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kV线路损耗不但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电力系统的设计、管理水平,从而成为重要的经济指标。所以,我国供电企业一直对线率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降低线路的损耗。但是,当前各个供电单位10kV线损管理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有些单位的线损问题还很严重,不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此基础上,必须提高线路管理的水平,使线损率得到有效的控制。线损水平是反映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标尺,对于10kV线路线损进行全过程精益化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采集实用化;10kV线路;线损管理;分析
1导言
近年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电力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对电力供应和营销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10kV配电线路的不断增加,供电量和营业户数也在逐渐增多,营销服务点多面广和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的先进性、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侧监测中心主站系统的开发和运行,提供了电力营销全过程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营销指标在线控制的平台。依托于系统的运行,针对实时线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问题中求突破,突破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见实效”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业务处理时限,加强线损指标绩效考核等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技术,实现了营销指标的可控、在控,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2开展10kV线路实时线损分析的必要性
2.1降低10kV线路实时线损值的根本要求
系统应用初期,大部分10kV线路的实时线损值均很高,根本无法以系统的实时数据为依据对线路实时线损的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一是线路所辖客户信息与现场运行工况不符,造成线路线损电量较大。二是部分客户和公用区未安装自动抄表装置,无法实时采集电量。三是已安装的抄表终端因受信号弱、表计与终端不匹配无法正常采集电量。四是系统实时线损分析功能有待改进,完善,包括电量采集、数据推送、线损计算等方面仍在问题。
2.2全面推进需求侧监测主站系统应用的重要途径
需求侧监测中心主站系统具备了10kV线路线损数据的实时化、信息共享化的基本特点,相应的主要功能包括:一是自动抄表和运行监测。实现变电站、公变、专用变客户及部分居民的自动抄表工作。二是电量自动采集与监控。监测日供售电量总体情况。三是实时监测线路、台区线损指标。四是实时监测客户异常报警信息,分析原因。基于以上功能,开展10kV线路实时线损分析,对系统应用的推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3加强营销信息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10kV实时线损分析过程中,需要对10kV线路的营销数据进行重新梳理、核查和更正,保证用电现场与营销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通过对线损分析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提高了对线损实时数据的在线监测的效力,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依据。
3同期线损的管理方法
基于线损管理和采集实用化工作现状,以用电信息采集实用化支撑同期线损应用和同期线损管理倒逼采集实用化水平提升为思路,重心放在10kV电压等级。10kV同期线损工作涉及发展策划、运检、营销部门,业务的综合性和复杂度高,任一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线损率统计,故应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多措并举,统筹推进。
3.1建立10kV线路协同工作机制
10kV同期线损工作涵盖电网模型、计量管理、电能信息采集、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抄表及反窃电等多项业务,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多层级协同配合,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管理要求并结合实际,建立了10kV线路线损管理协同工作机制,推进归口管理与专业协同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发展策划部门负责根据上级电压等级供电量、线损率及专线用户电量等信息核定各市、县公司10kV总供电量水平;运检部门负责电网模型的建立及变更维护,负责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将存在互供关系的线路组合为考核单元,负责根据线损率计算结果进行高损分析、制定降损措施及计划,落实技术降损措施;营销部门负责关口及用户计量点的设置及变更维护,负责用户新装、变更及销户,负责抄表(含自动采集及异常人工补抄)及线损的统计计算,负责反窃电工作。明确的职责分工避免了过去责任不清、质量不一、推诿扯皮等现象,同时建立了工作小组内部横向协同平台以及健全纵向管理“说清楚”制度,确保了工作协同顺畅开展。
3.2建立完善同期线损管理平台
整合营销业务应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10kV同期线损管理平台,将线损统计抄表与核算抄表数据分离,实现同一时期统计全省10kV供、售电量,归真线损率数据。制定编写《全省10kV同期线损管控方案》,明确10kV同期线损计算的数据模型、功能规则和工作流程等重要内容。自2015年4月启动全省10kV同期线损计算,截至8月份已开展4期,实现了对全省11174条10kV线路的同期线损和实时线损自动统计,并实现了35kV及以上网损及14.52万个低压台区线损的实时采集和统计及分析,实现线损的分线、分压、分台区管理,完成从月统计到日分析的重大转变。
3.3健全评价、对标和考核机制
将同期线损率和采集数据应用率指标纳入同业对标和绩效考核,每月通报各单位完成情况,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为加快采集数据应用率的提升,依托管理平台筛查档案错误、计量点无采集数据、起码错误、拆表信息错误等异常情况,建立日监控-周通报-月考核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基础工作,全面梳理核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线路关口、台区关口及专变用户档案信息,确保线路供带关系、表计档案等与现场一致;定期核查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档案的一致性,制定数据统计查询功能6项,实时掌握线路关口、台区及专变的自动采集情况,确保采集系统能够获取表码并准确推送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为同期线损统计打下坚实基础,采集成功率稳步快速提升。
3.4搭建业务交流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同期线损统计技术支持能力,依托河北省电力客户服务中心及各单位的人才、技术优势,建设同期线损统计交流和培训平台。在4个月的实践中,组织专家逐项逐条分析系统功能,梳理业务规范及操作流程30余项,制定新装、换表、停运启用台区及专用变压器的专项工作方案,并编制《10kV线损管理案例集》,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业务交流,总结提炼先进工作经验,动态更新常见问题解答及作业指导书,持续完善技术模式和业务流程。定期开展培训和专业普调考,加大业务骨干培养力度,使专业人员特别是基层相关业务人员全面熟悉掌握相应专业技能。
4结论
基于采集实用化的10kV线路线损管理,将线损管理与营业普查、现场稽查等营销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对全省线损管理中共性、特性问题的全面分析,促进管理效率提升,为降损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同期线损也倒逼采集实用化率的提升,推动了电费管理、负荷监测、窃电稽查、客户服务等多项业务自动化,规范了业务规则及操作规程,带动了用电信息采集在电费自动核算、窃电后台稽查、负荷在线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在确保同期线损统计真实准确、扎实推进高损治理的同时,也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变革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海林.浅论10kV线路线损的动态管理问题[J].通讯世界,2014(07): 107-108.
[2]王锦智.基于10kV线路谈实时线损的统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6):138.
[3]周勤,程莘,高玲.浅谈加强县公司10kV线路无功管理以降低线损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78.
[4]马智雄.基于计量自动化系统的10kV线路线损分析[J].机电信息,2013(12):37+39.
[5]付荣.浅谈10KV线路降损方法及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296.
[6]关汝杰.10kV线路线损长期偏高的原因及对策[J].硅谷,2011(22):146.
论文作者:田文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同期论文; 实时论文; 电量论文; 业务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