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_潘冬英

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_潘冬英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 250103

摘要:提到风险的分担不得不提的就是工程项目合同,风险分担是工程项目合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合同的效率和工程项目的管理绩效产生直接的决定作用,有学者认为,风险分担和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因为业主并不能够将风险的最大化转移给承包商,以此来寻求风险的最优分担格局。风险的分担的最优状态一般是从单个项目主体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担一般是承包商双方博弈的一个最终效果,那么其最优的状态是很难确定。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希望所得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风险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

引言

风险的分担的合理性需要依据主要形式,并且根据所形成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来作为主要的评判标准。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很多都是根据过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进行的,而对于风险分担的原则的经验和知识,或者是对于合理的风险分担也是进行主观或模糊的决策。通过经验而获得的风险的分担方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风险分担的方案是否真的对实施有所影响。从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来看确实鲜有提及的。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对风险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进行探究,是具有紧迫性的。

1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整体框架

传统研究模式下,风险分担属于风险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属于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能够静态一次性分配。实际上,风险分担与合同存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和联系。根据合同内容,风险分担可以分为风险初次分担以及风险再次分担两个方面,风险初次分担主要是指较易双方初次进行合同的谈判和签订,对未来可能出现损失的项目责任和规划的划分,不仅包含有较为完备的风险分担,同时还为风险之后的处理以及再分担提供重要依据;风险再分担主要是指较易双方根据合同中相关责任的划分,通过补签合同或者再谈判的等方式,针对初始合同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展开调整,通过项目治理等方式实现对合同内容的优化和补充,更好的应对项目交易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因为交易双方之间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新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双方在交易之前,工作的重点集中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方面,保证之后的合同谈判以及签订过程中制定出正确的决策。事后重心主要集中在双方顺利执行合同内容方面,针对合同的漏洞进行弥补和纠正。想要实现对交易双方之间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控制,其中部分成本内容属于事后较易成本内容,想要使项目顺利有效进行得到保证,,风险分担就必须要做好风险初次分担以及风险再分担两者之间关系的处理。

2风险的分担和风险的在分班之间的联系

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合同的签订是一个必然的履行约定的过程。合同就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进行的一种协调,它是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势和制度的安排下,会将各种优劣程度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充分首选有效的信息的生成成本,做好事前交易成本的规划,能够确保交易双方顺利地执行,弥补相关的漏洞并纠正偏离,有效地限制交易双方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避免为事后交易成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需要促进项目成功和合同风险的分担,要有效地增加事前交易成本的实现,同时尽可能的对事后的风险处置分担进行完善,但是可能会对促进事后效率的灵活性进行牺牲,同时在风险的处置分单上还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增加事后交易成本,以此来对其产生抑制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权衡。针对这种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四种假设:①当风险的初次分配的完备程度越高的时候,对于合同当中的时候,支持的制度所提出的要求就会越低;②当风险的再分配的规模越大的时候,那么其也就会越加地有利于提高风险,再分担的是效率;③当风险出自分担的完备程度越高的实施,那么风险再分担的规模就会越小;④当初次合同当中,事后支持制度越完善的时候,那么风险再分担的实施效率就会越高。

3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

首先,工程项目合理的风险分担一方面需要有动态发展过程,同时还需要具备有继承性过程。在工程实践中,风险再分担在合同管理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之间存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将两者分开,缺乏对其属性制度的重视度,那么将很难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在展开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将风险再分担作为风险初次分担的延伸,那么合同的柔性度就会有显著的提升,缓解承发包双方之间的矛盾,保证合同内容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其次,为了使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有显著的提高,交易双方不仅要提高对风险初次分担的重视度,同时还需要对合同执行过程中风险再分担有足够的重视。交易效率与合同签订以及合同执行两个方面工作联系非常密切,签订合同主要是为了分担初次风险,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主要是为了实现对项目风险的再次分担。在展开工程建设时,存在有较为严重的重合同、轻管理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初次分担的有效性,不利于风险再分担的顺利进行,最终为工程项目绩效管理带来很多消极影响。最后,针对初始合同中相关事宜的完善,能使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得到显著的提高。因为"重合同签订、轻后续管理"思想,交易双方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去签订初始合同,也就是理论方面的完全合同。但实际上,受到较易成本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完全合同无法实现,人们缺乏对初始合同之后支持制度的重视度,因此,交易双方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风险初次分担等方面,还不如花费时间在事后支持制度的完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使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得到显著的提升。

结束语

风险分担对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业主以及承包商需要重视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项目前期治理阶段,需要提高对项目组织认同度,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合理制定初始风险分担,为项目管理绩效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双方彼此信任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一些初始风险分担条款柔性度,为之后的风险再分担调整留有足够的调整空间,通过这些方式,使项目绩效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勇.基于合同的国际风险分担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6,20(03):175-176.

[2]陈立丰.投资风险分担与BOT投资运作[J].技术经济,2014,27(08):57-59.

[3]赵国庆,张中元.金融发展与中国跨省消费风险分担[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22(12):542-543.

论文作者:潘冬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_潘冬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