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沙
江苏盐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带来的就是建筑企业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是每个建筑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且部分企业的工程质量问题也是整个行业的压力,如何控制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引言
在建筑业随国民经济共同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整个工程进行的、具有全程性的、且连贯与整个项目的活动,就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其他行业的专一性相比,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涵盖的项目和内容非常之多,包括项目的投资、设计,工程的准备、施工、竣工、验收、支付使用及质量维护等。过多的项目类别导致了建筑工程某一环节的施工出错率较高,未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由于原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模式存在问题,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低下,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与实际问题,笔者探究了其中的重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管理的理念。具体如下: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体系不完善
目前尚未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与正迅猛发展的建筑业并不匹配,不但政府机构出台的管理条例不甚完备,包括企业自自身的管理体系也存在不少问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所要求的技术条件、人才条件、服务管理条件目前都未能达到。比如某省的某个建筑企业,并未遵守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没有依法建立材料采购、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等相关部门,而是仅仅建立了一个项目承包部门,这完全不能满足施工过程中类目繁多的工作,导致建筑施工管理难以规范有序。
2安全工作差
据相关数据显示表明,近年来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这一问题导致的连锁后果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人为因素与监督管理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占主要方面,比如违规操作施工机械、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而另一方面,施工现场人员众多且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差,职业素质低,这些都加大了监理单位的工作难度,导致其安全工作难以开展。
3材料质量低
施工材料的优劣与供应是否及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目前来看施工材料主要存在着一下这些问题:
(1)由于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种类繁多复杂,所以大部分建筑企业多是采用的随机抽样的检查形式来确定施工材料的质量,这种抽检方式导致有部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被用于施工中去。
(2)建筑企业在开工前、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与材料供应商沟通,致使材料供应不及时,延误工程进度。
(3)某些建筑施工企业不遵守相关规范,随意使用不合规定的建筑材料,检查不到位,不根据实际情况随意使用新型材料,这些不合规的行为都给建筑主体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4)更有甚者,为降低成本,在建筑施工中偷工减料,这无疑使建筑质量大为降低,并且可能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
4成本管理漏洞
大部分建筑企业缺乏成本管理控制意识,认为只要施工质量控制到位就可以取得预期经济效益,没有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计划,且工程竣工款不能及时追回,导致增加了很多额外成本。
5人员管理难
一方面,我国建筑业起步晚,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意识差,各个建筑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乏高素质专业人管理人才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及理念很难普及与实施,拉低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据统计显示,国内建筑企业中农民工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组织统一培训难度较大,经常出现操作失误和违规操作的现象,管理起来难度大,工程过程漏洞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信息化落后
在各行各业中,传统方式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现代化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所取代,工程施工管理也同样如此,但是程度较低,仅仅利用了较小部分。绝大多数建筑企业缺乏对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知,且缺少相关技术人才,而软件开发人员由于对工程施工行业的认识不到位,所开发的软件与施工管理所需要的软件不相匹配,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管理信息化的脚步。
二、解决施工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要想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长久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取得最大的利润,就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改进自身管理模式,学习先进技术,强化管理提高质量。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管理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鲜的管理方法涌入国门,建筑企业应当积极学习吸收外来管理模式,同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的施工管理模式。同时政府也应该根据国情,立足实践,制定更加完备的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令整个建筑施工业有法可依,这样双管齐下,才能使建筑行业更加规范,管理更加有序。
2如何做好现场管理
想要做好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就要格外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实地抵达现场并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根据这些来决定如何管理。(1)制定详细的施工前管理制度,保证责任分配到人,避免出现管理漏洞。(2)制定竣工验收成本控制方案,并且严格遵守成本控制,各项费用明确到项目,对各分部分项资料进行总结。
3技术交底管理
建筑施工工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重复工序,这就意味着如果施工中各部门沟通不到位,就会出现管理上的重复或者漏洞。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熟悉整个工程的图纸,确定施工方案,其次应考虑成本,设备,材料,人力和现场施工作业环境等各项因素,对建筑施工工程进行统筹的规划与计划,安排所有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人员管理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是决定整个企业人员精神面貌与工作质量的先决条件;其次应及时对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储备,树立正确的建筑知识文化观念,提高职业素养,这样可以是施工管理更加顺利;最后企业内部应建立有效可行的企业奖惩制度,采取口头表扬、工资奖励等方式,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
5施工材料管理
(1)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中的关于工程材料的规定来进行材料选购,无论是数量规格还是材料品牌都不能掉以轻心。
(2)在诸多材料供应商中选择质量最佳且信誉最好的供应商,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供应商问题而出现的施工成本或者施工质量问题。
(3)培训专用的专业性强的材料质检员,并且定期学习新的材料特性,先进行材料的检验与验收,然后进行材料的分类与储存。
(4)选择合适人选进行材料监管,对材料的购进与类别进行严格的出入库管理,按季度或者按月份进行定时盘点,保证账目统一。
6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必然结果,信息化管理不能单单只停留在现有的机械自动化管理方面,而是应向整个管理过程中辐射,只有充分利用了信息化带来的优势,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综上述所知,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对建筑企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来讲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加强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人员管理,就可以提高整个施工管理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炳凯.初探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2093):85-86.
[2]钱安县.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J].工程技术.2016,19(8):87-88.
[3]黄辉.新时期市政建筑施工问题及对策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6,14(2):105-106.
论文作者:张静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