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常国秀

大理州南涧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云南省南涧县 6757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的情况。方法:对照组患者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认知行为干预进行应用。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率、掌握冠心病康复知识率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

前言:当前公认的自身疾病之一就是冠心病,其是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引发的。根据临床实践可知,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等都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一些影响。通过相应的研究可知认知行为干预主要是以护理工作为基础,让患者将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生活行为充分的认识和及时的改善,从而将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1]。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云南省某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5月治疗的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主要研究的对象,现有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次研究的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60例,年龄为(55-73)岁,平均年龄为(65.21±3.45)岁,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7.5±2.4)年;观察组为60例,年龄为(56-75)岁,平均年龄为(66.9±3.61)岁,病程为(2-16)年,平均病程为(7.3±2.6)年。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其中用药指导、以及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等为主要的护理内容。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认知行为干预进行应用,具体的护理流程包括以下几点:(1)稳定情绪治疗法,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应该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的建立,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心理情况及时的了解,通过最短的时间对患者日常生活中各种不良的习惯及时的掌握,然后将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时的告知患者,同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2]。(2)放松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放松训练科学的指导,科学的训练方式是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的,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通过口头方式详细的指导患者,其主要目的是为放松的效果提供有利的保障。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患病原因了解以后积极的探索患者的患病因素,之后将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病症的主要因素告知患者,从而将患者了解疾病的程度大大增加[3]。(3)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力度加大,将讲解病症知识的工作做好,其主要目的是使其将防范冠心病的意识提升。另外对患者与朋友交流的行为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其主要目的是将患者孤独感消除。(4)在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时,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最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完成,将认知行为干预定期的提供给患者,一般15-30min为每次干预的时间,5次以上是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干预次数。

1.3评价指标

在实施行为认知干预护理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和掌握冠心病康复知识率。

1.4统计学方法

主要使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 19.0,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其统计学的意义是具备的。

2.结果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知,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率、掌握冠心病康复知识率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表

3.讨论

慢性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导致该疾病的直接因素包括冠状动脉阻塞和狭窄等,而且该疾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危急的病情和较快的进展等为该疾病的主要特点,如果治疗不够及时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住院期间,该疾病患者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如焦虑和紧张等,对其治疗和护理造成不利影响[4]。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性干预护理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式,同时可以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力度不断加大,通知对病理知识的集中讲解,使患者更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疾病程度,从而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大大提升。在研究中发现认知行为干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放松训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平静和放松的环境通过口头指导的方式提供给患者,其主要目的是让患者充分的放松全身的肌肉,将由于紧张造成的肌肉紧绷感及时的缓解,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保障[5]。而且通过认知干预护理的方式可以让患者将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使其治疗信心不断增强,从而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不断提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在研究中发现,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知识了解率、掌握冠心病康复知识率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要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所以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将其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参考文献:

[1]卿冬文.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7(05):34-35.

[2]廖丽丽.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4):544-545

[3]谭芳.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5,24(08):4030-4031.

[4]郭晓娟,张运生,杨卫芹,周丽娜.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9(02):128-132.

[5]郭晓娟.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

论文作者:常国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常国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