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学科论文,意识论文,历史论文,学贵有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即使是教师进行有意识的启发,提问的学生也寥寥无几。这说明,历史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原因何在呢?
第一,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只重视对知识结论或结果的传授与掌握,忽视对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展示与探索。在只重视知识结论而轻视过程的教学环境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难以奏效的。
第二,学生存在自卑紧张心理。从学生心理角度来分析,主要是由于他们存在自卑紧张的心理。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第三,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一步一步来,一天一天地坚持,但有些教师在初次尝试失败后,便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失去了继续努力的信心。更何况,有的教师还怕学生提问多,影响教学进度,更怕学生提出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有损自己形象,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压抑学生提问。
是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进行创新学习、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因为“问题”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实现创新。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提高学生对培养“问题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懂得培养“问题意识”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比如,对教室中悬挂的科学家画像的介绍,对历史教材中有着重大发现或发明的历史人物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爱因斯坦、牛顿、毕昇、李时珍等之所以能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就在于他们能想别人所不能想、问别人所不能问的问题,从而自觉地把培养“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之一,不满足于简单、机械地记忆课本知识。
二、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造成学生不敢提问的最大心理障碍,一是紧张,二是自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消除学生的这两大障碍,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微笑,多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多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多讲一些鼓励性的话,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敢于大胆质疑的学风。实践证明,只有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中,人的思维才会不断被激活,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只有在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使学生确立起“我要问”、“我能问”、“我善问”的信念。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涌现。例如,“四导式”创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四导”,即导趣、导疑、导思、导创。它的程序结构如下:
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自学、启发、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循序渐进,不能要求一蹴而就。在初试阶段,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敢问”到“善问”的过程。
2.在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扎实的基础知识是提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四导式”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导”,教师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认真仔细地备好课。
四、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1.对课本的节题、标题进行提问。课本中的节题、标题,往往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概括,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例如,“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等等。
2.根据上下节关系提出问题。例如,在初二历史课本中介绍唐代的历史时,先介绍唐的繁荣,再介绍唐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那么,“唐的繁荣”同“唐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类问题可以使学生开阔思路,在互相联系中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
3.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发现问题。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后,已认识到蒋介石对中国红军、中国革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为什么在西安事变中,中共决定和平解决呢?”这种由新旧知识矛盾所产生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在对照比较中去寻找问题。例如,将郑和与哥伦布进行比较,无论在航行的时间、规模、次数上,郑和都超过了哥伦布,但“为什么哥伦布比郑和的影响更大呢?”这类问题可以使学生思考问题更仔细、更深刻。
5.进行假设性提问。例如,“西安事变如果不和平解决,中国近现代历史又会怎样呢?”这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总之,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少问几个“是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才会达到“会问”的境界。当然,要使学生“善问”,教师首先应“能问”,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五、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反之,就有可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的解答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参考书、工具书来解决问题,可以在学生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解决问题等。但在解答问题时,绝不要以给学生惟一正确答案为目的,教师应发挥“指点迷津”的作用,有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惟一的,也可能是可选择的,应多几个参考答案,少几个标准答案。
总之,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真正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我们为此而共同努力!
标签:问题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