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言语境下听、说、读、写能力的拓展_语言能力论文

“视像语言”背景下听说读写能力之延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像论文,能力论文,语言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视像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之必然

社会对公民语文素养的要求随时代发展而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形态则随社会语言形态的变化而变化。20世纪的百年,语文课程与教学领域发生了诸如“白话文”“新式标点”“语法与修辞”“硬笔书法”“汉语拼音”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促进了语文课程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基于音视频的“可视听”语言和基于图像的“可视化”语言所共同构成的“视像语言”,其表征信息的凭借、方式、效果与纯文本语言相比有着重要区别。时至今日,影视、网络、广告、手机短信、电子产品等区别于传统纸质印刷文本的视像语言正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视像文本已经成为获取社会信息及知识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显然,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理解基础上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势必应有所延展,以使儿童、青少年的语言学习与发展进一步贴近社会、适应生活。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都已在其母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对社会语言形态的这一变化做出了回应。[1]1996年,作为美国各州制订语文标准的参照和依据的《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如何解释和创作视像文本如图表、图片、电子作品、录像片段应该成为英语课程的又一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视像文本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又一种有效的交际工具”。[2]显然,在社会语言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及时调整了对公民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并体现在了母语课程标准与教学中。

二、国外视像语言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例说

目前,在国外母语课程标准中,有的将视像的识读与发表能力并列于听说读写之后,体现出视像语言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并重的理念;也有的将其融于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内容之中,体现出听说读写能力在当今社会语言形态下内容的延展。处理和表述方式虽有区别,但其核心都指向对当代学生“视像识读能力”与“视像发表能力”的关注,这也就成为了“视像语言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3]

具体而言,视像识读能力即能发现并认识到视像文本与传统纸质文本的异同,把握其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对视像文本的选择、分析、比较和评判能力;视像发表能力即能够以不同形式的视像语言为载体,通过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节目与网页的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录制广播等言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视像语言进行叙述、表达,沟通信息、思想和观点的能力。显然,这已经成为当代公民生活、工作中应备的语言能力,公民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理应将其纳入自身的体系中。

下面以美国马萨诸塞州和明尼苏达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为例,具体了解视像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如何纳入其语言学习的目标体系之中的。

美国《马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学科课程框架(2001)[4],其能力标准由“语言部分”“阅读和文学部分”“写作部分”“媒体部分”四部分构成。其“媒体部分”从媒体分析与媒体制作两个方面对不同年级段学生提出了相关能力要求,见下页表1(有删节)。

《明尼苏达州语文学业标准(2003.5)》[5]则由“阅读和文学”“写作”“说话、聆听与视像”三部分构成,在第三部分内容中从3年级开始增设“媒介素养”的基本目标,即“学生能批判地分析电子媒体和印刷媒体中的信息,并使用这些资源学习某一主题内容并表达观点”。这一基本目标具体化为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见下页表2(有删节)。

如上两个课程标准有关视像语言能力的描述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第一,理解与发表兼顾——既注重发展学生对视像文本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视像语言的运用与表达能力;

第二,技术与思维统一——既注重培养视像语言技术层面的识别与运用能力,又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大脑去辨别、分析、评价和使用这一语言技术;

第三,表述方式虽有区别,但两个课标均层级清晰,序列目标具体、连贯,至于应从哪一阶段开始将这一语言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母语课程标准之中,二者显然存在差异;

第四,将视像语言能力纳入综合、立体的听说读写言语活动之中,而不是孤立与切割。

三、启示与思考

(一)语言形态及语言学习环境的时代性、发展性决定着语文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基本方向——培养学生有效地运用现代语文表情达意、沟通信息。当印刷版课文还占据着语文课堂的中心位置时,放眼望去,我们会发现,学生们正在影视、网络及各种图像的包围中成长,而视觉传播与视觉信息则在潜移默化中快速改变着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和方式。显然,语言形态及语言学习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急遽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视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必须被提到公民语文教育的议事日程中来。

(二)语文课程标准应对上述语言形态及语言学习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以使当代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当代社会语言的实际运用相关联。可以在发达地区率先进行区域性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以积累经验。

(三)语文教师要做好观念与技能的准备。要培养学生的视像语言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拥有与之相应的技能和素养。教师教育机构在师资培养和职后培训过程中要加强研究,设计课程,提升教师的视像语言能力及相关素养。

(四)视像语言能力不仅仅是一个运用视像语言的技术行为,在懂得并运用视像语言的基础上,它应更有助于学生面对眼花缭乱的周遭世界时进行主动的理解、判断、选择和消费,因而,它充满了丰富的审美与文化思辨内涵。在网络、游戏、广告及电视节目等形式多样的视觉信息世界中,拥有这一审美与文化思辨的利器将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判断能力的、智慧的、负责任的公民。

标签:;  ;  

视觉语言语境下听、说、读、写能力的拓展_语言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