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护士应用腕带标识进行身份识别的质性研究论文_万蓉,诸琳,顾丽磊,徐蕴芳

影响护士应用腕带标识进行身份识别的质性研究论文_万蓉,诸琳,顾丽磊,徐蕴芳

万 蓉 诸 琳 顾丽磊 徐蕴芳通讯作者

解放军第101医院 江苏无锡 214044

【摘 要】目的:深入了解影响护士应用腕带标识进行身份识别的因素。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经分析提炼的主题是:思想认识守旧,盲目自信,增加工作量,患者依从性差。结论:需采取转变观念、措施更人性化,完善操作流程,腕带信息化,落实腕带核对制度等措施,提高护士的执行力。

【关键词】护士;腕带标识;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507-0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是“患者安全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是其主要的措施之一。我院自2013年6月开始在全院推行腕带识别制度。推行中行体会到腕带是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时辨别患者的有效手段,是患者的又一道安全屏障,但在推行过程中患者依从性差、护士执行力度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我院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护士15人,以N1~N15编码。其中:男1人,女14人,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0.5岁;学历:大专10人,本科5人;工作年限2~21年,平均10.5年。质性研究样本量的确定标准为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即资料饱和[1]。

1.2 方法

1.2.1资料收集 研究人员以面对面,半结构式问题为导引,采用深度访谈法,即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的、开放的、没有引导及暗示的访谈[2]。

1.2.2 资料分析 访谈结束后,及时将谈话录音转化为书面文字,然后将受访者陈述的所有内容和研究的现场记录输入计算机并打印。

1.2.3 质量控制 本研究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1)有目的地选样以提高研究的信度;(2)研究者深入研究现场长达3个月以减少霍桑效应;(3)资料的分析多次采用合从法进行连续、反复地分析,并将结果与原结果不断比较对照,必要时返回研究对象处求证;(4)对研究人员进行资料收集与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及相关情景理解力和直觉感的培训,避免个人价值观对现象的理解的影响,使收集的资料具有较高的质量。

2 结果

2.1 主题1:思想认识守旧 访谈中护士思想上不重视,未充分认识到核对腕带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必要核对腕带,甚至不认同腕带制度,认为此举没有实际意义,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差,也影响腕带核对率。

2.2 主题2:盲目自信 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推广开展,责任护士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分管床位包干到位,排班相对固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所管的患者朝夕相处,特别是长期住院或反复住院的患者,存在“我认识他”的思想,

2.3 主题3:增加工作量 护士认为增加工作量的原因:反复核对增加工作时间;遇到手工书写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或者使用较久字迹模糊不清的腕带,无法获得正确的信息而延长了治疗时间;需每天为新老患者进行腕带相关知识宣教,增加工作内容。

2.4 主题4:患者依从性差 访谈中护士们认为工作中非常认同腕带识别的重要性,但由于很多患者不愿意佩戴,需要反复劝说让她们感觉很困扰,甚至有时还要听到难听的话语;部分患者不配合核对也是造成她们执行该项制度的最大障碍。

3 讨论

目前,随着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成为重要课题。关注患者安全,保障患者安全,共同协调护患关系,是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的重中之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学者于2008年4月~2009年3月佩戴腕带住院患者1000名与2007年4月~2008年3月未佩戴腕带住院患者1000名,从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次数、护理纠纷次数3个方面进行比较,护理差错发生率由1.2%下降到0.2%、患者的投诉率由3.4%下降到0.5%,护患纠纷发生率由1.5%下降到0.2%,均P〈0.01[3]。美国每年有4.4万~9.8万例患者因医疗差错而死亡,所导致死亡的危险率为0.13%~0.29%[4]。而给患者佩戴标识腕带是一项合理可行的识别措施[5]。有学者设2010年1月~6月佩戴标识腕带住院患者780例为观察组,2009年1月~6月未佩戴标识腕带74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差错发生率为0.64%,且如发错药、打错针等严重的护理差错均未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对照组差错发生率为4.04%,两组差错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佩戴标识腕带对护理安全管理更有利。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影响护士应用腕带标识进行身份识别的因素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为患者身份有效识别提供参考。为改变护士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认识,对腕带持认同态度,提高护士应用腕带标识进行身份有效识别,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3.1 护士方面

3.1.1更新观念,改变传统查对模式 在护理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腕带信息,确认患者身份,特别是存在意识障碍、沟通困难、无自主能力的患者,能快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3.1.2加强宣教,提高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 告知患者腕带佩戴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随时提醒患者腕带是住院期间的临时“身份证”,在外出检查时如有病情变化,可迅速确认身份,及时得到救治。

3.1.3明确各班职责,完善操作流程 患者入院时或转科、转床后由主班护士认真填写或及时更改腕带信息,要求字迹端正,易于辨认,经第二人核对,以保证信息正确。

3.1.4腕带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 检查巡视患者腕带佩戴情况,如有自行取下腕带情况,应做好解释工作,重新佩戴;对破损的、松紧不适宜的腕带要及时给予更换,更换的腕带仍需两人核对;观察患者佩戴部位皮肤有无发红、发痒等过敏现象,佩戴位置是否合适;观察腕部血运情况,注意腕带松紧度,松紧以可伸入一手指为宜;高敏体质患者可将腕带佩戴于衣袖或护腕外,避免皮肤接触。

3.2护理管理方面

3.2.1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组织学习腕带识别制度及操作流程,熟悉各项查对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护理安全。

3.2.2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切实落实查对各环节 护理管理者应定期检查患者腕带佩戴情况及护士核对腕带信息情况,将腕带核对执行情况纳入护理质控考核中,使腕带核对工作常规化。让患者看到护士工作的严谨性,感受到佩戴腕带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安全的重要保障。

3.3医院信息化同步

3.3.1腕带信息电子化,实行条形码管理 建议医院使用打印型腕带,使用条形码信息手腕识别标识,应用腕式掌上电脑扫描患者的手腕识别标识,可对患者的身份进行快速确认,确保标识对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2与系统建立数据采集接口,扩展使用范畴 如医疗公共区域设有医院多媒体导医触摸屏系统,患者随时在触摸屏前扫描腕带,可以对当日费用清单查询,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等,使用范畴的增加,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住院期间佩戴腕带标识,可以随时提供准确信息,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完善查对流程,确保护理安全。为规范化护理管理提供了先进、可靠的辅助工具,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引起的医疗事故,能够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率,是医院现代化、正规化管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刘朝霞,刘瑜,周翠.影响护理人员床旁规范使用PDA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61-63.

[2] 蒋维连.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6):504-506.

[3] 蒋维连.手术室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班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6):60-62.

[4] 陈鹃.标识腕带的临床应用及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3):324-325.

[5] 黎艳鲜,黄伟震,陆青等.住院精神病人应用标识腕带对护理安全管理及病人心理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1):99-100.

论文作者:万蓉,诸琳,顾丽磊,徐蕴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7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影响护士应用腕带标识进行身份识别的质性研究论文_万蓉,诸琳,顾丽磊,徐蕴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