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现状,为了能够建设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建筑物,就必须进行一个合理的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本文对建筑方案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引言:建筑方案设计是根据具体环境条件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空间环境建构过程,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每一项建筑设计从无到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
一、建筑方案设计的概念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特定的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是一种运用图示思维解决设计矛盾的过程,其本质是生活设计。图示思维即借助徒手草图的方式及时迅速地记录下头脑中不稳定的、模糊的设计意向,使其成为可感知的图形,一面进行功能分析的逻辑思维,一面就方案的平面布局进行思考。
建筑方案设计文件往往由设计说明、设计图纸、投资估算、效果图等四部分组成,大型项目或者重要的建筑,有时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可以加做建筑模型。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了总平面图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他专业以设计说明叙述设计内容。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前,首先要通过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标,了解场地条件,清楚设计内容;把场地条件与实测地形图对照,形成环境空间概念;把平面内容、面积表与任务书要求对照,明确分区;还要看懂功能关系图。
二、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1.总平面设计。总平面的设计主要是要确立出入口和室外场地、建筑物的关系。经过研究人是从哪里来去确立主、次出入口的范围。通过分析人、建筑物与车的三者直接的关系,来确立建筑物的位置及其形状。而主要的人群从哪一个部位、哪一个方向进入场地,这个是做所有的建筑设计的第一而且最重要的分析内容,这是一个总平布局成败的关键问题。而它的分析依据是设计任务书里面相关的叙述、地形图和文字部分中显示的道路状况。这个选择是否合适,是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和城市环境的关系,而是否有机地协调起来,是直接与建筑本身的出入口定位和到建筑物室外的场地的各种流线的组织有关的,这进一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功能布局是否正确。
2.确立合理的结构布置,包括了结构选型,确立符合要求并接近规定的开间进深的尺寸,之后把图示的功能布局放入结构体系之中。
我们由结构的层面来说,简洁且规整的网格是有助于结构计算和结构布置的。而在简单的几何图形(如矩形、方形、六边形、三角形等等)中,特别是矩形或者是方形最为人们所常用。那是因为它们是我们熟悉、并且能够容易接受的图形,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容易和室内家具的配置、形式形成和谐的感觉,同时还有助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建筑物结构的选型方案应优先选择矩形,那是由于同样面积的建筑物,矩形的柱网的室内柱子是比方形的柱网的室内柱子要少一些。而由框架结构的柱网的经济合理的开间尺寸上来讲,从5 米到8 米是相对比较合适的,同时应该与具体的建筑类型相结合。而至于柱网的跨度的尺寸,则能够从下述两个原因来说:第一,在按照框架结构相对比较合理的需求下尽量采用比较大的尺寸;第二,在几个开间的尺寸已经能够初步进行确定的情况下,按照房间的面积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跨度的尺寸,在结构网格被确立后,还要将图示的功能布局放入上面所说的结构体系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设计方案的形成
事实上成熟的设计方案是在不断的产生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在每一个阶段当中,工作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讨论和研究不同的设计问题,这些阶段并不是分离割裂开来的,每个阶段都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接下来简要地围绕着这些设计阶段展开讨论:
1.单体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同步。整体的建筑设计工作的出发点以及切入点是环境设计,而单体设计同它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把环境的设计问题考虑到,同时还应当要把由外部条件所产生一系列的制约和影响因素考虑到其中。要进行全面、整体的多方位的思考,方能使单体建筑设计在创新上有不同的崭新的观点。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应当把同步思维运用到其中。
2.各层平面设计的同步。在做某些建筑的设计时要把若干层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去考虑。例如设置卫生系统、选择结构类型、设定垂直交通体系等等。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当把建筑室内的空间效果融入其中去设计。除此之外,设计某一层面的同时,还必须把上下若干层的平面形式和面积等问题综合考虑到。只有把设计同步和相互调整做好,才能把设计目标的要求做到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3.选型和建筑设计的同步。以前,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很多设计师常常是依据房间的面积去组合与设计空间,使得空间的大小变得杂乱无章。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树立一个正确完整的整体结构观念:把大致的功能和布局初步确定好后,第一要给此平面框架建立一个合理全面的结构体系网,能够有效的把建筑的平面和结构结合在一起。这不是要把之前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和布局给打乱掉,而是要将每个房间的平面形态整理合成为一个更加正确合理的结构系统,为最后的平面布局形成一个更符合逻辑、更有秩序的结构。
4.推敲设计方案。在设计建筑的方案的前期,工作人员应当对任务书进行一个逻辑而系统的分析,全面快速的把任务书的相关内容吃透。在设计工作开展时,不能仅把所形成的平面方案放在首位,而是应当把项目的平面布局和功能分析这两项内容兼顾到。可以现将设计人员脑海中那些不稳定、模糊的的设计意向用手绘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下来,成为一个能够被应用的有效的实体图形,伴随着思考深度的增加以及设计工作的不断进行,之前的草图也会渐渐变得清晰明了的。经过实践表明,这个办法可以使设计者从头至尾保持着不断创作的自发行为和激情,有效的激发了创作人员的灵感。此外,所有的设计问题基本上都会在思维活跃的时候被剖析与分解,之后的设计工作也会不断地顺利进行。从而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设计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和保障。
四、结束语
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长期的设计知识、资料、经验积累和建筑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建筑创作,不仅仅是遵循规范,还有无限的内涵在其中,灵感来自生活。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是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沉淀生活和提升素质用于寻找设计灵感,然后选用恰当的设计方法将其呈现出来。只有在不断的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运用正确的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加深对建筑设计功能的思考,追求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新,在成功或是失败中总结经验,才会真正提高自己,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郭俊明,伍国正,余翰武.浅析建筑方案设计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13(05);
[2]谢伟,史志攀.浅谈建筑设计优化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5,35(20):37-38;
[3]沈福煦.建筑方案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4]薛晨玺.论建筑方案设计方法[J].山西建筑.2012(35)。
论文作者:邹宇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建筑论文; 方案设计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任务书论文; 建筑物论文; 平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