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竖向结构布置上下变化不大,特别是进入标准层后,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整体电动升降爬架施工技术是混凝土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安全作业有保障、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因此,这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连续成型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爬架、附着、提升、安全防护
正文
本工程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2号附近,东邻南京南街,西靠南宁南街,南紧南一马路,北抵中华路。总建筑面积96025.26㎡,建筑高度147.35m,地下四层地上31层,安全防护要求高。
爬架高度共四层,总高度为19.2m,分为3片可独立提升系统组成,四周用特制钢板全封闭,初次安装在裙房屋面及6层上。架体系统由特制钢管、钢板、工字钢等各种型钢组装而成,预制构件,现场组装,先组装成单元体,再局部连成小片,最后形成大片,使工人在施工作业时如履平地,型钢材料不仅满足安全要求还要达到防火要求。
新型智能爬架与普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比有显著的优点。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不仅增强了安全性和防火效果,且提升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极大地降低了高层作业管理风险。特别体现在综合效益上,同采用其它高层施工机具相比,可降低施工成本;操作平台采用全钢封闭安全防护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采用智能化的荷载控制系统控制架体提升/下降过程,系统实时监控,当吊点荷载变化超过设定值的±15%时,以声光形式报警,显示故障机位;当吊点荷载变化超过设定值的±30%时,自动停机并以声光形式显示报警机位;同时具有储存记忆功能,可配备遥控器遥控架体提升、下降及停止动作;与电脑连接后可对架体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传输;架体部件已形成了模块化、标准化,通过这一系列的组合完全能满足各种建筑物的需要,通用性强;施工现场整洁、美观,新型智能爬架安装完成后,工地现场不再有杂乱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及安全网,使施工现场更加整洁、美观;新型智能爬架搭设不超过五层楼高,根据施工进度逐层升降,比双排脚手架从地面一直搭设到结构顶层,节约大量的槽钢、钢管、扣件、脚手板及安全网;新型智能爬架搭设好后,利用自身升降系统就可对操作平台进行升降,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提升一层,施工期间不再使用塔吊,从而节约大量塔吊台班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减少成本支出;新型智能爬架安装完成后,比落地式脚手架大大降低了钢管与扣件的损耗与丢失,专业资质专业队伍施工给建筑企业大大降低了安全责任风险。
经过爬架在项目的现场实际施工、数据收集整理、爬架的改进处理,对问题解决方法及实施对策做以总结。
(1)经过计算,落地式脚手架承载力不足,无法支撑爬架首次安装。
考虑到加固落地式脚手架费时费力,将原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改为悬挑工字钢施工方案。
本工程6层开始使用GA15新型智能架,在5层顶面上(标高27.500m)悬挑工字钢作为安装平台。安装平台水平精度应满足操作平台安装精度要求,任意两点间的高差最大值不应大于20mm。同时对安装平台进行加固以承受架体压力。吊装前对操作平台进行理论计算并加固。加固措施:增加操作平台与建筑拉结点数量,拉结点必须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250mm;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拉节点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必要时采用钢丝绳进行拉结。采用悬挑工字钢作为安装平台,解决了脚手架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爬架一次性组装4层,之后随主体结构的升高逐层提升,在主体结构达到一定高度后塔吊需要进行附着顶升,塔吊附着所用的扶墙臂需从爬架间穿过,影响爬架提升作业。
爬架考虑塔吊附着位置要在开始设计爬架前,首先与塔吊租赁及安装企业确定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塔吊安装及锚固的准确位置,绘制成图后做为外爬架厂家设计爬架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爬架基座为爬架与主体结构连结及爬架提升的主要受力构件,连同其左右各一榀900mn~ 1500mm 主桁架无法在使用过程中拆除,其余底部桁架均是由角钢与主桁架连结构成,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局部拆除并恢复。因此,要求爬架厂家在设计爬架基座的位置时要按照塔吊公司提供的锚固位置图考虑,由爬架避开塔吊附着所在位置,使塔吊附着在竖向投影位置落于底部桁架的可拆除部分内,在塔吊锚固过程中直接将塔吊附墙杆穿过爬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在爬架提升过程中若遇到爬架阻挡,只需将相应可拆除位置处爬架杆件暂时拆除,通过后立即恢复即可。
(3)爬架最内侧立杆与主体结构外边缘的距离为 250mm,此处空隙如果设计狭小则如遇障碍物爬架会受阻影响安全,如缝隙较大则进行主体结构周圈与爬架之间的空隙安全防护是爬架在使用过程的安全处理重点。
爬架最底层内排架与结构外缘之间制做安装翻板,翻板一般利用钢板制做,利用标准件或自制加工的铰链连接。制做翻板时,要依照建筑结构外形,分块制作,遇滑轮组件及立杆时,制做凹槽。翻板应连续设置,拼错及与脚手板和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0mm,翻板水平夹角应控制在30°~60°,翻板与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翻板制做安装时间可在爬架第一次提升后。在中间层爬架与结构外缘之间挂安全网;安全网在爬架架体上固定牢固,在结构一侧利用穿墙螺栓眼或楼层甩筋拉结大眼水平兜网,在提升前只需将安全网结构侧拆除放置于外架上随着架体提升后在固定于结构侧即可。这样设置后即方便施工又可以满足爬升、安全防护等要求。
(5)爬架提升导轨与大模板穿墙螺栓孔位置存在冲突,穿墙螺栓安装完成后外端与爬架导轨一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大螺栓无法退出。
爬架提升点位置是靠预理件进行附着固定的,大模板是靠对拉螺栓固定,因大模板实际使用中存在与爬架预理孔冲突的情况,在进行外爬架设计阶段就需要提供大模板流水段配模图,在进行爬架预理件施工定位时,由技术人员会同架子人员共同进行首道埋件的设置,在接板上弾出提升点竖向线控制位置,避免在后继使用中存在预理洞眼冲突,大模螺栓不能通过的情况。在爬架架体预理第一道浇筑混凝土后逐一及时査看现场情况,出现问题现场解决,确保第二道及后继施工的爬升脚手架预埋件位置全部可以有效预理,有效工作。
虽然新型智能爬架的使用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对于新型智能爬架的使用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的。
(1)当结构转点较多时,施工时需要预留穿楼板洞,对结构稍有影响。
(2)初次使用爬架前,管理人员要提前学习相关知识,做好安装前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场地、人员、机械做好主体与爬架安装工序衔接,减少对工期的影响。
(3)工程招标时需对企业规模、产能等综合实力进行实地考察并严格审查。避免经验欠缺厂家影响工期进度。
(4)要充分考虑施工工期及工程造价问题,避免浪费大量人力财力。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爬架易于出现问题进行总结,并且经过工程实践与逐步调整后,对以上问题形成了初步分析并制定了有效对策,经过对策的实际检验可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通过对爬架主要问题的研究使我们在后继爬架的安装、施工中遇到此类的同题提供帮助,逐步减少不利因素并进一步向有利于施工便于操作的方向发展,亦为今后的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实际处理经验。
参考文献: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应用指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
3、《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4
4、中国建筑协会建筑安全分会.JGJ202-2010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建筑施工手册(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陈传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塔吊论文; 结构论文; 脚手架论文; 位置论文; 螺栓论文; 主体论文; 安全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