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居民预期扩大内需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人们在分析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中,对居民心理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分析较少。这主要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计划无所不包,大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小到居家过日子的柴米油盐,全为居民计划好了,无须居民为自己筹划。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一道共同引导着微观经济主体的运行,且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着基础的、主要的调节作用。此时,微观经济主体就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审时度势地做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因此,居民在作出自己的即期消费决策时,就必然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对未来消费的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对居民消费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未来乐观或悲观的预期直接影响着居民即期消费水平的高低。
一、影响居民扩大消费的主要心理预期
目前影响居民扩大消费的主要心理预期是:未来收入的不稳定性与支出不断增加的心理预期,这些预期具体包括:
1.持久收入预期增长缓慢,且存在着断源的风险
根据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居民的收入分为一时收入与持久收入,居民的消费分为一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一时收入是指瞬时的偶然的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可以预料到的长期性收入。一时消费是指非经常性的不在计划中的消费支出,持久消费是指正常的计划中的消费支出。居民在某一时期的收入等于一时收入加上持久收入,居民在某一时期的消费等于一时消费加上持久消费。一时收入和一时消费之间不存在固定比率,但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率。
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以“放权让利”开始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利润由全部上缴变为将利润一部分留归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增加集体福利基金,但实际上企业留利大部分以奖金形式转入职工个人手中,这样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同时,预算软约束使国有企业存在所谓“吃完增量吃存量,吃完企业吃银行”的收入分配混乱局面。此时,传统的“铁饭碗”就业制度,以及由企业提供医疗、养老、住房等福利制度仍沿袭旧制,其改革还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此长期低工资解冻后收入的突然大幅度增长,使居民产生对收入的乐观预期,即未来不会有其他额外的支出负担,再加上居民被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突然被释放出来,因此产生了当时的消费膨胀。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现迅速递增态势,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年上升,1981年达到67.5%。当价格改革开始后,通货膨胀出现两位数字攀升时,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使其竞先将钱从银行里提取出来,并把其视为烫手的洋芋扔向市场,疯狂地抢购物品,出现了1985年和1988年抢购风潮。随着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和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逐步适应,居民的消费心理也渐趋成熟。
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也由只生不死的神仙变成了在激烈的竞争中随时面临着生死考验的凡人(法人),职工也随时面临着下岗和失业的可能。这时居民对收入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居民对作为持久收入的工资预期发生了动摇。由于企业随时可能破产倒闭,因而职工就会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这使得作为持久收入来源的工资也将面临断绝源头的危险,即使企业不倒闭,但在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中,以减员增效,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为也使一部分人下岗。因此,未雨绸缪,增加银行储蓄,便成了居民预防下岗失业等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一种备用金。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预防动机也就越强烈。这使得边际储蓄倾向上升,最终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997年为58%,其中占最终消费80%的居民消费率由1981年的53.1%下降到1997年的47.5%。同时,这种预防动机强烈地影响着居民的即期消费支出。到1998年末,我国城乡储蓄余额已达53400亿元, 居民金融资产超过6000亿元。在1998年扩大内需中,明显表现出的特征是:以政府投资需求的扩大为主,居民消费需求没有明显扩大。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率呈下降趋势是一般规律。但根据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一般为61%。据估计,199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0美元,但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
其次,居民仍习惯于把某些实际上已经成为固定的收入视为一时的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且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奖金、单位创收和企业留利所增加的收入,加上股票、债券投资所得到的收入,以及在外兼职所得到的收入,尽管在人们的收入中已形成一个稳定的基数,但还是习惯把它视为一时收入。由于对一时收入的预期是不稳定的,因此将这些一时收入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便在情理之中了。1998年一年的内需启动,市场需求仍然不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6.8%,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完全倒挂的一年。
2.居民支出预期增加,且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就业等各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90年代以来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居民各项支出增加的预期超过收入增长的预期。
(1)住房支出预期增加。取消住房实物福利式分配后, 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负担工资总额的6%。 住宅商品化将使居民将来购买住房或租用住房的开支变得十分庞大。
