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一家,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政治课观点论文_周舟 周恒

政史一家,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政治课观点论文_周舟 周恒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

周舟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2015级 湖北 武汉 430000;周恒 湖北枣阳太平二中 441206

政史是一家,过去的历史做法是现在政治决策的依据;历史是延续的,延续的历史可以给政治决策的持续提供理论根据。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积累的过程,简单的划分,可以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之分。这里,古代史是最基础的部分,忽略了古代史的教学,那么近现代史的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可惜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考试中恰恰忽视了古代史的教学,这从不少省份中考中古代史部分大都只有10分以下的分值上可以表现出来。

事实上,近现代史(包括当代)的很多事实我们都可以从古代史中找到影子,近现代史上的很多政策、措施,包括当代很多大的战略决策等,我们都能在中国古代史中寻找到足迹与雏形。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同时更要注重历史课教学与政治课教学的结合,在历史课教学中积极渗透、宣传、体现正确的政治课观点。

一、在古代史教学中要渗透改革发展观

改革才能发展,改革才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深化改革才能促进社会持续发展。这些鲜明的政治观点对于见证了改革开放初期成果和邓小平“九二南巡”谈话或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们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但对于睡在改革开放成果安乐窝里的孩子们特别是所谓“00后”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恐怕就不明就里了。不要紧,我们可以从他们喜欢的“古经”中使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七年级古代史课里讲到过多次改革,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的改革、晋国晋文公的改革、秦国秦孝公的商鞅变法等在上册都有反映(七年级为中国古代史,八年为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为世界史,统一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下同;高中历史系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人教版,下同)。齐国、晋国的改革都使得国力很快强盛起来,相继成为称雄一时的霸主国;秦国的改革不仅力度大、措施新,而且持续时间长,一直持续到战国中期(如秦国改革中的“军功授爵”激发出来的士兵不惧死亡、崇尚武力、勇于牺牲精神——这在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彩图和95面“活动与探究题”的秦俑不同的姿势但都没有头盔上体现与反映出来,当然在秦始皇兵马俑展馆里更加得到了印证)。这就使得秦国的改革不仅称霸一时,而且为以后的吞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雄厚的精神物质基础。

公元后的改革,初高中课本都讲到了隋文帝杨坚的改革、唐太宗李世民的改革、唐玄宗李隆基的改革和清朝皇太极的改革(或是具有改革性质的做法)等。这些改革(或者具有改革性质的做法)不仅加强了皇帝的中央集权,而且随着改革很快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如“文景之治”“开皇之治”“贞观之治”以及“开元盛世”等盛世辉煌。这些都能很好地说明改革促使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政治观点。

二、在古代史教学中要要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九年级及高中大学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观点。

可持续发展就要讲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这些要求在初中历史上册第九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和高中历史18面中可以找到史料。在这个内容的“百家争鸣”人物中讲到了孟子,“他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无独有偶,在古代史的初中下册第二十一课《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中讲到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高中历史129面),在他的《天工开物》里也讲到了“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同样讲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由此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也不是什么鲜新的观点,我们的老祖先很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没有合适的机会与技术条件去实施罢了。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要适应自然,可以有限度地改造利用它但不能人为地过度破坏它,这同样能在历史上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佐证。如远古传说里的治水问题:大禹的父亲衮采取“堵” 的方法,失败了;大禹采取“疏”的方法,成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古代史上册第十三课《西汉经济的发展》(高中33面)中还讲到两次治理黄河的做法及效果:汉武帝凭着个人的雄才大略,动员臣民采取“堵”塞决口治理黄河,黄河80年不泛滥;而东汉的明帝采取“疏”通故道的办法治理,黄河800多年不改道。两相比较,适应自然与过度改造自然的优劣是非再明白不过了。相应的例子还有现代史部分五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砍伐树木和九八年的大洪水。从这些史实的讲解比较中,我想,即使是七年级的学生,也是可以明白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的。通过史实,结合现实,化深奥于简单,在历史课的津津故事里渐渐地渗透了政治课观点。

三、在古代史教学要渗透改革的人才观和人本观

社会发展靠改革,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人,选对人、用对才是最大的政治。我们现在说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才可以带来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选对人,用对人,是最大的政治。选对人,用对人,才能注重民生,才能使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少走弯路。

在古代史的历次改革中,排在一二条的都是注重人才、关注民生。如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晋文公的改革课本上虽然没有讲到用人,但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楚才晋用”可以佐证,秦孝公力排众议重用商鞅,玄宗走马任姚崇,皇太极“注意选拔人才”等,都涉及到重用人才的人才观。

选对人、用对人是制定关注民生政策的前提。所谓改革成功与否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求改革政策的制定者要有了解人民疾苦、明白人民需要的民本观念,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与人民希望的改革政策,这才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基础条件。很巧的是,上面的几次改革都具备了以上条件,这些都为他们了解民间疾苦和人民需要提供了绝佳途径。他们的经历与做法,概括起来可为:到实际中去了解民情——拿回来制定政策——再到民间去实行。用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毛泽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理论的雏形。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政治观点,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深奥的,那么我们将它以古代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他们也就容易理解与接受了,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这样的事理啊!

四、在古代史课教学中要渗透国强民富观

国家强大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只有国家统一了,没有战乱,人民才有精力去搞建设,这才会有家庭的富裕与个人的幸福。这样的观点我们同样可从历史上说事。

中国古代史讲了中国历史上三个大的动乱期。一是东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期,这一时期前后持续了近550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当然,这是一个社会形态的逐渐演化变革的过程,也可能就需要这么长时间);第二个是东汉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三国至隋统一(220年——589年)有近370年的时间,如果把三国不作为动乱期的话,从南北朝分裂动乱到隋统一(316年——589年)也有270多年的时间;第三个动乱期是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期,剔除形式上统一的唐后期的100多年动乱时间,还有南北分裂的五代十国的50多年时间(907年——960年)。

这些动乱期是怎样一个情形呢?军阀混战,土地荒芜,民生破坏,民力枯竭,经济崩溃,人伦丧失。诸侯满街跑,皇帝走马灯,人民痛不欲生,如蹈水火。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以后呢,车同轨,书同文,郡县留后世。虽然秦二世而亡(这与他的统治者个人素质及太过激的统治政策有关,当另论了),但为西汉统治者提供了教训,随后才有了西汉的“文景之治”,才有了西汉前期的辉煌、长期的富裕和两汉200多年的相对稳定。隋的统一与经历与秦很相似,但在统一的初期就有了奇迹般的“开皇之治”,随后又有了唐的“贞观之治”以及后来的“开元盛世”等连续的辉煌历程。而宋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军人统治动乱期后采取的“文人治国”思想,不仅使两宋保持了中国封建王朝最长的连续不断的历史,更是开创了影响后世乃至今世的“文人治国”国策的先河。秦汉文化、唐宋辉煌哪一个不是在国家大一统的前提下创造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呢?汉人的民族感,秦人的自豪感,唐人的富有,宋人的安逸,在国家分裂、民族不统一的前提下只能是南柯之梦。

政史是一家。在历史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刚入初中的孩子们社会(小学叫社会课)历史观点,还要渗透更多的政治观点(高中以后应叫哲学观点)和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点及正确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观。这些都是我们当今社会正大力宣传并择其正面而实行、择其反面而避之的政策。

国人喜欢说“古”,教授中国古代史就要讲“古”,前面的文章说到现在的很多观念其实古人早已有之,并没有厚古薄今的意思,只是想以此引起人们对中国古代史教、学、考的重视。

论文作者:周舟 周恒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政史一家,在历史课教学中渗透政治课观点论文_周舟 周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