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心房除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体内心房除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王琼[1]2000年在《体内心房除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增加死亡率和患病率,恢复窦性心律是治疗房颤的主要目的。体外除颤常常使用很大的除颤能量,需要深层麻醉,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且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经静脉心房除颤转复房颤心律为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很高。有钙离子超负荷介导的心房重构是“房颤促发房颤”解剖和电生理学基础,这种现象强烈提示我们应该尽早复律。植入型心房除颤器(IAD)及其与其它植入装置的结合,将在治疗不同类型的房颤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急性房颤和慢性房颤的有效性,介绍植入型心房除颤器的临床应用,评估钙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对IAD患者的心房颤动负荷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具有心房除颤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比较心室除颤电极结合冠状静脉窦电极转复房颤的临床效果,最后深入探讨评估早期复律后心房和心室功能的系列改变。 方法和结果 第一部分:76例慢性房颤患者和37例急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由右房和冠状经脉窦之间发放R波同步化的双相低能量电流,急性成功率分别为90.1%和100%。15.9%的房颤患者于成功复律后出现了早期复发的房颤,只有1例患者因发放了非R波同步的电流而引起了室颤。平均心房除颤阈值(ADFT)为2.8±1.65J,急性房颤组的ADFT显著低于慢性房颤组。体内除颤的ADFT重复性好,急性房颤组的ADFT重复性较慢性房颤组高(27%vs7.2%P<0.005)。

刘柱柏, 王琼, 谢鸿发, 骆毅生[2]1998年在《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技术方法、功效、安全性及可行性,确定慢性房颤患者体内心房除颤的阈值。方法经静脉穿刺分别将除颤导管植入右房冠状静脉窦,由体外心房除颤器自右至左方向发放与 R 波同步的双相低能量电流转复慢性房颤患者76例,记录并确定成功除颤的最小能量及电压作为心房除颤阈值(ADFT)。结果 93.4%慢性房颤患者可急性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其体内心房除颤阈值为4.29±1.89 J,326.1±62.4 V。结论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是慢性房颤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体内心房除颤器的进一步应用。

佚名[3]1998年在《《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8年第2卷主题索引》文中研究表明C猝死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汪康平宋士良刘志华等)(1):10除颤阈值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刘柱柏王琼谢鸿发等)(4):247D单相动作电位延迟后除极与洋地黄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的在体实验研究(姚

黄从新[4]2008年在《中国心房颤动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年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手段不理想,其研究一直受到重视。20世纪,国外不同地区先后开展了关于房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患病率在0.1%~6.2%之间,且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关于房颤的机制,20世纪60年代开始,提出了多发子波折返假说、主导折返环伴颤动样传导

付莉[5]2005年在《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许多心脏疾病和心脏外疾病都可引起心房颤动的发生。房颤虽然不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但由于其发生率高、临床症状明显、会恶化患者心功能,因而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分子生物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医学界对心房颤动发生、维持机制等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目前认为:房颤病理改变主要是心房组织纤维化;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原因和异位兴奋灶的存在、心房肌细胞电活动异常、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异常等有关。药物治疗的策略由转复为窦律为主要目的转变为以控制心室律为主,并强调抗凝治疗的重要性;非药物治疗的热点集中在对局灶性房颤的射频消融上,同时,安置房颤除颤器和起搏治疗也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 心房颤动的中医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脏器衰弱、气血亏虚为本,痰浊壅阻、瘀血阻络为标。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房颤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中药的非特定靶向性,研究难度较大。目前对中药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相对涉及较少,以后尚需加大研究力度。临床实验方面目前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这也是以后应探索的方向。

佚名[6]2014年在《《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年第28卷主题索引》文中认为(1)按主题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以英文为首的词,列在相应英文字母节中,居中文主题词之后;(3)以其它文字或数字为首的词,以其后的中文排序

谭玉婷[7]2013年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房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资料和方法:选择房颤(气阴两虚证)病人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人。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复脉汤治疗,同时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一天一次;对照组给予益心舒胶囊1.2g一天三次,同时服用拜阿司匹林100mg一天一次,8周为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一般状况、血尿和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动态心电图、血浆NT-proBNP、心脏彩超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患者症候变化情况。服药期间,定期观察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分别采用等级积分及文字描述的方法,最后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服用益气养阴复脉汤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小时平均心室率明显减慢,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NT-proBNP水平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左房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LVEF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LVED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复脉汤治疗长期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效果显著,能够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心功能。

