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论文_张桓

脑胶质瘤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论文_张桓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 710032

摘要: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的颅脑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临床中国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段逐渐增多,本文对脑胶质瘤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结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荧光治疗、基因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关键词:脑胶质瘤;治疗;基因治疗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的颅脑肿瘤,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脑及脊髓脚趾细胞发生癌变而导致的脑胶质瘤的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口中有3-8人发病。脑胶质瘤的发病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另一方面是环境的致癌因素导致。神经纤维瘤病(I型)、结核性硬化疾病等遗传疾病是脑胶质瘤的遗传因素。另外,电磁辐射等一些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脑胶质瘤的危险因素。

对于胶质瘤的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及生理因素,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肿瘤部位、预后、疾病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1.手术

目前对于脑胶质瘤采用手术治疗的比例较大,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病理诊断,也可以去除肿瘤病灶,缓解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1]。对于一些级别较低的胶质瘤,利用手术将肿瘤病灶完整的切除,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并可长期存活。神经导航手术治疗及荧光引导切除治疗等手术治疗方法能够使手术治疗更加精确并且创伤小,有利于预后。

脑胶质瘤手术治疗已经逐渐走向微创,与以往手术治疗方法相比,患者的伤口更小、也更加安全、患者恢复预后的时间也更短[2]。另外显微镜等手术辅助工具的使用,也使手术更加精确,切除的病灶范围更广,能够更加彻底、安全的切除肿瘤病灶。术中皮层刺激电极的应用,可以完善术中对于运动区、语言区的辨认,从而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保护脑的重要功能。

另外,随着神经导航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对靶点进行动态跟踪,对肿瘤病灶精确定位,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可以尽可能大范围地切除脑胶质瘤病灶,并且保证周围正常组织的安全。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荧光引导切除术(FGR)是指利用荧光手术显微镜在手术之前做导航,利用荧光引导定位脑胶质瘤病灶。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病灶。

2.放疗

对于分级较高的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之火还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对于分级较低但具有肿瘤体积较大(>6cm)、手术切除不完全等高危因素的患者,也需要考虑进行放射治疗。

目前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放疗方法主要由常规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形放疗和精确放疗、间质放疗等放疗方法。对于首次发现的胶质瘤,一般不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对于复发胶质瘤患者,特别是处于功能区肿瘤,有时可以考虑进行立体定向放疗。

3. 化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化疗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化疗方案中,亚硝脲类药物 、 烷化剂类等化疗药物是常规使用的化疗药物,烷化剂替莫唑胺为脑胶质瘤化疗的代表药物。替莫唑胺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病人可耐受。在临床中获得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替莫唑胺是治疗胶质瘤唯一有明确疗效的化疗药物。其他的化疗药物还有尼莫司丁等,对于复发脑胶质瘤有一定疗效[3]。

阿伐斯丁等血管靶向药物对于复发的高级别的脑胶质瘤有明确的疗效,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区。近期研究表明,阿伐斯丁替莫唑胺及放疗联用用于初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4. 基因治疗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已有多项临床试验对你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基因治疗主要通过把外源性的遗传物质通过载体介导,引入肿瘤的靶细胞内,使缺陷的基因获得表达,从基因角度对脑胶质瘤进行治疗[4]。

目前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主要包括自杀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溶瘤腺病毒治疗等治疗手段。

4.1 自杀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疗法( suicide gene therapy),又被称为病毒导向酶解前体药物疗法。自杀基因疗法是将一些自杀基因(病毒或细菌基因组中的前体药物转换酶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中,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的一种治疗方法,自杀基因疗法是目前基因治疗手段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又分为单自 杀基因疗法、融合自杀基因疗法等治疗方法。

单自杀基因疗法是出现较早,应用也较多,单自杀基因疗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纯疱疹病毒胸腺激酶基因/丙氧鸟苷系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5-氟胞嘧啶系统、细 胞 色 素 p450 基因 ( cyp4B1)/ 环 磷 酰 胺( cyclophos-phamide)及细胞色 素 p450 基因/2-氨基蒽( 2-aminoanthracene ,2-AA) 系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6-甲氧基嘌呤阿拉伯糖核苷( AraM) 系统等治疗方法。

4.2免疫基因治疗

免疫基因治疗是将一些与抗癌有关的细胞因子及能够使机体产生肿瘤相关免疫反应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中,通过增强组织细胞产生肿瘤相关免疫作用,通过免疫反应达到抵抗肿瘤的目的。人 IFN-β 基因、SFV /IL-18 基因、IL-12 细胞因子系统等是免疫基因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

4.3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抗血管生成基因疗法从基因水平干预脑胶质瘤组织血管生成,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目前研究主要通过针对VEGF等相关基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抑制VEGF的表达能够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增殖。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4.4 溶瘤腺病毒治疗

研究表明,溶瘤腺病毒可以分裂脑胶质瘤细胞,因此,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溶瘤腺病毒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中,目前已有研究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5小结

目前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除了上述几种治疗方法之外,还包括免疫治疗、光动力学疗法( PDT)、分子靶向治疗、神经干细胞( NSCs) 移植技术、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利用磁性纳米铁 、 激光 、 射频和微波的肿瘤热疗、以及以端粒酶为靶点的治疗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黄斌, 杨磊. 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66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22).

[2]苏祖禄, 陈浩皓, 苏海,等. 显微手术对87例脑胶质瘤患者认知、生活能力及血流灌注和神经肽水平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4(5):534-536.

[3]陈卫峰, 吴倩岚, 莫立根. 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3D-CRT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Meta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4, 21(7):543-551.

[4]刘亮洪, 张洪云, 刘晓智,等. 脑胶质瘤中 miR-7与 EGFR/PI3K 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J]. 山东医药, 2014(27):1-3.

论文作者:张桓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脑胶质瘤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论文_张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