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质量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02)02-031-05
近年来,围绕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广大理论、实际工作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内容涉及到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等。本文拟对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一、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问题是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讨论中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种: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而没有效益的经济增长是谈不上质量的。因此,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由此,可将经济增长质量定义为:一国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配置和满足社会需要上的优劣程度。它不仅包括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而且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状况的改善,如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均产出量的增加,人民生活的改善等。
2.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应从经济增长的源泉出发。由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分为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两个方面,因此,经济增长可以视为资本品积累、用于生产产品劳动的增加及技术进步的结果,其中,资本品积累和劳动数量增加只能引起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而技术进步才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
3.经济增长质量的规定性应包含: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增长的稳定性;物价涨幅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总供需大体平衡;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经济效益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4.经济增长质量主要体现在增长方式和增长轨迹上。前者指的是粗放经营还是集约经营,后者指的是平衡增长还是非平衡增长。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基本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就可以视为经济整体素质较好。经济增长质量,实质上是在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由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整体素质、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反映的经济增长的优劣程度。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过程应该具有如下特征:可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协调性;内涵为主;避免通货膨胀;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主;各地区、各阶层的人们普遍受益。
5.经济增长质量就是经济增长的效率,就是对经济增长有效性的衡量。如果经济增长是一种提供经济物品能力的增长,那么,经济增长的质量就要考察这种能力的增长是否有效地引起经济物品的增加。
6.国民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国民经济增长是否能形成新的、被市场接受的生产能力。即判断经济增长是否具有质量,一看生产能力是否为新形成的,二看其生产能力能否被市场所接受。
7.经济增长作为一个动态指标,对于其质量的衡量,既要立足于速度数量本身,看其对应的经济内容,也要充分反映其动态特征。因此,对经济增长质量可从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以及增长的潜力等方面加以衡量。
8.经济增长质量的含义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首先必须是增长的,至少在数量上是增加的,只讲质量不讲数量的增加则不能称为增长;二是以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前提,在数量增长的前提下,要提高增长质量,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否则不可能实现经济质量全方位和快速地提高;三是要考虑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讲质量,既要满足当代人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不应使人类后代失去发展基础。因此,经济增长质量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集约型增长方式下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及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效益。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应包括增长速度、经济效率、经济稳定、经济结构与环境质量五个方面。
10.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对它的评价应该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来说,是指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过程和结果是否达到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相应程度;从主观方面来说,是指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满意程度。由于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主客观综合标准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
二、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意义
我国提出要在“十五”期间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意义十分深远和重大。
第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我国“九五”之初就提出了要完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许多内容,其核心就是要将我国长期存在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质量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过去长期处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数量满足,因而生产者把数量扩张放在首要位置。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数量已经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自然提高,党中央及时作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决策。因此,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质就是自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种力量的总和,经济质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实力是否强大,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多,更重要的在于质量好,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尤其如此。只有高质量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只有高质量的经济,才能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先进的科学文化,才会有先进的载体;只有高质量的经济,才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因此,要提高综合国力,必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第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现代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质量是竞争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争出去,即只有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劳务才能打入国际市场。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因质量不过硬而遭致巨大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质量竞争是我们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二是争进来,即经济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环境质量的改善,就能赢得更好的国际声誉,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经济质量,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解决我国经济过剩问题的需要。“九五”期间我国出现的经济过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经济过剩,主要表现在许多产品的质量差,消费者有钱不愿买也不敢买;市场疲软,但高质量的产品仍然短缺;近几年的经济虽然过剩,名牌产品销路却相对比较好。因而要解决过剩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第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对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看,提高产品质量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因而质量好也就意味着数量多;其次,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可以减少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以人的和谐相处为前提,而服务质量的提高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随着经济过剩现象的出现,人们的需要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现在需要质量上的提高。如无公害、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高质量的高档消费品和住房,安全、舒适的旅游,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生活环境等。这些都只有通过提高经济质量才能实现。
三、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
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措施,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取以知识为重心的整体推进策略。这种策略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建立知识与制度并存、知识先行的双重动力机制;二是坚持以知识经济为导向、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发展道路;三是加强在教育、科技、制度、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扩大知识存量,迅速提高知识更新能力,充分发挥知识的效用。
