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零售业及入世对其影响探讨

我国连锁零售业及入世对其影响探讨

邓瑾[1]2000年在《我国连锁零售业及入世对其影响探讨》文中指出连锁经营在国外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连锁店的出现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连锁经营以其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信息面广等优势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连锁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商业发展,特别是零售商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连锁店的销售额已占到了市场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并且比重还在继续上升。 连锁经营从80年代传入我国,在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武汉等地开始出现,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连锁企业已达到1800家,店铺数达26000个。1999年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8%,其中北京和上海的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分别占到当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1%和6.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开放是全方位、全面的开放。零售商业的开放是我国经济国际化的一部分。我国零售商业的对外开放是必然的趋势。1999年底,我国政府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分别达成了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这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零售商业的开放进程。 入世在即,面对已经进入和将要进入我国零售市场的国际连锁企业,如何迎接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应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连锁零售企业应打破行业、地区的限制,学习国际连锁企业的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使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李敏[2]2012年在《入世以来我国连锁零售业快速发展》文中提出连锁经营是当今零售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以专业化、规模化和分工协作的优势成为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和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体现了一个国家零售业态与世界接轨的程度。2010年是我国加入WTO后的第10个年头,本文在收集整理自2003年以来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霍曙光[3]2005年在《连锁零售业经营发展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锁经营方式起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末,第一家连锁店在纽约创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逐渐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普遍获得重视和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连锁经营的经济学本质就在于它把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及大规模集中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流通领域,通过“联合化、统一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等手段,实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达到提高整体商业经营体系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国际上,连锁经营几乎为所有零售业态作为组织形式所运用,成为商品零售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的连锁经营起步较晚,随着外资餐饮企业的进入,现代连锁经营方式也传入我国。进入90年代,沿海较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的部分国有商业企业开始探索这一新型的现代经营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这一形式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入世后,我国必然会更大程度地开放零售市场,国内零售业将面临管理先进、资金雄厚、人才济济的外国零售企业的全方位竞争。我国连锁经营如何发展,这是值得大家研究的课题。 本文试图就连锁经营的类型、业态、发展规律、经营水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找出中外零售业连锁经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差距,并提出加强自由连锁的战略思想,来应对解决我国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和资源控制力弱的经营状况。 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概述连锁经营的含义、特点并回顾了中外连锁经营的历史;第二部分是连锁零售的经营状况研究,着重分析国内连锁零售的经营状况和特点,同时分析国际连锁零售巨头的中国经营状况和战略思想;第三部分针对典型的连锁零售企业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总结了目前我国连锁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结合对比结果尝试提出一些对策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就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初晓峰[4]2005年在《我国零售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并允许设立外商独资零售企业。这标志着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将开始加速发展。目前本土连锁经营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行业集中度低、连锁企业盲目扩张、管理水平不高、与供应商关系不稳定、专业人才缺少、资金匮乏、配送机制不健全及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储多问题。这将使本土连锁经营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会出现外资零售连锁企业主导中国零售业的可怕局面。通过对零售连锁经营宏观环境及行业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零售连锁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缺少有效的政策扶持、面临人才的不断流失、外资企业先进经营理念的冲击。可以断定,外资企业必然要大规模扩张。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零售业及连锁经营的概念及发展史;第二部分对中国零售业及连锁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国内零售企业连锁经营宏观环境及行业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笔者在对沃尔玛和物美两个零售集团案例剖析的基础上,从八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我国零售连锁企业的竞争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李纲[5]2008年在《连锁零售业的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国家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零售业,尤其是连锁零售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数量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正面临着一次建设现代化连锁零售业的变革。一方面,中国零售业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提高连锁经营效益的作用,改变以前单纯的以销售额为目标的经营方式为技术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方式,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途径;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改变目前盲目跟风的作法,在向外国先进零售业学习的同时,选择匹配自己实际的信息技术,_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作用,提升中国连锁零售业的竞争力,为使中国零售行业在进入WTO后放开的零售市场上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连锁零售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实质,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化对连锁零售业竞争力的巨大的提升作用。其次,本文选择了信息化的“标杆”—介绍了日本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信息化现状,集中描述了日本连锁零售业中的杰出代表“7-11便利店”的信息化经验以及信息化如何在物流体系、业务流程、决策管理、营销服务、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本文接着介绍了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和信息化现状,集中描述了我国连锁零售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由于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弱化的现象。最后,对照中日连锁零售业信息化的状况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差距,考虑到我国目前零售业信息化的发展的总体情况,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国内连锁零售业,如果想大幅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信息化,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周晓恺[6]2006年在《基于RFID技术的连锁零售业自动识别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2004年沃尔玛首次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于全美的超市,从而拉开了全球连锁零售业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的序幕,RFID技术成为连锁零售业关注的新焦点。中国入世后,国内连锁零售商面临着巨大的内外竞争压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依靠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而国内连锁零售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RFID自动识别信息系统对于国内连锁零售业是一个新的契机,不仅可以显著增强企业的精确管理物流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水平。本文结合连锁零售业及RFID技术应用的特点,对现阶段国内连锁零售业RFID技术应用的优势及范围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现阶段国内连锁零售商RFID自动识别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论文首先分析了基于RFID技术的连锁零售业自动识别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详细介绍了RFID技术和RFID自动识别信息系统,并通过将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进行比较揭示RFID技术的优势。然后,论文分析了国内连锁零售业RFID技术应用的优势,提出了国内连锁零售商导入RFID技术应用的策略,并结合导入策略进行了现阶段实施托盘电子标签化的可行性分析,探讨了物流配送中心RFID自动识别信息系统优先研发的重要性。

