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97—1998年度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年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香港经济就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整体的影响也比过去重要得多,研讨香港经济的发展也就成为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香港1997年经济发展的状况受两个重大事件的影响:回归祖国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者使香港在一至三季度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后者使香港经济在第四季度急剧下降,至今方才走出低谷。
一、1997年经济运行大致走势
香港1997年一至三季度受7月1日回归祖国影响甚大,增长速度都超过了6%,为香港近年来最高,全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估计可达13,300亿港元,平均有5.2%的实质增长。 但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香港后,尽管香港凭其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开放透明的制度, 政府的980亿美元外汇储备,政府应对正确的举措,银行能自律配合,投资者和港人对港元的坚定信心,中国中央政府坚决支持港元联系汇率的决心和实力,使港元在东南亚各国货币贬值风潮中创造了岿然不动的世界奇迹。但由于香港毕竟是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其资金流动、股市波动、市场变化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密切相联,这使得香港经济在1997年第三季度急剧下滑,先是7月下旬出现汇市压力增大,曾在7月18日跌至7.763港元兑一美元;后是股市在8月27、28两日分别下跌657点和740点,成为历史上恒生指数第五、第六大跌幅;最严重的是10月汇市压力甚大,股市又连续大幅下滑,恒生指数跌破10000点(最低点是10 月28 日,9060点)。由此引发了四季度的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急剧下滑:从一季度的6.0%、二季度的6.8%、三季度的5.7%一下子降到四季度的2.4%的实质增长率。今年一季度,股票市场继续低迷,又走新低;高利率使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受限;失业率又创近年来的新高;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长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等等因素使香港经济恢复和发展压力增大。
二、香港汇市和股市分析
香港实行与美元联系汇率制。香港汇市在1997年度曾两次受到冲击。一次是在7月18日,曾跌至7.763港元兑一美元。第二次是10月20日至10月24日,国际炒家企图再次冲击香港联系汇率,抛售港元,以期汇率大幅下降时再大幅吸纳港元补仓。但香港政府及时提高短期利率并动用外汇基金干预汇市,至24日,汇市维持在7.71以上。国际金融炒家索罗斯曾在1997年12月预言港元将在1998年1月大幅下滑,可事实是港元到了4月份依然坚挺。
香港1997年度股市两次动荡,特别是第二次10月20日—24日,四天狂泻3175点,使股市元气大伤,一时难以恢复。今年1月份, 恒生指数竟曾跌破8000点,但又迅速回升。直到 4 月中旬, 恒生指数仍维持在12000点左右。由于东南亚各国都尚在金融危机的谷底, 尽管香港能成为经济组织预言的那样,能够成为亚洲最早走出金融危机的地区,但股市行情难以迅速好转。
汇率保持不变,使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成果没有受到影响,没有象东南亚国家或地区那样“经济倒退二十年”、财富“缩水”,但股市的大幅调整亦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金融方面来分析,股市的下跌,反映进入香港的资本减少,不利于引进外资,也间接影响新股的上市和交易量,使经济增长迅速放缓。
三、外贸
1997年香港对外贸易总值为3973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是第二年保持在这个位置上。其中,整体出口(包括转口贸易及本地产品)达到14560亿港元,比上一年度增长4%,除去价格因素,增长率可达6%。进口由于留用进口货物较多,本地需求上升,进口总额达16150 亿港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扣除价格因素,实质增长7%。
香港出口的对象份额最重要的是内地和美国,两者之和超过香港年出口总额的50%,1997年对内地和美国的转口贸易额和比重分别是4440(36%)、2,160亿港元(21%)。同时由于香港1997年出口的商品以电器(1342亿港元)、钟表(468亿港元)和塑胶制品(269亿港元)为主,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并不完全一致,且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出口中加工贸易比较多,因而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贬值并不一定能对香港的出口带来很大压力;倒是他们自身的购买能力(进口)的下降,使香港失去了部分市场:1997 年香港对日本出口下降了3%,对新加坡的出口下降了13%。因而香港在1997年出口值以第四季度升幅最大。
但金融危机对香港外贸的滞后影响终于在今年全面体现,使香港的进出口额下降幅度较大。根据香港特区统计处提供的资料可见,香港的进口额、出口额、转口额在1997年7月至12月, 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动,如进口额保持在13.78亿港元至15.29亿港元之间,而今年2 月份则跌到10.68亿港元,比最高月份减少了4.61亿港元; 出口总额去年下半年保持在12.30亿港元至14.30亿港元之间,而今年2月份则跌到8.80 亿港元,比最高月份减少了5.5亿港元。 今年一季度香港进出口情况连续大幅下降,2月份的进口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22.5%,出口则下降了29.3%,这就使香港外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离岸贸易是香港对外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一种贸易形式。1997年,离岸贸易总额约为1,050亿港元,其主要原因是香港公司的境外工业投资增加,货物付运方式通过直接或转运,将产品销往海外。1995年香港离岸贸易的总额才540亿港元,可见增长速度之快。