第二,从供给角度着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提高投入产出质量;二是要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质量;三是要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四是要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质量。
第三,从需求角度分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是扩大有效需求。具体讲就是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和政府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扩大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质量,至关重要的是培育出良好的市场主体,为此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制度,包括竞争制度、信用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举措。我国当前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生产力布局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问题成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性问题。结构调整首先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其次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再次要以西部大开发带动地区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
第五,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创新分三个层次,即产业层次、企业层次和产品层次。产业层次的技术创新,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高新技术化(即以高新技术提高支柱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两个方面;企业层次的技术创新就是要解决好需求导向还是竞争力导向的问题,技术创新主要应是在主导产品上创新,要使主导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技术,这样就抓住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机构问题;二是人才问题;三是资金问题;四是中介服务机构问题。
第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运用竞争机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三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强化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四是加强经济质量法制建设,运用法治力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五是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第七,突出知识创新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然要求。新增长理论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在当代决定经济增长的物质因素、技术因素已经弱化,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的作用正在不断强化。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知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这方面需要加强。
第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扭转资本的低速低效循环局面,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综合物耗水平,提高社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关于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
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是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性问题,也是近年来讨论最多的问题。
1.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应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指标为经济增长率变动幅度;二是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标为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总平均工资的比重;三是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四是经济增长的潜能。可以用资本产出比、投资率等指标加以反映。
2.测定经济增长质量体系可以归结为六大向度。一是经济福利。包括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二是激励机制。包括意识形态、 经济制度、经济要素数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三是技术创新。主要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有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如何、以及技术创新的种类;四是供求结构。可从总供给结构和总需求结构两方面进行考察;五是增长率、利润率和生产效率;六是稳定性。现实增长率等于潜在增长率是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的根本条件。
3.衡量经济增长质量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主要指标有: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农业耕地面积、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环境污染资金使用额、能源利用率等;二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角度分析。可用生产要素贡献率指标来评价;三是从金融状况来分析。用国债发行量、货币发行量、外债规模等指标来反映。
4.对于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经济物品的测度,包括物质财富(总产值、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等)、人力财富(总人口、劳动人口、每万人大学生数、每万人医生数)、环境财富(水资源数、土地资源数、林木资源数、矿产资源数、通货膨胀率、污染率、犯罪率等);二是对提供经济物品能力的测度,包括人力资本(教育资产、科技资产、医疗资产)、物质资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社会资本(管理资产、国防资产、环保资产)。
5.经济增长质量可以用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加以反映。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增长中有多大份额是新形成的被市场接受的生产能力的宏观经济分析指标。测定这一指标,需要先确定国民经济增长率,然后确定投资性增长中市场创新增长的贡献率,以市场创新增长的贡献率除以国民经济增长率,即得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
6.经济增长质量可用六大类25项指标衡量。一是增长源泉。包括全要素生产率、R&D占GDP的比重标;二是稳定性。包括经济增长的波动系数和通货膨胀率指标;三是经济结构。包括第三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技术密集型工业增加值占的比重、 一国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贸易依存度、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科技人员所占比重等指标;四是经济效益。包括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人均利税增长率、万元GDP能耗、物耗增加值率、新产品产值率指标;五是社会效益。包括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指标。六是增长代价。包括GDP中环境污染损失的比重、GDP中生态环境破坏的比重、GDP中自然资源浪费的比重等指标。
7.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可在对现行经济增长统计指标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包括七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水平。用绿色GDP或人均绿色GDP指标;二是经济增长效益。指标包括综合要素生产率、百元增加值消耗的能源。投资效果系数、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资本贡献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贡献率、资金产值率、资金利税率等;三是产业结构程度。指标有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及比例系数、新型工业产值比重、技术密集型产值比重等;四是人民生活状况及社会保障。指标包括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五是通货膨胀程度;六是失业程度。指标包括失业率、就业率等;七是环境污染程度或生态质量统计。指标包括环境污染率、环境治理成本等。
8.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可从七个方面构造。一是反映集约型经济增长程度的指标,包括集约增长率(集约度即生态GDP)、 单位经济增长率增加的生态GDP;二是反映投入产出质量的指标, 包括万元生态GDP消耗的能源、社会总资金总值率; 三是反映生产要素组合质量的指标,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劳动生产率;四是反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指标,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即:经济增长率-∑(要素的投入增长率×要素产出率弹性系数);五是反映提高生产要素再配置质量的指标,用国民储蓄投资系数(固定资产总投资率÷国民总储蓄率)来反映;六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稳定程度的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波动幅度(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波动率(经济增长波动幅度÷上年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速度方差等;七是反映市场创新生产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系数(市场创新增长的增长率÷国民经济增长率)。
9.经济增长质量可从六个方面用17项指标进行评价。一是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包括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二是反映经济效率的指标,包括全要素生产率、单位GNP 能源消耗;三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四是反映产业结构及协调度的指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产业协调度;五是反映经济的稳定程度的指标,包括经济波动系数(用标准差系数)、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六是反映环境保护与环境质量的指标,包括环保费用占GNP的比重、森林覆盖率、 国土面积沙漠化程度、单位GNP“三废”排放量、“三废”处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