陈静[7]2010年在《连锁零售业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零售业是较早开放的行业,随着国际零售企业迅猛进入中国市场,零售业的竞争也变得激烈异常。按照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2004年12月10日我国已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地域和数量的限制,2005年取消了外商零售企业的控股权限制。入世的成功推动了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连锁零售业靠发展连锁经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经过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零售业在中国经过短短十几年发展,其行业已经基本成熟,据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门店总数量为120775个,同比增长10.6%。连锁零售业是由总部及门店构成的,在连锁零售业中,总部发挥着统一采购、统一营运、统一结算、统一人力资源、统一物业管理和运营职能。门店在总部的统一管理下,发挥着商品销售等营运职能,成为连锁零售业的利润终端来源。虽然连锁零售行业已基本成熟,但几乎所有的连锁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很多连锁企业的门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当地竞争店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区域的竞争力弱,盈利能力差,成为企业的经营难题,如何提升连锁零售业区域内竞争力的课题随之而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连锁零售业的基本情况,发现连锁零售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分析了A公司现有状况及连锁展店过程中的情况,然后分析了区域竞争力的重点构成要素,要素的分析为竞争力提升途径的分析做了基础,紧接着重点分析了A公司连锁零售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以A公司在潍坊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A公司连锁超市区域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导A公司连锁超市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高A公司连锁超市在区域内的盈利能力,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本文的创新在于分析了竞争力提升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区域经营规模(即密度展店)、业态组合创新制胜、经营方式灵活多变制胜、会员与广告营销制胜、员工与合作伙伴忠诚制胜等观点,对快速提升A公司连锁超市在区域的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吴玉堂[8]2006年在《连锁零售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连锁零售业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发展潜力很大。然而随着国内新零售业务的出现、国外大型零售业集团的进入,使我国连锁零售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连锁零售业必须适当调整业态分布格局,端正规模经营方向,健全投资主体约束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为连锁零售业提供技术支撑等已成连锁零售业发展当务之急。

郭馨梅, 邱战槐[9]2005年在《提升我国连锁零售业竞争力的途径》文中认为入世以来,特别是2004年12月11日我国向外资全面开放零售和分销领域后,外资连锁零售企业迅速占领我国市场,我国连锁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提升连锁零售业竞争力也成为一个紧迫的话题。本文通过研究零售业竞争力的内涵,结合我国连锁零售业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连锁零售业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我国连锁零售业竞争力的对策。

徐芳[10]2004年在《规模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的选择——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研究》文中认为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零售业经营方式在我国出现后,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我国连锁经营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己取得了一些成绩,其竞争力逐步显现出来,市场前景广阔;另一方面,随着零售服务业全面开放进程的临近,连锁经营企业又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何提高我国连锁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目前零售连锁业市场结构的分析还很少,虽有市场过度分散的说法,但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持。通过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对我国零售连锁业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同国外零售巨头相比,我国零售连锁业在集中度、规模和绩效上均处于劣势。 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基本概念做出了界定,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连锁经营的优势所在;第二部分介绍中国的零售连锁业的发展现状,运用SCP分析方法对我国零售连锁业进行分析,发现其绩效低下,竞争力弱;第三部分探析了零售连锁业竞争力弱的原因;第四部分通过对美日两国连锁经营发展的比较,找到对我国发展连锁经营的启示;第五部分从外部环境建设和零售连锁企业自身发展两方面如何提高中国零售连锁业的对策。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进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我国连锁零售业及入世对其影响探讨[D]. 邓瑾. 北京化工大学. 2000

[2]. 入世以来我国连锁零售业快速发展[J]. 李敏. 中国市场. 2012

[3]. 连锁零售业经营发展状况研究[D]. 霍曙光. 郑州大学. 2005

[4]. 我国零售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D]. 初晓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5]. 连锁零售业的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D]. 李纲.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6]. 基于RFID技术的连锁零售业自动识别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D]. 周晓恺. 东华大学. 2006

[7]. 连锁零售业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D]. 陈静. 山东大学. 2010

[8]. 连锁零售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J]. 吴玉堂. 商场现代化. 2006

[9]. 提升我国连锁零售业竞争力的途径[C]. 郭馨梅, 邱战槐.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05

[10]. 规模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的选择——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研究[D]. 徐芳. 华南师范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我国连锁零售业及入世对其影响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