姜兆磊[8]2015年在《自主神经系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房颤诊疗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我们拟通过观察皮肤神经活性与星状神经节活性的关系、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房颤动的影响以及环左房消融对心房颤动及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来探讨心房颤动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同时进一步研究心房颤动诊疗的策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观察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星状神经节活性关系,探讨应用胸部皮肤神经活性间接评估星状神经节活性的可行性及其与心率变化的关系。(2)观察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研究自主神经干预治疗房颤的新方法,探讨心房颤动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及迷走神经刺激抑制心房颤动的作用机制。(3)观察环左房消融对心房颤动及心脏电生理的影响,评价心外膜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完善外科治疗心房颤动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胸部皮肤神经活性可用于间接评估犬星状神经节活性,与心率变化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用来预测心律失常的发生。(2)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减慢房颤时的快速心室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1)增加下腔静脉-心房下部神经节丛活性(inferior vena cava-inferior atrial ganglionated plexus nerve activity,IVC-IAGPNA),减慢房室结的传导;(2)诱导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内神经节细胞凋亡,减弱SG的交感神经活性。(3)心外膜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可以安全、有效的隔离消融左房顶部及后壁。与单纯肺静脉消融相比,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可以更有效的终止房颤的维持、抑制房颤的复发,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第一部分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星状神经节活性的关系目的:星状神经节活性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基础。直接记录星状神经节活性需要开胸手术,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创伤较大。相关研究,已证实上胸部的皮肤主要受来自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本研究拟通过观察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星状神经节活性的关系,来探讨应用胸部皮肤神经活性间接评估星状神经节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用杂种犬9只,体重22~30Kg,5只用于急性实验研究,4只用于慢性实验研究。急性实验:麻醉状态下,将蜂毒明肽直接注射到犬的右侧星状神经节,同时记录10分钟犬右侧星状神经节活性、胸部皮肤神经活性及心电图。慢性实验:左侧开胸,将神经活性记录仪植入犬体内记录左侧星状神经节活性;待犬恢复2周后,在犬清醒状态下,同时记录30分钟犬左侧星状神经节活性、胸部皮肤神经活性及心电图。结果:急性实验结果表明,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右侧星状神经节活性呈明显正相关(r=0.877,95%CI[0.732,1.000],P<0.05);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心率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0.837,95%CI[0.752,0.923],P<0.05)。慢性实验结果表明,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左侧星状神经节活性呈明显正相关(r=0.746,95%CI[0.527,0.964],P<0.05);胸部皮肤神经活性与心率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0.706,95%CI[0.484,0.927],P<0.05)。结论:胸部皮肤神经活性可用于间接评估犬星状神经节活性,与心率变化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用来预测心律失常的发生。第二部分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抑制犬心房颤动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low-level vagal nerve stimulation,LL-VNS)可以有效抑制心房颤动的触发,但迷走神经刺激(vagal nerve stimulation,VNS)对房颤维持的影响目前研究仍较少,而且迷走神经刺激抑制心房颤动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拟通过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对犬心房颤动的影响,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抑制心房颤动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杂种犬6只,体重23~28Kg。全麻下,右侧开胸,在右心耳上安装植入型复律除颤器;安装神经活性记录仪记录下腔静脉-心房下部神经节丛活性(inferior vena cava-inferior atrial ganglionated plexus nerve activity,IVC-IAGPNA)、右侧迷走神经活性(right vagal nerve activity,RVNA)和左侧迷走神经活性(left vagal nerve activity,LVNA);在犬左侧颈部迷走神经上安装迷走神经刺激器。犬恢复2周后,打开复律除颤器进行右心耳快速起搏(600bpm),构建犬持续的心房颤动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打开迷走神经刺激器,刺激模式为(14s ON,1.1min OFF或3min OFF)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对犬心房颤动的影响,并对比观察不同时间点犬左房右下GP及左、右迷走神经活性的变化情况。病理研究,分别应用酪氨酸羟化酶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的病理变化情况,探究其可能的机制。结果:快速起搏2~6周(平均4.00±1.79周)后,6只犬均构建成持续的房颤模型。与房颤基线(142.04±7.93 bpm[95%CI,133.72 to 150.37])相比,犬的心室率在VNS 1.1min OFF(123.29±6.29 bpm[95%CI,116.69 to 129.89])(P=0.001)和VNS 3min OFF(120.01±4.93 bpm[95%CI,114.84 to 125.18])(P=0.001)时均有明显减慢。IVC-IAGPNA在VNS 1.1min OFF(40.98±11.27m V-s[95%CI,29.16 to 52.80])(P=0.002)和VNS 3min OFF(39.78±10.14m V-s[95%CI,29.14 to 50.42])(P=0.001)时均较房颤基线(35.68±10.99 m V-s[95%CI,24.15 to 47.21])有明显提高。酪氨酸羟化酶染色发现,在成功取到双侧星状神经节的5只犬中,左侧的星状神经节中均可见明显的坏死区,而右侧未见明显坏死区。左侧坏死区的面积约占左侧星状神经节面积的38.6±19.3%[95%CI,14.7%to 62.5%]。坏死区内TH阴性神经节细胞的百分比约为8.4±4.1%[95%CI,3.3%to 13.6%],较正常区内TH阴性神经节细胞的百分比(3.0±1.3%[95%CI,0%to 6.5%])明显升高(P=0.04)。TUNEL检测发现,5只犬双侧星状神经节内均可见到TUNEL阳性的神经节细胞,左侧星状神经节内TUNEL阳性细胞的比例约为22.2±17.2%[95%CI,0.9%to 43.5%],右侧星状神经节内TUNEL阳性细胞的比例约为12.8±8.4%[95%CI,2.4%to 23.2%]。结论:迷走神经刺激可以减慢房颤时的快速心室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1)增加IVC-IAGPNA,减慢房室结的传导;(2)诱导SG内神经节细胞凋亡,减弱SG的交感神经活性。第三部分心外膜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对心房颤动的影响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心外膜环左房消融(circumferential left atrial ablation,CLAA)联合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用猪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房颤对照组(AF组)、肺静脉消融组(PVI组)、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组(CLAA+PVI组)。通过心房快速起搏构建持续的心房颤动模型。房颤构建成功后,AF组不做消融处理;PVI组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做肺静脉隔离消融;CLAA+PVI组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先做肺静脉隔离消融,再做环左房消融。消融后,应用电复律将所有房颤猪恢复窦性心律,再次检测比较各组猪的房颤易感性及房颤维持时间的差异。结果:起搏6.27±0.69周后,所有猪均成功构建成稳定的持续的房颤模型。PVI组和CLAA+PVI组的猪顺利在心脏不停跳下实施心外膜消融术。2组中,单纯肺静脉消融使3只(3/20,15%)猪终止房颤,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使5只(5/8,62.5%)猪终止房颤(P=0.022)。全部猪恢复窦性心律后,burst起搏可使AF组10只(10/10)猪全都诱发成持续的房颤;PVI组仅有3只(3/10,P=0.003)诱发成持续的房颤,CLAA+PVI组(0/10,P<0.001)无持续的房颤诱发成功,均明显低于AF组;而PVI组与CLAA+PVI组无明显差异(P=0.211)。AF组诱导的房颤平均维持时间为1800s;PVI组的房颤平均维持时间为1217.90±444.10s[95%CI,900.21-1535.59],CLAA+PVI组的房颤平均维持时间为734.70±177.81s[95%CI,607.51-861.89],较AF组明显缩短(P<0.05);与PVI组相比,CLAA+PVI组的房颤平均维持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外膜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可以安全、有效的隔离消融左房顶部及后壁。与单纯肺静脉消融相比,环左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可以更有效的终止房颤的维持、抑制房颤的复发,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