(2)医疗支出预期增加。完全的公费医疗取消后, 目前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2%,部分医药费个人负担10%。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预期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将来还会增加,即使目前的医疗制度不发生大的变化,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用于医疗方面的支出也会有所增加。
(3)养老保险支出预期增加。企业养老保险取消后, 目前我国建立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中,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负担从2%逐年递增为8%;此外,一部分效益好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式使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太大,但一般企业的职工要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水平还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不使生活水平下降太多,就必须从现有的消费支出中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商业养老保险。因此,这部分支出也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4)失业支出预期增加。 传统计划经济中的人们都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的顽症,谁也不曾想到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今天,每个人也都将面临着失业下岗的风险。目前失业保险个人负担1%, 这对个人消费几乎产生不了什么影响,人们在下岗失业期间也可以领到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但居民为预防下岗失业而进行的储蓄却大大影响到即期消费的多寡。
(5)教育支出预期增加。目前, 子女教育费用绝大部分由家庭负担,且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此外,劳动者本人流动或转岗所需要的再教育经费也呈现逐渐增长的势头。教育费用增长速度之快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的速度。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居民的预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特别是尚未完成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使人们无法作出较稳定的支出预期,风险支出预期不断上升,防范风险的储蓄倾向也随之上升,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用于储蓄。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中, 为子女上学作准备、养老、购房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4 %、38.4%和20.3%。这种强烈的防范风险的动机使利率对消费的调节作用减弱,尽管央行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7次降息, 但居民储蓄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利率下降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十分微弱。当然,第7 次降息后实际利率仍然很高,到1999年4月,基准的零售物价指数显示, 价格下降了3.5%,这是物价连续18个月下跌, 这意味着实际年利率仍将接近6%,其高度足以使居民的钱留在银行里。
二、居民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
1.政策效应被削弱
我国自1997年以来,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这些政策虽然力度很大,但却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扩大内需的政策主要来自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而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尚未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受预期的影响不能迅速扩大,是整个经济难以启动的真正根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投资难以比拟的。根据以下公式:
投资乘数=1/[1-b(1-t)] (其中t为个人所得税,b 为边际消费倾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小。1981年~1997年间,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0.84下降到0.64,农民边际消费倾向由0.92下降到0.72,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大大抵消了投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1997年我国城乡合计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69,在不考虑税率的情况下,投资乘数只有3.23倍。美国1959年~1992年居民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0.91,投资乘数达11倍,这是美国长期以来投资率虽低,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很大的原因之一。由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投资乘数如同一把双刃的剑,边际消费倾向微小程度的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就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甚至提高若干倍;边际消费倾向微小程度的降低,国民收入就会有很大程度的紧缩,甚至减少若干倍。
2.企业投资需求被抑制
市场经济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经济。不论经济活动的链条如何延长和复杂,消费始终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由于市场需求不旺,企业开工不足,产品大量积压,因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企业投资热情下降。当然,企业的投资除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高低外,还取决于现行利率的高低。如果现行利率高于或等于资本边际效率,投资被看成是不合算的;只有当现行利率低于资本边际效率时,投资才有利。我国7次连续大幅度降息,基本上已使利息率接近“流动性陷阱”。 企业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资金成本大幅度降低,但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投资项目,原有投资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已基本接近或等于目前的利率水平,因此,这使政府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投资需求增长的收效甚微,并使扩大内需的政策成了政府投资需求的扩大,企业投资需求增长没有明显扩大。这也常常被认为是由于“结构转换缺口”存在的缘故。所谓“结构转换缺口”,就是80年代与90年代前期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一批增长点趋于平缓或衰弱,而新的能够有力带动经济成长的增长点尚未形成或尚未积极发挥作用,于是新老增长点之间的转换不能顺畅实现,出现了“缺口”。因此,促进经济回升的重点就是要弥合“结构转换缺口”,促使居民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的转化,使居民由过去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价值几千元、上万元的消费过渡到购买住宅、汽车等数十万元的消费。当然,这也只有当居民形成稳定的预期,并且金融信用关系介入到个人消费中来,刺激消费大幅度上升时,最后才能促使企业投资需求上升。