四、服务贸易和旅游业
服务贸易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也是香港对外贸易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但1997年香港的服务贸易只是零增长(以实质增长计算)。据港府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1997年服务贸易总值2900亿港元,服务输入价值约1170亿港元。这其中的大额贸易盈余可以抵消香港有形贸易逆差的大部分。服务贸易零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二:旅游业的不景气;信息服务市场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市场对象正在扩展。
旅游业是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对带动外汇收入、服务出口、增加就业有重要的作用。从旅游方面来看,香港1995年游客突破了1000万人次,奠定了国际旅游中心的地位。1996年,香港平均每天接待3 万多名游客,旅游收入居世界第八位,现在是亚洲最大的旅游城市。从1994年到1996年,连续三年是香港第二大创汇行业。1996年香港的旅游业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但由于1996年抵港的人数达到了15%的增幅, 使得1996年的基数较高,1997年上半年的增长就显得较慢,访港人数比上年同期只增长5%。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和持续振荡, 这些国家来港旅游的人数急剧下降,下半年的来港人数竞下降25%,全年访港人数降幅达11%。
除了人数的下降外,来访者的在港消费也下跌了15%,只有699 亿港元。但唯一没有下降的旅客群是来自内地的旅客,他们在港开支的人均费用上升了3%。
但随着香港经济的坚挺,香港会展中心的国际展览不断进行,作为旅游人数一个标志的宾馆旅客人住率已止住下滑趋势,在今年3 月已回升至75.5%。3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向旅游协会贷款1亿港元设立“国际盛事基金”,未来5年内在港举办50项大型国际活动, 以振兴香港旅游业。同时,特区政府还将酒店租税率由50%调低至3%; 新机场启用后乘客离港境税将由100港元降至50港元。 相信香港特区政府和旅游业的一系列措施会见到较大的成效,来港旅游的人数会逐渐增加。
五、地产、楼宇交易量评述
香港房地产市场1997年上半年供应短缺,导致价格急剧上升。1 —10月,楼宇价格上升了34%。下半年港府加快楼宇供应,市场在第三季度变缓,而第四季度发生了金融动荡,直接导致楼宇市场价格急剧下降,12月份下降14%,全年仍上升16%。今年一季度,仍未扭转下跌趋势,现在的楼宇价格比去年整体下降大约30%左右。
但对港人来说,这未必不是好事,因为许多人没有自己的房屋,而特区政府首份施政报告也强调要把港人住房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考虑。随着价格的下跌,特区政府又制定了买房的扣税优惠政策,在今年要推行26个市区重建项目(在5年内投入850亿港元资金);并许诺2007年前每年建造的房屋不少于85000个(套),使全港70%的家庭有自置住所;并简化政府的审批发展计划的程序。可见,1998年尽管是香港住宅市场的调整年,但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今年2月份后, 楼宇的交易量急剧上升,3月份楼宇买卖达到13126宗,比2月份增加了1.8倍,充分反映了香港物业恢复平稳发展的迹象。
商业写字楼在1997年的情况和楼宇市场基本相似,年初需求很大,下半年市场紧缩,第四季度写字楼价格较上一季度下降2%, 也比上年同期下降2%。今年,写字楼价格仍然未见有大幅反弹迹象。 但随着香港经济整体的恢复和楼宇市场的逐渐好转,写字楼市场也会走向平稳发展。香港今年的首次土地拍卖于4月22 日进行,两块非工业用地成交,其价格高出底价近50%,充分反映了楼宇市场的良好前景。
六、信息、通讯、航运和交通运输
香港是世界经济信息中心之一,当今世界又是信息时代,因而信息产业的状况关系着香港经济发展的前景。1997年香港通讯又有大的发展,电话总数达到了360万条,比上年上升7%;无线通讯由于各公司推出新的减价计划而使顾客获益甚多,也促进了通讯业的发展。特区政府为了促进电讯市场的竞争与发展,经与香港电讯协商,已于3月31 日交还原定于2006年到期的香港国际电讯专营牌照。这既可以进一步保持香港世界信息中心的地位,又为香港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
航运市场1997年继续稳中有升,在全世界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前提下,香港航运业在前3季度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1—10月集装箱总吞吐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9%。据贸发局估计,1997 年全年集装箱处理量可达1450万个,比1996年增长8.5%,可望连续7年成为世界第一集装箱码头。
交通运输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基础。1997年香港运输业状况良好,港府已于2月中旬作出决定,在未来5至10年内投入1850亿港元,新建道路网及三条铁路,这已经成为3月26 日公布的香港特区政府:“全港发展策检讨——配全挑战,迎接挑战”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将对香港的交通运输网的完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整体的恢复与发展。
七、货币供应、储蓄率和黄金、外汇储备
1997年初,港元储蓄大幅增长,充分说明港人对香港前景的看好,港元储蓄占存款总额曾在7月底达到59.6%,这是自1985年6月以来十多年的最高点,但四季度又回落到57.7 %。 1997 年底, 港人储蓄达到15380亿港元,增幅为9.8%,比上一年的19.5%的增幅已大大降低。除了去年一度提高短期贷款利率外,今年3月27日, 香港宣布利率下调四分之一厘,民众反映良好。