李艳[9]2011年在《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常见舌象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不同舌象与D-二聚体(D-dimer,D-D)的相关性,为中医舌诊诊治NVAF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慢性NVAF患者84例,其中男39例,女45例,平均年龄63.93±8.53岁,病程1年~30年不等。另外选择同期健康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0.47±10.30岁。测定所有受试者的D-D水平,观察AF患者舌象,包括舌质、舌苔、舌下静脉,并用数码相机采集记录。运用SPSS16.0软件对以上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F患者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AF组不同舌质间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升高趋势为淡白、淡红舌<红、绛舌<青紫舌(P<0.01或P<0.05)。3.AF组不同舌苔间D-D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AF组舌下静脉分度各组间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升高趋势为曲张0度/1度<曲张2度<曲张3度(P<0.01或P<0.05)。5.AF组舌下静脉分度间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升高趋势为曲张0度<曲张1度<曲张2度<曲张3度(P<0.01或P<0.05)。结论:1.AF患者D-D水平升高,提示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 PTS)。借助于D-D水平可判断发生血栓的危险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2.AF患者舌质、舌下静脉与D-D水平相关,提示可将舌质、舌下静脉作为评估D-D水平的直观指标。3.AF患者舌下静脉与病程相关,提示舌下静脉曲张程度可能与房颤持续时间相关。

