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带教的风险因素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维慧

护理临床带教的风险因素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维慧

(常州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临床护理带教风险因素与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此促进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加强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只有注重学生沟通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同时选拔一批优秀的带教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带教方法,实施一对一的带教制度,对于当代护理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护理;临床带教;风险;安全管理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于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培养一批能够切实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优秀护理人才也就成为了一项全新的课题。在现代护理教育中,临床带教作为理论教学转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过渡期,同时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延续和深化,对于护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护理带教工作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能力水平。目前在我院所采取的一种“由带教教师评价实习生,并由实习生评价带教教师”的双向评价机制,在其实施过程中有效的保证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历经多年的发展与探索,我院也逐步规范了一套完善的临床护理带教管理,从而促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此,文章针对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1.现代护理临床带教风险因素分析

1.1 教师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1)带教队伍的配备不合理

随着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医疗行业中的相继投入使用,也需要增设更多的护士岗位,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进而也对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由此也导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所存在的不足越来越突出。另外,由于实习生护士规模的不断加大,进而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所以,教学管理部门在进行实习带教教师的安排工作时也就不能遵循原有的教师选配选择,由此也导致出现了一种突出的待教师资队伍良莠不齐的问题。再加之部分实习医院没有一套完善的临床教学奖惩机制,而且相应的监控和督促工作做得不到位,进而导致带教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由此也对医疗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2)学校反馈机制的不健全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相当一部分的科室在带教工作中都不具备一套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反馈工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证,同时部分科室对临床护理带教反馈工作没有一个高度的重视,对于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改正,由此也导致出现了诸多的不良带教问题;此外,对于一些优秀的带教教师,院方也并未给予相应的肯定和奖励,未能对带教教师给予应有的关注,进而对于带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产生了一种严重的阻碍性作用。

1.2 学生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

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和基础文化知识的薄弱,也致使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用于临床实践;此外,在当今临床领域一些新技术、新护理用品以及新项目的引用更是让学生们望而却步。

(2)心理应对能力普遍较差

首先,对于护士这一角色,学生们都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错误的以为护士的职责就是负责病人日常的打针吃药,严重缺少一种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此外,对于实习生的角色和任务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在面对一些病人和带教教师时很容易发生一些角色冲突;再次,当代相当一部分的护士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由于自小父母的过分溺爱也导致其为人处世、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从之前封闭化的学校步入复杂的社会生活时,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重的工作环境。上述因素的存在也导致其产生了一种抵触、紧张、恐惧等各种心理。

(3)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的缺失

一般护士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很少去进行法律知识方面的学习,再加之很多医院管理者也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实习生发生差错,带教教师应该付全部责任”,因此对于护理与法律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一个高度的关注,不会去从法律的高度去对待护理工作,而且在日常处事过程中也不够严谨,由此也加大了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的可能。

2. 护理临床带教工作安全管理模式实施策略分析

2.1 构建和谐的实习环境

实习生在刚到医院时,由于对医院环境以及对身边教师和实习科室的不熟悉,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对此也就需要带教教师能够积极热情的对待学生,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体贴,消除其紧张心理,构建出一种和谐的实习环境,让学生保持心情放松更好地学习。

2.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护理带教教师一般都要由从业5年以上同时具有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担任,同时在教师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也要有严格的要求;此外,加强带教教师带教能力与业务能力的培养,如定期为带教教师组织开展一些护理科研与技术培训或知识理论评比大赛以及带教经验交流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或邀请一些权威的专家和学者来院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分享交流带教经验,促使带教教师业务水平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再次,对于带教教师个人而言,要加强自身学习,努力的去掌握一些新型的技术和方面,提升自身知识和完善自己。

2.3 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现阶段,患者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医疗安全教育和法理常识教育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在实践带教工作中,教师就可以加强学生引导,促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尊重患者所拥有的权利,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做到尽职尽责;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监督管理,严格“三查七对”制度,确保其能够正确严格的执行医嘱并保证其能够正确的完成相关护理文书的书写,同时还保证其能够对待患者时能够用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法制化运行。

2.4 完善教学质量双向评价

双向评价制度就是一种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相互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结合各个专科及各科室实习大纲的不同,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要同时进行理论考核与出科考核,要从德、体、勤、责、能5大方面来培养和考核学生;学生们每完成一个科室或一个阶段的实习,相应的带教教师都要对其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考核,要严格保证考核的正确性和严谨性;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无记名填写的方式来完成,问卷内容要同时涵盖教师的教育工作态度、带教能力、业务水平等多个方面内容。通过这样一套双向的评估体系,不仅帮助带教教师及时的获取学生们存在的问题,随后加以引导和改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还能够通过学生评价帮助其及时的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也便于后期及时改进,进而实现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结语

总之,在护理临床教学领域所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都对学生们的身心发展与带教质量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后期临床带教工作中,为更好地保证带教质量,首先也就需要认清当前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实习带教管理,实施一种安全管理模式,更好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相信,随着各界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大,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中所存在的系列风险因素必定会得到圆满的解决,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也必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明天。

参考文献

[1]王芳,王宁,张淑彦,王静. 护理临床带教的风险因素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 贵州医药,2017,(01):111-112.

[2]张霞. 风险管理模式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J]. 中国卫生产业,2016,(23):155-15-7.

[3]杨丽丽,朴桂顺,王梅.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因素及对策[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3):399-400.

[4]朱珊珊. 风险管理在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07):136-137.

论文作者:李维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  ;  ;  ;  ;  ;  ;  ;  

护理临床带教的风险因素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维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