香港的外汇储备,在1997年度已达928亿美元,居日本、内地之后,列世界第三,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汇基金753亿美元, 土地基金175亿美元。1998年1月底外汇储备达981亿美元,比上月增加5.7%。但1998年2月底,外汇基金为786亿美元,土地基金为181亿美元, 外汇储备总额达967亿美元,尽管比1月份下降了1.4%, 但仍能继续保持世界第三的位置。在东南亚各国纷纷缺少外汇的背景下,在投机分子两次狙击港元的情况下,香港外汇储备基本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表一:1997年港元货币供应及整体货币供应增长率(%)
M[,1]
M[,2]
M[,3]
港元 总额 港元 总额 港元 总额
一季度0.0
2.7
4.3
3.34.1
3.1
二季度3.3
0.9
2.7
0.82.8
0.9
三季度
-0.4 -1.4
2.1
1.62.2
1.6
四季度
-7.8 -7.0 -3.4 -1.5
-3.4 -1.6
全年总额(10亿港元)
188
208 1653 2745
1671
2827
全年增长率
-5.1 -4.3
9.9
8.49.98.2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一九九七年经济概况》
香港的货币供应情况(参见表一),狭义货币供应即港元M[,1], 和上年相比,1997年下降5.1%,尽管曾在二季度有3.3%的增长,但三、四季度分别下降0.4%和7.8%;广义的货币供应即港元M[,2]及港元M[,3],在1997年平均上升9.9%,增长也较缓慢。但M[,3]增长快,达到19.0%。
八、通胀率及失业率
香港地区1997年通胀率并不高。本地生产总值平均物价指数在1997年上升了5%,比1996年的5.4%稍高一些。1997年综合消费指数平均上升5.8%,比1996年的6.3%、1995年的9.1%都低。 大致原因有三个方面:本地生产总值稳步增长,而工资水平并没有过度增长。主要商品来源地的美国、中国、日本通胀率都较低,产品价格也较低,来自美国的商品价格下降1%,来自台湾的下降3%,来自日本的下降6%, 来自内地的反而稳中有升(1%),全年进口货物价格平均下降2%。受金融危机影响,来访旅客减少,导致市场购买力下降,市场价格反而稍有下降。1998年1月份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升幅为5.4%,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升幅为5.1%,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增幅为5.4%(参见表二),比1997年12月份分别上升了0.2、0.3、0.2个百分点, 且主要是由于春节消费高潮的缘故。2月份增幅则大幅回落,3月份增幅又有所回升。
表二:1997年11月——1998年1月份香港消费物价指数升幅
指数 综合消费物价指数 甲类消费物价指数 乙类消费物价指数
月份 指数升幅 指数升幅指数升幅
1997年11月 117.05.4% 115.9
5.1%
117.0
5.4%
1997年12月 117.25.2% 116.2
4.8%
117.2
5.2%
1998年1月 117.35.4% 116.6
5.1%
117.4
5.4%
1998年2月 117.74.7% 117.3
4.5%
117.9
4.8%
1998年3月 118.04.8% 117.5
4.8%
118.2
5.0%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
1997年香港的就业率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但由于前几年大批移居海外的香港居民看到香港政权交接稳定,社会平稳,经济持续增长而陆续回港工作、定居,加上香港本身劳动力供应也在增加,不少外国人也进入香港寻求工作(1997年发给外国人的工作签证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的5.6万多个,不包括来自内地的劳工和东南亚的约20万家庭佣工), 因而香港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2.2—2.5%之间;失业人数在6.8—7.7万之间。四季度后,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率从三季度的2.2 %上升到2.5%,这和1996年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 并使今年一季度的失业率一下子攀高到创纪录的3.5%,失业人数逾10万。 但由于香港特区政府已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振兴、楼宇市场的兴旺等等,估计失业率会有所缓和。
九、中国经济发展对香港经济的影响
香港在1997年回归之前,已和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联:她既是内地引进资金最重要的来源地,又是内地引进技术、人才,了解世界市场发展动向的窗口;内地既是香港投资的良好场所,又为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背景(内地50%以上的转口贸易通过香港进行,占香港转口货物来源的九成左右),使香港的世界航运中心、信息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1997年回归之后,这种密切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也将进一步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
第一,在香港汇市和股市面临国际炒家几番冲击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立即严正声明,一旦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受到冲击,中央政府将坚决支持港元的汇率;香港的980亿美元和内地的130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国际炒家不得不退缩。
第二,1997年内地经济继续在“软着陆”之后,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全年发展速度达8.8%,1998 年一季度工业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2 %, 这无疑是香港走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1997年内地经香港转口的货物达7230亿港元,占香港全年转口货物的58%,比1996年上升6%,这个增幅比往年低了一些。 有观点认为此速度较低主要是内地港口设施的改善和出口方式的改变,我们认为这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内地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和出口市场的调整亦是经港转口贸易增幅变小的重要原因。随着内地国有企业逐步摆脱困境,股份制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进行,相信经港转口贸易仍会有所增长。
