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是一门必须科目,也是教学中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新颖化的课堂导入环节将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激发,从而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为了切实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来设计新课导入方法,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热情、高效率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本文就从如何在教学中将新课导入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做简单的分析概述,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无限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认为数学的学习过于抽象化。而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如果单纯的靠一种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就很难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的新课导入,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是教学的关键。为进一步做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创新教学方法,并能顾及到每位学生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导入游戏,提升每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阶段每位学生打下的基础不一样,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习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而教师通过检验学生基础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可以利用相对于较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测试,这样不但不伤及学生的自尊,还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助于新课的开展。例如,教师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环节的知识问答题来让学生自主选择。第一环节是“基础闯关我能行”。在这个环节中的题是前面课堂上所讲过的最基本的有理数乘法。问题是:“一个数轴以原点为起点,向东为正方向,向西为负方向,甲乙两人分别从原点向东西两方运动,每天运动2米,运动了3天,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第二环节是“升级闯关冲冲冲!”这个环节的问题设定是逐步引入今天学习内容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问题可以是:“由于长期干旱,水库需要放水抗旱,如果每天放水2米,连续放三天,现在的水深是20米,问放水前水库水深多少米?”第三个环节是:“终极考验我最棒!”问题可以是:“(-5)3-3×2”,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性的回答问题,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对不同环节的积极性就可以对学生的基础进行判断,这样不仅可以摸清学生基础,还能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并且能够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方法,达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问题导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天下,需要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出色的完成一节内容。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可以采取问题导入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这节内容时,教师第一步提出问题:1.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何关系?2.你能判断出三条边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吗?3.三角形的顶点、内角之间的关系?当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教学的第二步,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找出问题,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学习方法的确定。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在自己动手中得到知识。这种获取的方式远比直接“给”的方式要有效的多,并且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参与数学化过程,充分发挥数学的形式训练价值及应用价值,使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把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优化新课导入设计——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一些生活现象,并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来带入新课堂的知识点,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认识平移与旋转,如荣国缆车的行进、电梯的升降等现象来认识平移,而风车的转动、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学生们会很容易地做出直观判断,而后再由教师进行新知识的情景带入。这样能让学生将对于生活中数学现象的主观思维经验与逻辑化的数学思维观念密切的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导入是教学课中非常重要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不断的对新课导入的方法进行创新。只有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顺利的开展,才能培养学生更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并提高整个教育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从而为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的进程铺好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付丽华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2011,(07)。
[2]王静 议论文:引导学生凸显“我思”[J].教学月刊,2011,(06)。
[3]史周学 如何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提问[J].新作文,2011,(09)。
论文作者:李俊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环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新课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