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德为魂——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市民道德档案”建设初显成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武汉市论文,青山论文,湖北省论文,成效论文,初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和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2004年8月以来,青山区以“市民道德档案”为抓手,狠抓社区的道德建设,经过精心试点、小范围推进的探索实践,“市民道德档案”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搭建平台,弘扬美德
青山区认为,社区道德建设重在引导居民崇尚社会公德和弘扬家庭美德,核心在于搭建一个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的道德建设平台,从而吸引社区居民都来参与社区道德建设。为此,该区把“市民道德档案”建设作为社区道德建设的平台,并初步探索出社区“市民道德档案”建设的基本框架。一是“市民道德档案”的主要目的。从规范和制约社区居民的道德行为入手,引导居民争做有德之人,进而建立社区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市民道德档案”的基本内容。以《武汉市公民道德建设指标体系》为依据,结合社区道德建设的实际,确定了爱国爱家、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自尊自强、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和综合记载11大类共61条市民道德档案的内容。三是“市民道德档案”的信息渠道。以街道、社区居委会、门栋组长、党员骨干提供和居民自报的信息为依据,社区每季度集中汇总审核后记入档案;四是“市民道德档案”的综合利用。为社区居民有关评鉴(如入党、提干、招工、征兵等)提供实例和事实依据,为青少年学生参与社区道德实践活动情况提供证明,为居民所在单位提供其“八小时以外”的道德表现记录;五是“市民道德档案”的管理机制。根据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原则,初步探索出以区精神文明建设相关部门与街道党工委指导为主,居委会与居民自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六是“市民道德档案”建设的规划方案。通过精心试点、小范围推进和全面铺开,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社区建档工作。目前,2个试点社区(121-2和123社区)建档工作基本完成,小范围推进(钢都花园7个和钢花村街4个社区,以及其他9个街道各1个社区)工作有序有效。
二、开展活动,实践美德
青山区在社区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体会到,社区道德建设重在组织居民实践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关键在于发挥“市民道德档案”的平台作用,组织社区居民大力开展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活动,努力让社区居民在公共生活中实践崇高道德。一是开展“书评活动”,引导居民实践热爱学习、追求知识的美德。读书明智、评书明理,知书达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道德建设。钢都花园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我读书、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组织开展“钢都书评”活动,定期开展专题读书、讲座、书友论坛,先后向居民推荐了《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雾都孤儿》等书籍,开展评红书、谈理想活动。123社区居民韩笑语,自参加书评活动后便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去年在参加《青山史话》书评活动中,获区文体局颁发的一等奖;二是开展“市民讲台”活动,引导居民实践爱国爱家、关心集体的美德。钢花和钢都的11个社区以市民学校为阵地,开展了“市民讲台”活动,让离退休老人上台讲社区的“昨天和今天”,让年轻人上台讲社区的“时尚与现代”,让学生们上台讲社区的“荣誉与未来”……开展“市民讲台”活动,听者受感动,讲者也受教育。渐渐地,社区的感人故事不断发生。121社区的华爹爹,原是一名医务人员,退休后整天搓麻将。在“市民讲台”的教育影响下,他又拿起了听诊器,一次次地参加社区义诊活动。123社区居民罗翠英主动认领家门前的4棵树,精心护养使其茁壮成长;三是开展“双夸会”活动,引导居民实践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美德。人都是有缺点的,而缺点与缺点的碰撞便会产生矛盾,邻里之间、婆媳之间的矛盾更是令人头痛的事。为此,钢花村街121-2社区从引导居民多看别人的长处入手,组织开展了“婆媳双夸会”,每次组织1-2家的婆媳互夸。时间一长,社区里原来不少“丑”媳妇在婆婆眼里变“靓”了,不少“刁”婆婆在媳妇眼里变慈祥了。226门有一户家庭,原来婆媳关系紧张,经常吵架,在“双夸会”的影响下,不仅婆媳关系融洽了,而且婆媳成了一对贴心“母女”;四是开展“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引导居民实践关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美德。别人的“档案”密密麻麻,我的档案不能空空如也。“市民道德档案”建设很好地推动了“志愿者在行动”活动的开展。钢花和钢都11个社区成立了安全巡查小分队、吴天祥小组、义务教育辅导团、计生协会、护绿小分队,不仅参加公益活动、献爱心的志愿者增加了,而且活动更频繁了。123社区70多岁的老党员刘训民说:大事我做不了,但清除“牛皮癣”的事我还是能做。东南亚海啸发生后,123社区居民从小学生到白发老人自发到居委会捐款援助灾民,少则3-5元,多则上百元,累计达4000多元。
三、安居乐业,享受美德
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让居民享受崇高美德带来的文明成果。因此,青山区在大力推进“市民道德档案”建设的同时,社区居民也悄然感受着道德建设带来的文明成果。一是舒适的环境。在“两平方公里”文明示范区内,居民种草种树、爱绿护绿成为良好习惯,打扫楼道、整治阳台争先恐后,不乱搭乱建、不随吐随扔、不乱贴乱画已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牛皮癣”也得到彻底根治。121-2社区张婆婆自豪的说:“现在环境好了、人也住得安逸了。”二是和睦的氛围。通过“双夸会”等活动的开展,社区的邻里、家庭关系明显改善,亲情、友情、爱情充分彰显,居民们互帮互助、团结友善形成风气。121-2社区居委会书记杨桂英说:过去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找到居委会的现象每天都不少,现在居委会一个月也难得调解一两次。一次,123社区居民严蓝凤看到天将下雨,急忙帮邻居把晾在屋外的被子收回,邻居下班回家后感动地说:“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三是诚信的回报。随着“市民道德档案”建设的不断推进,60%的社区居民拥有自己道德行为记载,道德档案在深入民心的同时增强了居民的诚信意识。今年初,119社区小陈因生意繁忙无暇顾及家中存放的大笔现金,便请做钟点工的柳大姐帮他将钱存入银行,这件事在社区传为诚信佳话。一些用工单位也纷纷到居委会查阅道德档案,优先安排有诚信记载的下岗工人就业,道德档案已成为社区居民的“诚信名片”。四是安全的感觉。“市民道德档案”建设推动了“平安社区”、“无毒社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的创建活动,社区治安明显改善。去年11月,121-2社区的12栋临街居民楼进行立面整治,脚手架搭了20余天,近500户居民家中未丢失一件物品。
标签:正能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