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进而提出了几点关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的有效性策略。从而切实的提升混凝土施工相关技术水准,实现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综合质量,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效发展,建筑工程事业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呈现着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趋势。而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愈加关注,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就是混凝土施工环节。因而,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要想实现新一轮的发展性突破,切实的满足人员的现实要求,就必须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不断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并制定出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从而切实的保障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综合质量,为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综合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
1.1 混凝土的拌和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当中,混凝土的拌和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基础性施工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该施工环节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总体的质量。那么,为了防止混凝土的拌和出现质量问题,就需要在进行对混凝土正是拌和前,先进行试拌工作。通常情况下,就是相关的混凝土拌和施工人员依照相关的施工要求与混凝土拌和的比例,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试拌。在试拌后,进行抽样检验,看混凝土的配比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要求,是否存在着质量问题。那么,若没有查找到相应的质量问题,就可以进行正是的混凝土拌和施工操作。同时,在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拌和的过程中,要实时的分析其骨料的含水量与拌和的物离折实际情况。
1.2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环节,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更是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单位应当先搭建好钢筋与模板,并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还要对模板制作安装的可行性进行检查、对混凝土实际的浇筑方法及高度进行有效的确定。以实际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为例,如在对混凝土进行分块分层的浇筑施工操作过程中,在把每个层次实际的浇筑高度确定下来后再进行下一个施工步骤。在浇筑方式上可以采取平板式或者插入式,长度是其自身实际的1.25倍以上方可进行插入操作。而平板式,则是对其厚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分层的厚度必须不可超过200mm范围内;其次,要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的连续性。若混凝土浇筑间隔的时间过长,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混凝土浇筑所间隔的时间缩短,其初凝的实践必须要短于每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最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必须尤为注重对钢筋、模板及大梁体的单独浇筑等位置的观察,避免钢筋、模板及大梁体的单独浇筑等为位置出现施工缝隙。
1.3 混凝土的振捣
在混凝土的拌和与浇筑施工操作完成后,就是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环节。在一定程度,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也是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混凝土振捣质量也将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总体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引得刚注意将混凝土的模板填满,保证该模板能够时刻保持着均匀性状态。那么,在进行混凝土实际的振捣施工操作时,也可以以混凝土振捣施工的实际要求,选择最佳的混凝土振捣施工操作方式。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多数采用的都是,机械化设备与人工相接会的混凝土振捣施工方式,主要表现在人工的机械化操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进行具体的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操作人员要于混凝土实际的振捣的插点,进行有效的控制,要切实的保障快速插入、慢速拔出,切实的保持着真到的均匀性。此外,混凝土的振捣棒必须深入到深层的混凝土当中,让混凝土上、中及下层都不会产生缝隙。对于振捣的时间,应当控制在20s范围内,切实的防止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操作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气泡与泛浆情况。若选择的是平板式的混凝土振捣,则需要将振实部分边缘进行有效的铺盖,切实的保障混凝土振捣的施工质量。
2、探究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策略
2.1 加强对施工资源的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来说,要想切实的进行质量管控,就需要先对所有的施工资源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首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及时的整理所有施工资源的检验报告及相关基础性的资料,如施工资源的合格证书、资质证明、型号及规格等资料。并实时严格的准入机制,坚决杜绝一切质量不合格的施工资源进入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其次,需要对所有的施工资源按照施工的实际要求,对他们的规格、级别、含水量、性能等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要切实的对施工资源的均匀度与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避免有问题的施工资源进入到混凝土施工现场,埋下相关的质量隐患;最后,要水资源投放使用前进行有效的检测。没有经过严格检测的水资源,不得投放到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同时,还要严格管控外加剂的实际质量。避免质量不达标的外加剂投放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中进行使用。若使用了有质量问题的外加剂,将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极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性。那么,通过施工资源严格的质量管控,就能够切实的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总体的施工质量,避免相关质量问题的出现,高效的完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
2.2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机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单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让所有的质量监管工作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靠。同时,还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聘请专业能力与素质较强的质量管理人才,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进行高效的质量管控。此外,还需要明确责任体系,将所有的质量管理工作分配给具体的人头上,成立质量监管小组,小组组长直接下达高层质量管理者的命令,实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实现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全方位质量管控。
2.3 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
建筑工程单位可以实行培训上岗机制,切实的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全体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进行规范性的混凝土施工操作。同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每日例会制,针对每天施工操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予以有效的分析整理。对于一些能够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的施工人员予以政策上的奖励。从而切实的调动起全体施工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提升自己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给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是建筑工程事业重要的发展时期。那么,建筑事业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管控措施。从而切实的实现高效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促进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东海,杜春燕,李雪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分析[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1(10):114-324.
[2]狄献锋,常记周,高松杰,李俊.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16,12(16):127-128.
[3]陈静宏,任章奇,杨蕴,王韶军.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四川建材,2016,39(03):226-232.
论文作者:杨述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操作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切实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