冯媛媛[10]2009年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评估》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导管消融己成为其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消融术式有肺静脉电隔离术和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术(左心房线性消融术)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arto系统是常用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它的使用使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大为提高。我院自2005年开始进行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方法我院从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共43例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治疗,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51.93±13.94)岁(18-77岁)。其中32例为阵发性房颤,11例为持续性房颤。43例患者中有15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有患者均有显著心悸不适的症状。8例患者行肺静脉/上腔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复发1例),余35例采取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治疗(复发3例),所有电隔离术的房颤患者消融终点均是肺静脉/上腔静脉完全电隔离。对未达肺静脉电隔离者,根据标测导管记录的肺静脉电位或心房波激动顺序对缝隙( GAP)初步定位,然后在原消融径线上寻找提前的残存电位并补充消融,直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结果①导管消融的即刻和近期效果:43例患者均术后即刻成功达到消融终点,术中、术后未出现肺静脉狭窄、心包填塞、心房-食道瘘等并发症。术后即刻成功率为100%,7例房颤消融后转变为房扑,通过电复律后转复为窦律。术后继续住院5-7天,其中11例发生了房性心律失常:6例为阵发性房速和/或房扑,其中1例为交界性心律伴阵发性房速,4例为阵发性房颤,1例为持续性房颤,后者通过电复律转为窦律。另有1例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出院前有41例患者为窦性心律。②导管消融过程及安全性:绝大多数房颤患者起源灶位于肺静脉及其周围,其中有2例患者分别为左上腔静脉和右上腔静脉为始发灶。约半数患者除了环肺静脉消融外,也进行了二尖瓣或三尖瓣峡部消融,10例患者同时消融了冠状静脉窦。7例患者术后48h内出现胸部不适。3例出现无压塞症状的少量心包积液。43例患者术后至出院前均未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咯血等不适症状,查体未见颈静脉怒张,未扪及奇脉,心脏听诊未闻及心包的摩擦音。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与导管消融有关的严重并发症。③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14月,平均6±2月。随访42例,1例失访,共复发4例,其中1例为持续性房颤采取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患者,术后3天出现阵发性房颤,10月后再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后成功,随访无复发。1例为持续性房颤采取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的患者术后出现阵发性心房扑动,6月后再次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并行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1例为阵发性房颤采取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的患者,术后复发阵发性房颤,但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明显减少,不愿再次行手术,正在服用胺碘酮维持窦律。1例为阵发性房颤复发阵发性房速,最终被诊断为合并心肌疾病。所有患者均无肺静脉狭窄相关的劳力性呼吸困难和咳嗽等表现,35例患者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左房均在3月后恢复正常(左房内径≤35mm)。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体内心房除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D]. 王琼. 第四军医大学. 2000

[2]. 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J]. 刘柱柏, 王琼, 谢鸿发, 骆毅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1998

[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8年第2卷主题索引[J]. 佚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1998

[4]. 中国心房颤动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年回顾[C]. 黄从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5]. 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D]. 付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6].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4年第28卷主题索引[J]. 佚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

[7]. 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房颤的临床研究[D]. 谭玉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

[8]. 自主神经系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房颤诊疗策略的研究[D]. 姜兆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15

[9]. 慢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常见舌象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D]. 李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

[10].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评估[D]. 冯媛媛. 第三军医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体内心房除颤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