第三,随着内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深入,会有不少企业依次到港上市,既可以筹得资金,又可以带动港股大盘。以内地国有企业上市命名的“红筹股”在股市狂潮中波动较小,一直被股民们看好,充分显示了股民对内地国有企业改革和股市的良好信心。
第四,香港和内地有组织地经济合作,在香港回归后已经开始,从去年8、9月份开始,陕西、北京等省市相继召开了由地方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部门联合召开的招商洽谈会和联合发展经济研讨会。临近香港的广东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经过近7个月的酝酿, 成立了粤港联席会议,由于有广东省长和特区行政长官出席,这意味着:香港和内地的合作由回归前的民间、有限合作,转变为回归后由双方政府部门推动的广泛合作;由回归前完全由市场决定的合作,转向以市场导向为主、市场和政府计划协调相结合的合作。这是香港和内地经济关系的一个飞跃,其价值在今年下半年就会有所体现。
第五,香港的资本市场发达,经营手段灵活,人才众多和管理经验丰富,法制完备;而内地科技成果多,市场广大,劳动力低廉,双方合作发展高科技已成为共识。这对于改变以往香港和内地合作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移到内地“前店后厂”形式,发展高附加值、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内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会使香港有一个强有力的背景,有许多新的发展的机会。
十、香港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
虽然遭遇东南亚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但香港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前景仍然为各界所看好。除去上一节述及的特殊外部原因外,香港经济的恢复还有如下的几个重要原因:
1.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由香港的中国人为主体组成的特区政府,在一年多的管理香港的成功实践中,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使港人、内地同胞和外国投资者都充分相信特区政府管理好香港的信心和能力。
2.特区政府在金融危机面前,应对正确,举措得力。特区政府去年底和今年又作出了降低利息、增批土地、加快楼宇建设、放开电讯市场、投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必将为1998年香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启动作用。
3.特区政府已于1月底宣布,在未来五年内,政府将投资2350 亿港元用于基建工程。这笔投入比新机场投资还多,将直接带动经济的发展,也为改善特区整体的经济环境、提高香港产品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4.香港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备的经济制度,使得香港经济复苏能力很强。香港经济1973年、1985年因为世界石油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而跌入低谷,但都是短时期内(2—3年)恢复生机和活力。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香港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区域。在1998年瑞士洛桑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香港仍名列前茅。
5.此次金融危机,尽管对香港经济整体冲击较大,使香港经济增长率在1997年第四季度降至2.4%,但香港汇率岿然不动, 大大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必将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游客进入香港。
6.东南亚各国经济先后进入调整阶段,不少国家经济后退好几年甚至几十年,经济重整有许多好的投资项目和机遇。而香港的经济实力未减,各大公司正可利用此次机遇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各国的业务。
7.香港经济本身也面临着跨世纪的战略调整,正在从“出口导向型”转向“服务贸易型”,有关部门应利用这些机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降低调整的付出和代价,换取将来的长远利益。
8.目前香港的经济调整,使香港的物价更为便宜,劳动力价格、人力资源、楼宇、开发公司成本、土地租金等均下降了许多,经济运营状态正常。这正是投资、办厂的好时期,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前期。
9.回归祖国后,香港社会治安良好,民众心理稳定,对祖国、国家主权的认同感增强了,和内地联合发展经济、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已成为大多数港人的共识,构成了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的社会基础。
综上所述,香港今春的经济运作情况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尽管当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特区政府的应对措施正确、有力,加上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持,各财团和企业的协力相助,广大港人的团结奋斗,经济前景还是为各界所看好。(参见表三)
表三:各种机构、组织对香港1998年度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测
机构、组织名称预测经济增长速度 预测日期
香港《中银季刊》
4.2%1997年12月
国际贷币基金组织
4.1%1997年12月
香港总商会
4%1997年12月
汇丰银行 4.75%1997年12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5% 1998年4月
亚洲开发银行
3.0% 199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