因此,扩大内需政策的重点应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下表为几个国家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
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
国别 年 份 最终消费 投 资 库 存 净出口
中国 1989~1997 52.98 32.88
4.689.46
美国 1989~1996 84.40 13.84
0.051.83
日本 1987~1995 62.24 37.44
0.48-0.16
英国 1985~1995 89.76 23.04
0.30-15.14
资料来源:罗云毅.中国经济增长中投资贡献率的研究.宏观经济研究.1999,2.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四国中最低的,而库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又是最高的,这说明通过增加最终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库存积压。
三、改善居民预期扩大内需的主要措施
要使我国潜在的巨大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改善居民预期,消除信心危机。对此,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改善居民预期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消除居民因对新体制的不了解、不适应所产生的不安定感,使居民在适应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理性预期。居民对未来的理性预期必然增强即期消费的欲望,从而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可使居民更好地解除住房、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后顾之忧,但由于目前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费过低、管理混乱等,还不能从全社会角度起到安全屏障作用。因此,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关系到居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是扩大居民即期消费的根本保障,也是使居民对未来的较悲观预期转变为乐观预期的关键所在。
2.增加国家免费教育项目及经费开支
目前人们常常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扩大内需的催化剂。教育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固然可以带动国内需求的扩大,但由于居民预期的教育支出的不断上升,将目前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子女将来不菲的教育支出,以及自身的再教育支出,这必然影响到即期消费的扩大。国家通过确立一些免费教育项目,向国民提供一些必要的免费教育,不仅可以使居民未来教育支出预期转向平稳和乐观,而且从长期来看,国家也会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而使国民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向前发展。
3.建立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体系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所面临的是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问题。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将随之改变,逐步由自我积蓄型的滞后消费变为信用支持型的提前消费。而我国目前存在的生产信贷与消费信贷的严重不平衡,造成了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不协调。一方面是发达的生产信贷,另一方面是刚刚初见端倪的消费信贷。只有进入消费信用化时代,才能在发达的生产信用与发达的消费信用之间建立起平衡关系。在西方发达国家中, 消费信贷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0 %~30 %, 而我国到199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各类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各种消费信贷只占贷款总额的1%左右。 结果是:发达的生产信用支撑着我国住宅业、汽车业等借助于居民高储蓄率转化而来的巨大投资能力的快速扩张,而落后的消费体制形成的自我积蓄型消费模式促使居民为实现消费升级不断提高储蓄率,有效需求增长远远落后于生产能力扩张速度,从而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积压,进而阻碍了生产的进一步扩张。因此,建立健全个人消费信贷体系,拓宽消费信贷领域,开办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消费信贷业务,对于改善居民预期,提高即期消费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4.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从根本上说,居民一定时期的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居民未来的支出预期也与现有的收入水平以及未来预期的收入增长密切相关。通过全面实行货币化工资制度,将住房等各种实物收入和各种工资外收入分配统一纳入货币化工资,并通过住房等福利的货币化,解决福利分配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差距扩大的速度十分惊人。据国家统计局对3.5万户城镇居民的跟踪调查,其中10%最低收入户与10 %最高收入户的差距,1981年为2倍,1986年为3倍,1993年为3.8倍,1997 年为4.2倍。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4扩大到1998年的0.34, 居民消费行为出现分化。同时,居民收入的扩大呈现新特点:80年代收入差距是居民收入共同提高中快慢速度的差距,90年代收入差距不仅是居民收入提高速度差距的扩大,而且城镇居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减收户。1992年有31%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比上年减少,1996年减收面扩大到40%以上,因此,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向符合政府意图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远大于富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这将会带来国民收入几倍乃至十几倍的放大。目前国家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举措已为扩大内需开辟了道路,利息税的征收在居民上述预期没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虽无助于将银行大量存款驱赶出来扩大居民的消费,但毕竞在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今后这方面的工作将是长期的。