都予以内美通药物,经口服用,维持治疗3~6个月。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术后有无出现肠梗阻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0.5年,观察两组的妊娠情况,比较妊娠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疗效的分析

A组手术时间和B组比较显著缩短,两者之比为:(56.74±4.83)min vs.(76.45±5.33)min,P<0.05;A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15.41±3.26)h,比B组的(27.43±4.68)h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住院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如表1。

2.3 术后半年内妊娠率的分析

随访发现,A组术后半年之内的妊娠者共有27例,所占百分比为67.5%;B组共有13例,所占百分比为32.5%。比较A、B两组的术后半年妊娠率,A组明显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χ2=9.8000,P<0.05)。

3.讨论

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表现以盆腔包块、腹痛和不孕为主[4]。过去,常规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不佳,且易恶变。但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手术已经逐渐取代了常规药物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地位。有报道称[5],开腹术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大与恢复慢等缺陷,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而腹腔镜术则比传统开腹术更具有临床应用的优势,譬如: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低。此外,腹腔镜手术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有助于操作医师观察患者病灶的实际情况,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6]。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除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之外,还能促进其生育功能的恢复,解除粘连,清除异位病灶,恢复盆腔正常结构。此研究的结果表明,A组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半年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两者之比为:67.5% vs.32.5%,P<0.05;A组并发症发生者有3例,明显比B组的9例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妊娠率高,并发症少,可供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焱,张震宇,刘崇东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药物治疗妊娠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1):53-56.

[2]黄思毅,李末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178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673-1675.

[3]荣长仙,周晓.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生殖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7):2386-2388.

[4]严静静,谢金.子宫内膜异位症型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生殖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2):1118-1121.

[5]蒲玉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2014,9(5):716-718.

[6]王娜,杨健之.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227-2228.

论文作者:薛娟,白彩云,张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_薛娟,白彩云,张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