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温室番茄高产技术研究_三农论文

移栽温室番茄高产技术研究_三农论文

温室番茄连换换头可高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室论文,番茄论文,高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日光温室的推广和普及,

番茄成了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我们借鉴近几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一套番茄温室生产的高产高效新技术,即番茄连续换头技术。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番茄亩产可达2万公斤~2.5万公斤,比采用常规单干整枝法增产50%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温室的主栽品种为毛粉802,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果实大而均匀,质优价高。

二、处理种子。种子要用10%的磷酸三钠消毒20分钟,或用5%福尔马林浸种30分钟,冲洗干净后,再用55℃的热水浸烫5分钟~10分钟。用此法处理种子,可防治病毒病和其它病害的发生。

三、育苗。育苗的时间以8月中旬为宜,选晴天无风时播种。壮苗的标准:株高25厘米左右,茎粗壮,节间短,具有9片~10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完整,须根多,带土坨,只现蕾不开花。

四、整地与施肥。产量的高低直接受土壤肥力条件的影响,番茄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小。

要根据番茄需肥的特点,做到配方施肥,基肥以各种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硼肥2公斤、锌肥2公斤,结合翻地施入土壤中,深翻35厘米,然后整平起垄。

五、栽植时期及方法。一般在9月底、10月初扣棚定植,定植一般采用浇沟淹畦法,即先按株行距用瓜铲栽苗,栽后盖膜;划孔将苗掏出膜外,将膜两侧压于小高畦两侧,然后足水沟灌,淹湿高畦;或栽后先淹畦,土稍晾干后,再覆盖。

六、栽培方式与密度。中晚熟品种因植株高,长势旺,一般亩栽3100株~3700株,按大小行起垄栽培,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50厘米。起垄方法:整成南北向小畦,畦高12厘米~14厘米,畦顶宽50厘米,将苗栽到小高畦的上部两侧。

七、定植后的管理。定植时浇足水,缓苗后控制浇水,勤中耕划锄,以促进植株根深叶茂,防止高温高湿徒长,也可视生长情况在坐果前喷助壮素以防徒长。在每穗花序有2朵~3朵开放时,选晴天上午用浓度为10~15×10-6丰产剂2号蘸花。在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浇1次水,以后视土壤干湿情况适当浇水,要保持地面见干见湿状态。结合浇水可陆续冲施肥料,在三穗果坐住后,每亩可冲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000公斤或追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这次追肥很关键,此时正是大量果实生长膨大的时期,需肥量大,应及时追肥浇水。温度管理,现蕾开花期晴天白天24℃~26℃、晚上12℃~15℃,阴天白天18℃~20℃、晚上12℃~13℃;盛果期晴天白天26℃~28℃、晚上18℃~13℃(日落到日出),阴天白天控制在20℃~25℃、晚上13℃~8℃(日落到日出)深冬季节,在通风减少的情况下应补施二氧化碳气肥,可促进增产。

八、换头的时间和方法。在主干第三穗花前留2片真叶打顶,待第三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在第二穗果和第三穗果之间,留一侧枝代替主干生长,如侧枝长出太早,可在侧枝上留2片叶将头打掉,等侧枝上再生出侧枝,如此换头3次~4次。此法的优点是及早摘心后有利于坐果和果实膨大,促进早熟,并能使生长点不断更新,增强生命力,还能使植株结果部位上移缓慢。如换头后侧枝生长迅速,可适当进行化控。同时,根据植株的高度和下部果实采摘的情况进行落秧,落秧后用配制好的营养土,将盘绕在地面上的老茎覆盖,然后浇水,促使茎上扎出新根。

九、防治病虫害。番茄的病虫害很多,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生态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棚内通风,降低湿度,发病初期可进行药剂防治,一般喷2次~3次,效果良好。

联系电话:0951-5056951

标签:;  ;  ;  ;  

移栽温室番茄高产技术研究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